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偷听心声汉东省 > 第87章 燕京风起(第2页)

第87章 燕京风起(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关掉台灯,黑暗中,只有眼底的锋芒还未褪去。

与钟家四合院隔着两条胡同的深宅里,檐角的铜铃在夜风中偶尔轻晃,连声响都透着几分沉敛。

正屋的红木八仙桌旁,中年男人微微躬着身,手指无意识地蹭着桌沿,语气里满是恭敬道

“岳父,这么着急让我赶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被称作“岳父”的老人,坐在太师椅上,指节分明的手捏着青瓷茶盏,手指转了两圈才缓缓放下,杯底与桌面相触时出一声轻响,在安静的屋内格外清晰,开口道

“上头有意对汉东省进行改组,我准备让你去,你怎么看?”

中年男人的心猛地一跳,血液瞬间涌到头顶。

他在如今的省份已坐到“二把手”的位置,就差这最后一步。

汉东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稳居前列,政治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去汉东,只能是“一把手”的位置!只要能在汉东站稳脚跟,将来这燕京城里,未必不能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强压着眼底的雀跃,声音却还是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激动道

“岳父,我当然没问题!只是又要劳烦您为我的事费心,实在过意不去。”

老人抬眼扫了他一眼,目光深邃道

“有信心就好。你的能力我清楚,虽说做事偶尔还有些急躁,不够周全,但也还算过得去。”

他顿了顿,语气添了几分郑重吩咐道

“明天一早备好礼物,我带你去拜访几位老友。既然要去汉东,就得把准备做在前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老人从汉东的官场格局,说到需要留意的人脉关系,连细节里的忌讳都一一叮嘱。

中年男人全程垂聆听,手里的记事本写得密密麻麻,连老人端茶的间隙都不敢错过,生怕漏了半个字。

夜渐深,宅子里的灯始终亮着。

没人知道,这翁婿二人在深夜里的一番谈话,会不会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不久后,彻底撬动汉东省那盘错综复杂的棋局。

燕京的风云悸动,却吹不散岩台市、沁水县、祁家村的热闹。

村口那棵老槐树还在,树下的土路却早换成了平整的水泥路,顺着路往村里走,统一刷着米白墙的新农房排得整整齐齐,村东头的小学飘着国旗,卫生室的玻璃窗擦得锃亮

——谁也不敢想,这地方几年前还是人人提起就摇头的穷山沟。

腊月二十八这天,祁同伟和妹妹开着两辆车,带着妻子李砚、父母、还有两个闹哄哄的孩子,一起返回老家,欢度oo年新春佳节。

他爹娘一直在念叨,说城里的房子再大也不踏实,还是老宅里睡得香。

车刚停在院门口,村民们就围了上来,手里提着自家腌的腊肉、装着土鸡蛋的竹篮,七嘴八舌地喊道

“同伟回来啦”

“婶子身体还好不”。

热乎劲儿能把寒风都捂化。

可谁还记得,当初祁同伟一家搬到城里时,村里的闲话有多难听。

有人蹲在老槐树下嚼舌根道

“这祁家是忘了本喽,当了官就往城里跑,白眼狼!”

还有人抱怨道

“之前托人找他给娃安排个工作,他倒好,直接推辞了,真是有权就不认乡亲!”

那些话像针一样,偶尔传到祁同伟耳朵里,他没辩解,只是悄悄联系了建筑公司,自掏腰包给村里修房铺路,又盖了新学校,请了支教老师,连卫生室的医疗器械都是他让人送过来的。

看着村里一天天变样,当初说闲话的人先红了脸。

有几个还不死心,私下嘀咕道

“房子修了,学校盖了,咋就不能给娃安排个工作?”

这话被老书记听着了,当即把全村人叫到村委会,敲着桌子训话道

“你们咋就这么贪心?同伟现在是政法系统的领导,给你们安排工作,那是让他知法犯法!人家掏自己的钱给村里办事,你们不感恩,还想着占便宜,良心不会疼吗?”

被老书记这么一骂,那些人头埋得低低的,再不敢提找工作的事。

这会儿祁家的二层小楼院里,李砚和小姑子正忙着接乡亲们的礼物,腊肉挂了半墙,土鸡蛋装了好几个筐,祁同伟的老母亲笑得眼角皱成了花,拉着老邻居的手唠个不停。

祁同伟则蹲在院里,陪着几个半大的孩子放小鞭炮,时不时被孩子的笑声逗得咧嘴。

除夕晚上,祁家的屋里亮堂堂的,桌上摆着炖肉、炸丸子,还有城里带回来的鱼和虾。

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两个小家伙趴在爷爷腿上,盯着电视里的联欢晚会拍手。

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祁同伟看着父母的笑脸,听着妻儿的笑声,又想起白天村民们热情的模样,心里暖烘烘的

——这年,在老家过,才叫真的有滋味。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dududu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