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听得认真,偶尔抬头看他。阳光透过校史馆的玻璃窗落在他脸上,把他侧脸的轮廓衬得格外温柔。她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听他的课,也是被这样的侧影吸引。那时他正讲到甲午战争,窗外的阳光照在他脸上,他微微眯起眼,声音沉静而有力,像是能把人带回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想什么呢?"陆时砚低头问她。
"想起第一次听你讲课的样子。"苏念老实回答,"那时候就想,这个教授讲历史的样子真好看。"
陆时砚轻轻笑了,手指摩挲着她的掌心:"那你知不知道,你坐在下面认真记笔记的样子,也很好看。"
"哇,你们又来了!"林薇捂住眼睛,"这狗粮撒得,我都快饱了。"
陆时宇拍拍她的肩:"习惯就好,习惯就好。我哥自从遇见苏念,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说笑间,他们来到了校史馆的后半部分。这里的展品更加现代,有各个时期的毕业纪念册、学生作品,还有老师们获得的奖项和荣誉。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苏念意外地现了一本熟悉的书——陆时砚出版的第一本学术专着。深蓝色的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书脊上的烫金书名却依然清晰。
"这本书也在这里啊。"苏念惊喜地说,伸手想碰,又怕弄坏了珍贵的展品,指尖停在半空中。
陆时砚看着那本书,眼神复杂:"那时候为了写这本书,几乎住在了图书馆里。每天对着古籍文献,眼睛都快看花了。"
"但很值得,不是吗?"苏念轻声说,"这本书现在还是历史系的必读书目呢。"
陆时砚点点头,目光温柔地落在她脸上:"现在想想,那些熬夜查资料的日子,都变得很有意义。"
他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一个展示学生作品的区域。令苏念惊讶的是,这里竟然陈列着几份陆时砚当年学生的作业。泛黄的纸张上,稚嫩的字迹写着对历史事件的思考,页边有陆时砚用红笔写的批注,字迹工整,意见中肯。
"这位同学现在已经是知名学者了。"陆时砚指着一份作业上的名字,语气中带着欣慰,"去年还在国际期刊上表了论文。"
苏念仔细看着那份作业,题目是关于五四运动的反思。学生的观点尚显稚嫩,但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苗头。陆时砚在批注中既指出了不足,也肯定了创新的想法,最后写了一行小字:"历史研究贵在求真,但更贵在求新。"
"你一直都是个好老师。"苏念轻声说。
陆时砚摇摇头:"我只是尽自己的本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才不是呢。"苏念反驳,"你教会学生的,不光是历史知识,还有思考的方式,做人的道理。这比什么都重要。"
陆时砚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那你从我这里,学到了什么?"
苏念歪头想了想,眼睛亮晶晶的:"我学到了如何在一片废墟中看见新生,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最重要的是"她顿了顿,声音轻柔,"我学会了如何勇敢地去爱。"
这话说得太突然,连苏念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陆时砚却深深地看着她,眼里有什么东西在闪动。他握紧了她的手,指节微微白,却什么也没说。
有时候,沉默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
林薇和陆时宇识趣地走在前面,假装对墙上的毕业照产生了浓厚兴趣。
"你看这张,这个人好像我哥的学生。"陆时宇指着一张照片说。
林薇凑过去看:"真的诶,就是去年毕业的那个,特别崇拜陆教授的那个男生。"
"我哥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就影响了好多人。"陆时宇的语气里带着骄傲。
夕阳开始西斜,金色的光芒透过窗户,为馆内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参观的人群渐渐稀少,馆内变得安静起来,只有他们四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
快到闭馆时间时,他们终于走出了校史馆。门口的桂花树下落了一层细碎的花瓣,像是铺了一条淡黄色的地毯。微风拂过,又有几朵桂花轻轻飘落,带着甜丝丝的香气。
苏念弯腰捡起一片花瓣,放在掌心。花瓣很小,形状完美,颜色是柔和的鹅黄。她递到陆时砚面前,眼睛弯成两道月牙:"你看,像不像你笔记里的那只小狐狸的尾巴?"
陆时砚接过花瓣,放在手心轻轻摩挲。他的指尖修长,动作轻柔,像是怕碰坏了这脆弱的美好。然后他抬头看她,目光深邃:"不像,但像我第一次见你时,落在你头上的阳光。"
苏念愣住了,随即脸上泛起红晕。她记得那个下午,她作为转校生第一次走进他的课堂,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正好照在她身上,把她的头染成了金色。下课时,他走过来,递给她一本落下的笔记,声音温和:"新来的同学?欢迎。"
那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温文尔雅的教授,将来会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林薇和陆时宇在前面走,听着两人的对话,陆时宇笑着对林薇说:"你看我哥,现在说起情话来,比当年写备课笔记还认真。"
林薇点头,语气里满是感慨:"可不是嘛,这老狐狸算是彻底栽在念念手里了。不过也好,总算有个人能治得了他。"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四个人两两成对,走在洒满桂花花瓣的小路上。金色的光芒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念牵着陆时砚的手,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心里满是宁静和温暖。她忽然觉得,校史馆里的那些旧笔记、泛黄的便签纸,就像是藏在时光里的"心动伏笔",一页页记录着陆时砚的认真与温柔,也慢慢地铺垫出他们之间的故事。
那些伏笔,早在他们相遇之前就已经写下。他备课时的专注,批改作业时的耐心,反思教学时的真诚,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现在的他——那个让她心动的他。
而这份故事,还在继续,就像路边的桂花树,每年都会开花,每次都带着甜甜的香气,弥漫在时光的每一个角落。
陆时砚忽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盒子是深褐色的,表面有着细腻的木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这是"苏念疑惑地看着他。
陆时砚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老式的钢笔。黑色的笔身已经有了些许磨损,笔帽上的金属饰环也失去了光泽,但整支笔依然散着庄重典雅的气息。
"这是我刚当老师时,父亲送给我的礼物。"陆时砚轻声说,目光落在钢笔上,带着珍惜,"我用它写完了那本备课笔记,也批改了最早几届学生的作业。"
苏念屏住呼吸,看着这支承载了太多回忆的钢笔。
"后来舍不得再用,就收了起来。"陆时砚继续说,然后看向苏念,眼神温柔而坚定,"现在,我想把它送给你。"
苏念愣住了,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
陆时砚取出钢笔,轻轻放在苏念掌心:"我的过去,都写在这支笔留下的墨迹里。而我的未来"他握住苏念的手,声音低沉而深情,"希望能由你一起来书写。"
苏念低头看着手中的钢笔,感受着它沉甸甸的分量。这不只是一支笔,更是陆时砚交付给她的一段人生,一份信任,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