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用一种近乎笨拙却又无比扎实的方式去应对:动人力筛粮、极致利用边角料熬汤、深挖咸菜调味潜力、精心搭配每日有限的食材…硬是在这层层枷锁中,为工人们端出了能下咽、甚至在某些方面(如那素汤)还颇有亮点的饭菜。
更难得的是工人的态度。
没有抱怨断供,反而对何雨柱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手艺表示了理解和佩服。
这份无声的民心所向,其价值远胜过几斤油、几捆菜。
“特殊处理土法…素高汤极鲜…”李怀德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绝不相信仅仅是靠勤快和手艺就能让陈粮不难吃、让萝卜皮熬的汤比骨头汤还受欢迎。
这何雨柱身上,必然有他独特的门道,或许是不传的秘方,或许是某种对食材深刻的理解和点化能力。
这种能力,在物资充裕时是锦上添花,在眼下这种越来越强调计划、越来越可能面临物资短缺的时代,就是雪中送炭的真本事!
他想起自己刚来轧钢厂时,岳父私下对他说的话:“怀德啊,后勤是门学问,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变革的时候。稳定是大局,但稳定不能光靠卡脖子,更要靠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食堂,是工人心气的晴雨表。把食堂稳住了,人心就稳了一半。”
何雨柱,似乎就是这样一个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他在规则之内,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扛住了王有福的刁难,守住了第一食堂的底线,甚至隐隐还提升了自己的威信。
这份定力、这份韧性、这份在绝境中找生路的本事,正是李怀德目前最需要、也最欣赏的品质。
王有福…李怀德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这胖子能力是有的,手段也够阴,但格局小了点,吃相也急了点。
打压可以,但把这样一把好刀彻底磨废了,或者逼反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看来,是时候给王有福提个醒,也给何雨柱…稍稍递根橄榄枝了。这把刀,要用,更要会养。
“小刘,”李怀德掐灭烟头,对门外喊了一声。
一个年轻的办事员应声推门进来:“李副科长,您吩咐。”
“去第一食堂,找何雨柱同志。”李怀德语气平和,“就说,厂里过两天有个内部技术交流会,需要准备些简单的茶点,招待兄弟厂来的师傅。数量不大,但口味要清爽利落,能代表咱们轧钢厂的水平。让他…看着安排一下。费用预算,按内部接待标准走。”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他,时间紧任务急,相信他能办好。”
这看似一件普通的额外任务,却蕴含着多重信号:
认可与信任:越过王有福,直接给何雨柱下达任务,是对其能力和地位的变相认可。
提供舞台:技术交流会的茶点,虽然简单,但面对的是兄弟厂的师傅(内行),是个展示手艺的小舞台。
资源倾斜(暗示):“按内部接待标准”,意味着在食材和调味品的选择上,可以稍微松动一点,不必完全受王有福那份苛刻审批单的限制。
敲打王有福(间接):李怀德直接找何雨柱,等于告诉王有福,这个人我看重,你的“磨砺”适可而止。
喜欢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