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桑淮在丹凤宫陪了皇後半日,又一起用了晚膳,後宫衆人知道太子要出征的事,也没哪个不长眼的来打扰。
用过饭後,皇後让人擡了两个大箱子来:“这里边都是母後给你准备在路上用的东西,你等下带走吧。”
桑淮身边没有女人,皇後怕他自己照顾不好自己,可谓是面面俱到。
桑淮笑道:“谢母後,只是行军路上,不宜带太多东西,儿子自己已备了不少,这些不必再带。”
皇後眼神暗淡下来,示意旁边的碧水将箱子打开,让桑淮看里边的东西。
皇後亲自走至木箱旁,她拿起几个香囊:“南边多蚊虫,这是母後找太医院专门配的驱虫药,磨成粉後做的香包,可以随身携带,也可挂在账内,如何能不带?”
接着又拿起一个枕头:“行军路上吃睡都不便,这上好的金蚕丝做的金丝软枕最是舒服,你带着一个,助你路上好眠。”
“还有这个香炉和灵犀香,也是有驱虫安神之效,这小火炉可煮茶,在路上万万不可吃生水。”皇後每那一起一样物件,都事无巨细的讲给桑淮听。
暮色沉沉,是时候该回东宫了,桑淮只得将箱子带上,无论如何,不能再伤了母後的心。
皇後直将桑淮送到丹凤宫宫门才站住:“回吧”
“母後留步,让母後如此费心,是儿不孝。”桑淮今日第三次跪下,“母後快回,仔细照顾好身体,等儿子回来。”
皇後站在宫门,看着桑淮离去的背影,不知为何心里总是有些紧,好像无端被一只手捏住,她立在丹凤宫的宫门,看着桑淮的背影在朦胧的夜色中变得模糊,直至消失,这种感觉都没有消散。
一直搀扶着皇後小臂的碧水劝道:“娘娘,夜里风大,回去吧。”
皇後回过神来:“嗯。”
皇後转身带着宫人回去,丹凤宫的宫门闭上,门前宽阔干净的宫道又重新变得安静。
静谧的宫道上,微黄的灯笼随风摇摆,隐隐约约照亮一方又一方古老的青石板,灯罩内的火苗忽闪忽闪,似灭非灭,仿佛在这低垂的夜幕下,小声叫嚣。
==
皇宫正阳门前,皇上带着百官,为桑淮送行。
皇後站在正阳门的城楼上,高耸的城墙挡住外面的红尘,她看着自己的儿子和丈夫。
桑淮身着金色铠甲,眉宇之间满是坚定,金色的铠甲给他俊秀的脸庞增添一股英气。
从宫人手中接过酒杯,周帝道:“此去万事小心,有孙将军在,区区南王,不成问题。”
周帝本来也没太把南王当成敌手,不然也不放心让桑淮前去,对周帝来说,不过是小打小闹,让桑淮去历练一番,未尝不可,况且有孙伯平在,还真能让太子失事吗?
桑淮举起酒杯与周帝相碰:“是父皇,儿臣省的。”
孙伯平站在桑淮身後,向前道:“圣上放心,末将定保护好太子安危。”
“好!”周帝将杯中酒饮尽,“出发吧,淮儿。”
桑淮豪饮下酒,向皇帝行了一礼,随後翻身上马,动作利落,他将兵士递来的帅旗一挥:“出发!”
桑淮与孙伯平带着一队三千人的精锐从皇城正阳门出发,至京城南边的永定门出城与调来的五万将士汇合,一路向南。
高大的城门出现在眼前,一路上,来往的百姓都给这大周尊贵的太子殿下行礼,他们双膝下跪,虔诚地叩首:“太子殿下千岁。”
好在京城衙门早已派了官兵组织秩序,将人打发走,是以并没有出乱子。
待走到永定门下,桑淮看到城门旁有个熟悉的身影,恰好那人也在看着他。
程思琼站在一辆马车前,朝桑淮招了招手,用眼神询问他是否能过来。
桑淮交待身旁的孙伯平:“请孙将军先带将士们出城,孤随後便来。”
孙伯平也看到了程思琼,他心里有些不满,面上却不显:“是,太子殿下。”
桑淮骑马向程思琼跑去,待到他身边,他翻身下马,程思琼接过那匹上好的战马,用手抚了抚:“你今日出征,我不够格去殿前相送,就等在这里。”
“多谢思琼。”太子看着同自己一起长大的好兄弟,竟无法在皇宫内光明正大的送自己出征,心内感慨,等自己坐上那个位置,定要还他一个好前程。
程思琼身後的马车帘子掀开,青禾扶着程知鸢从车上下来:“太子哥哥。”
桑淮惊讶:“阿鸢怎麽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