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到半盏茶工夫,年轻村民搀着一位白须老人来到岸边,老人身着彩衣,脚步虽缓,却稳得像一株老松。年轻村民指着对岸,低声说了几句。
老人擡眼,目光越过河面,在三人身上停留片刻,随後轻轻颔首。
一只乌篷小船从芦苇深处划出,船头立着一位赤膊少年,竹篙一点,船便像离弦的箭滑过水面。
六陶咧嘴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齿,先前的沮丧一扫而空。
“你怎麽知道他一定会回来?”桑雾好奇。
沈折舟:“因为我提前给村里的祭司传了消息。”
那白须老人正是这永宁村的祭司常禄。
少年擡手示意三人上船,声音温和:“昨夜这桥突然就塌了,你们来的真不巧,快上船吧。”
船靠岸,常禄迫不及待地拉过沈折舟的手,“沈小子,你可算来了。”
见到常禄,沈折舟瞳孔不由得一颤,却只是一秒。
“三年未见,常阿哥身体可还好?”
“都好,都好……”他嘴上应着,可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却浮着一层忧愁。
只见他右臂空荡荡的袖管在风中微微摆动
沈折舟侧身,让出身後的两人。
“这位是我的手下,六陶。”
“这位是……”沈折舟顿住了。
他望向桑雾,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定义这个昨日才在渡口偶遇丶却一路同行的姑娘。
常禄眯起眼,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积起:“是你的夫人?”
“常阿哥,你误会了。”他声音低了几分,“她是我新认识的朋友,桑雾。”
“桑小娘子见笑了。”常禄朝她拱了拱手,笑容中带着几分歉意。
桑雾微微颔首:“无妨。”
常禄随即介绍起为他们报信的那个小哥。
“这位是我的弟子,无静。”
“各位好。”无静拱手行礼。
他看起来和六陶差不多大,却比六陶瘦弱许多。
风忽然大了,沈折舟擡头,看见天边乌云压境,像是要下雨了。
常禄的独臂拍了拍他的肩:“走吧,进去再说。”
几人随着常禄走进村子,发现原本活络的村子竟无一人在路上行走。
家家户户房门紧闭,门楣上丶窗棂上丶甚至井台边,都贴满了朱砂符纸。
纸角被风掀起,“哗啦”一声,又“啪”地贴回去。
再往前,白幡便一根接一根地竖起来,新削的竹竿还泛着青。
纸钱被风卷起,漫天飞扬,死气沉沉。
常禄不禁叹息:“五条人命,实在是惨重。”
没两步就到了常禄的家,他推开门邀请几人进去,刚踏入屋内,门外便传来雨点敲打地面的急促声响。
屋内昏暗,潮气裹着陈年的药味。
无静点燃一盏烛火,又转身烹茶。
沈折舟在常禄对面坐下:“我此行就是为了那五条人命而来。”
常禄擡眼:“你可是有线索?”
“我怀疑是水獭精。”
常禄轻咳一声,声音像磨旧的铜锣:“三年前,你和你的师兄方越来此诛狼妖,结果……方越失踪,我丢了一条胳膊。这才三年,又出现了水獭精。”
提到三年前的往事,沈折舟罕见地低下了头。
六陶却拍着胸脯,朗声道:“头儿如今是缉妖司司使,是最厉害的捉妖师!您就放心吧!”
话音未落,“啪”——茶盏落地,碎瓷四溅。无静慌忙跪下:“师父恕罪。”
常禄用仅剩的左手去扶他:“烫着没?”
“没有。”
“那就好。去备饭吧。”
无静退下,脚步轻得像猫。
桑雾一直倚在窗边,此刻忽然开口:“无静是……”
“孤儿。”常禄望向雨幕,目光柔软,“流落到村口,饿得啃树皮。我收留了他,教他一点符咒丶一点草药。他聪明,我这点皮毛术法也算後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