年月o日上午o时整,朝鲜开城,来凤庄。
这座原本宁静的朝鲜传统庄园,此刻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会场布置得简单而庄重,长条谈判桌横亘中央,桌面覆盖着绿色绒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感,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
中方代表团在席代表、朝鲜人民军大将南日的率领下,率先步入会场。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邓副司令员、解参谋长,以及作为中方主要翻译兼高级参谋的邵明珠,还有柴成文、丁国钰等工作人员。中方人员身着整齐的军装,神情严肃,步伐沉稳。邵明珠紧跟在邓、解两位长身后,手中拿着厚厚的文件袋,目光锐利地扫过会场每一个细节,心中既充满使命感,也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
片刻后,美方代表团在席代表、美国海军中将c特纳·乔伊的带领下,鱼贯而入。乔伊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穿着笔挺的海军中将制服,胸前缀满勋章,气场强势。其身后跟着美国陆军少将劳伦斯·克雷吉、空军少将厄尔·帕特里奇等军政要员,以及翻译和记录人员。美方人员神态中带着一丝傲慢与审视。
双方代表在长桌两侧落座,没有握手,没有寒暄,只有冰冷的对视。记者被允许进入短暂拍照后,被清离会场,沉重的木门关闭,隔绝了外界。历史性的谈判正式开始,但开场的气氛已降至冰点。
南日大将以东道主身份,先用朝鲜语言,阐明朝中方面对停战谈判的立场和期望。邵明珠紧随其后,用清晰、流畅、不卑不亢的英语进行同声传译。
乔伊听完翻译,面无表情,直接用英语回应,语气生硬:“先,我方必须就谈判环境提出正式抗议。沿途所见,贵方军事人员过多,气氛充满敌意,这不符合谈判应有的中性环境。”这是一个刻意的下马威,企图在心理上压制对方。
邵明珠迅将乔伊的话翻译给南日和邓、解等人。邓副司令员眉头微皱,示意邵明珠回应。
邵明珠转向乔伊,语气平和但坚定:“乔伊将军,确保谈判安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我方已采取最大限度的安全措施,并保持了克制。如果贵方对具体安排有疑虑,我们可以通过联络官渠道协商解决。但不应让程序性问题阻碍实质谈判的进行。”回答有理有节,将皮球踢回,并试图引导进入正题。
乔伊却不依不饶,继续纠缠于细节,试图消耗中方耐心,并树立主导权。双方在“会场半径”、“中立区范围”、“旗帜标识”等程序问题上你来我往,争执了近一个小时。气氛愈紧张。
当南日大将再次试图将话题引向议程实质内容,提出应先讨论确立军事分界线和全面停火时,乔伊立刻打断,强势抛出美方核心意图:
“在讨论分界线之前,我们必须优先解决战俘问题。这是人道主义的关键,也是体现诚意的基础。联合国军司令部关切的是,所有战俘都应得到自愿遣返的权利。”
“自愿遣返”这个词一出,中方代表心中顿时警铃大作!这是一个精心包装的陷阱,意在扣留不愿返回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俘,进行政治宣传。
邵明珠翻译时,特别加重了“自愿遣返”的语气,并向邓、解投去警示的眼神。
邓副司令员面色一沉,立即通过邵明珠严正驳斥:“乔伊将军,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特别是《日内瓦公约》,战争结束后全部遣返战俘是交战双方的义务,不存在所谓的‘自愿’原则。贵方提出‘自愿遣返’,是对国际法的曲解,其真实目的令人怀疑。我们坚持,战后遣返必须遵循全部遣返、无条件遣返的原则!”
乔伊倚仗其强势地位,毫不退让,甚至带着讥讽:“公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难道贵方害怕战俘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吗?”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和污蔑。
会场温度骤降!解参谋长忍不住插话,通过邵明珠翻译,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这不是害怕与否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贵方企图利用战俘进行政治操弄,是破坏谈判的严重行为!我们坚决反对!”
双方在战俘遣返原则问题上陷入尖锐对立,言辞激烈,几乎拍案而起。邵明珠的翻译精准地传递着每一分火药味,额角渗出了细汗。美方的策略很明显:用战俘问题牵制、拖延,并试图在道义上抹黑对方。
经过艰难交涉,谈判勉强进入军事分界线议题。这更是触及核心利益的雷区。
南日大将明确提出:“军事分界线应以三八线为基础划定。这是战前的界线,符合历史和公平原则。”
乔伊闻言,冷笑一声,断然拒绝:“绝对不可接受!军事分界线必须反映当前的军事现实。联合国军在海空力量上拥有绝对优势,这些优势必须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因此,分界线应划在三八线以北的某处。”所谓“海空优势补偿论”,是毫无国际法依据的强盗逻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言一出,中方代表全体震怒!这意味着美方要侵占朝鲜北方领土!
邓副司令员猛地站起身,强压怒火,声音如同寒冰:“乔伊将军!三八线是历史形成的界线,贵方的‘补偿论’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逻辑!如果海空优势可以补偿陆地,那么是否意味着拥有陆军优势的一方也可以提出额外要求?这种论调只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论,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我们坚决拒绝!”
乔伊傲慢地靠在椅背上:“这是我们的底线。没有补偿,停战将无从谈起。”
解参谋长拍案而起:“如果贵方坚持这种无理要求,那只能说明你们缺乏谈判诚意!是想继续打下去!”
“打下去?”克雷吉少将轻蔑地接口,“联合国军随时奉陪!”
会场充满了火药味,双方代表情绪激动,互相指责,翻译的声音也因紧张和愤怒而提高。邵明珠努力保持冷静,确保每一句激烈的言辞都能准确传达,同时大脑飞运转,分析着美方的策略和底线。他意识到,美方在分界线问题上的强硬,远预期,他们似乎并不急于达成协议。
随后的谈判更是举步维艰。在停战监督问题上,美方坚持要引入中立国(实为亲美国家)监督,并赋予其不受限制的视察权,这严重侵犯主权,中方断然拒绝。在限制战后军事力量等问题上,双方也分歧巨大。
时间在激烈的争吵中流逝。从上午到下午,谈判数次陷入僵局,几近中断。双方都寸步不让,互信降至冰点。
下午四时许,乔伊在做最后陈述时,再次强硬地重申了美方在战俘“自愿遣返”和分界线“海空补偿”上的立场,并暗示如果中方不接受,后果自负。
南日大将和邓副司令员交换了眼神,知道今日已无法取得任何进展。南日做总结性言,严正驳斥了美方的无理要求,重申了朝中方面的原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