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纸板,上面是他手绘的、略显粗糙但一目了然的后厨分区和流程示意图:
物料接收与初分拣区(库房门口):王永福送来的菜,无论何时到、品相多差,第一时间卸在此处。
何雨柱(或指定小陈)立即进行初步快分拣:
冻土豆、萝卜等硬货丢进“土豆根茎类”筐;
蔫黄的白菜帮子、老芹菜叶等丢进“叶菜帮子”筐;
同时,择下的明显无法食用的烂叶、冻伤严重的部分,直接丢进“边角料暂存区”大盆。
这一步只做粗分,不追求精细处理,目标:分钟内完成卸货和初步分类!
专业化初加工区(新设预处理区):
赵大姐带领手脚最麻利的两个帮厨,专攻“土豆根茎类”筐。
三人组成流水线:
一人负责刮掉冻土豆厚皮和黑斑;
一人负责切块或切条(根据当天菜单);
一人负责将初步处理好的土豆泡入清水盆去淀粉。
集中火力,只干这一件事!
另一名帮厨,专攻“叶菜帮子”筐。
任务:将白菜帮子黄蔫的外层彻底剥除,只留可食用的部分,粗切成段或丝。
同样专注处理此类食材。
边角料快处理线(洗菜池旁):
择菜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老菜帮、芹菜叶、萝卜皮等,第一时间丢入“边角料暂存区”大盆,不允许堆积在操作案板上!
由小陈专职负责。
他的任务就是守着这个大盆,随时将里面的边角料清洗干净,粗切后,直接送到何雨柱指定的咸菜腌制盆或素高汤桶边。边角料产生即处理,绝不堆积!
净菜交接区(灶台旁):
经过预处理区专业化初加工的净菜(如泡好的土豆块、择净切好的白菜帮子段),直接送到此区域。
老王、老张、老陈根据开灶需要,直接从交接区取用处理好的净菜原料。
他们的精力得以完全解放,专注于核心的烹饪环节——炝锅、掌控火候、调味、翻锅!
“各位,”何雨柱指着流程图,目光扫过众人,“咱们试试这个法子。核心就是:分区干活,专人专事,边角料不落地,给掌勺的师傅腾出手!赵大姐,你们组就盯着根茎使劲削切;叶菜组就专注剥老叶子;小陈,你的地盘就是那个边角料大盆和清洗池,保证它们随时清空;王师傅、张师傅,你们的战场就是灶台,火力全开!我负责盯着全局调度和衔接。”
老王盯着那分区示意图,浑浊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他常年被琐碎的备菜拖累,空有一身灶上功夫却常被掣肘。
这法子,简直给他松了绑!
他猛地一拍大腿:“成!柱子,这法子听着就透亮!分工明明白白,比一窝蜂乱抢强百倍!我老王就管好我的大锅,保证火候味道!”
老张也用力点头:“早该这么干了!省得手忙脚乱两头顾不上!”
赵大姐看着专属于她们小组的“根茎阵地”,也松了口气:“好!我们就管削土豆切块,保证又快又干净!”
小陈更是兴奋,他终于有了明确固定的职责范围,不再是没头苍蝇:“何师傅放心!边角料交给我,随有随清,绝不耽误!”
新的流程在略显生疏中启动了。
当王永福又一次踩着“精心”挑选的时间点,慢悠悠地送来几筐品相堪忧的蔬菜时,何雨柱只是眼神示意,小陈和另一个帮厨立刻上前,手脚麻利地将菜卸到“物料接收区”。
何雨柱亲自上手,眼疾手快地进行粗暴的初步分拣——冻得黑的萝卜扔进根茎筐,蔫得打卷的白菜叶子塞进叶菜筐,烂帮子直接甩进边角料大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