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话时嘴唇翕动的幅度很小,声音压得低低的:
“不要票,现钱结算。”
眼神里带着试探,观察着木齐章的反应。
陈星站在三步开外,观察着四周保持着警觉。
他军装上衣的口袋微微鼓起,那里装着他的证件,必要时能为这个胆大的小摊主解围。
他的站位很有讲究,既能挡住大部分来自主路的视线,又不会显得太刻意。
木齐章又问了几个卡的价格,心里快计算着。
她付钱时故意动作慢了些,多停留了片刻,看似随意地搭话:
“天天都在这儿摆?”
那姑娘麻利地找零,手指因为长期劳作有些粗糙。
她头也不抬,声音压得更低了:“看天气。刮风下雨就不来。”
话音刚落,她抓起蓝布的四个角,迅而熟练地把所有商品兜起,远处有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影正朝这个方向走来。
陈星适时地上前半步,用自己挺拔的身形完全挡住了还没来得及藏好的小摊。
他面向假山,假装在看上面的石刻题字,自然地将摊子和姑娘都遮在了自己身后形成的视觉死角里。
等巡逻队走远,那姑娘才松了一口气,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感激地看了陈星一眼,眼神里带着一种江湖人之间才懂的默契。
“谢了,大哥。”她低声道,手脚麻利地重新铺开蓝布,把商品一样样摆好。
在递给木齐章卡时,她飞快地往包装纸里塞了一对用白色小珠子串成的耳钉:“拿着,姐,算赠品。”
这算是对他们刚才掩护之举的回报。
木齐章若有所思地把玩着那对用薄纸包着的珍珠耳钉。
“价格比百货公司里便宜了将近四成,”
她轻声对陈星说,更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而且款式更新,不需要工业券。”
她没有说出口的是:这其中的利润空间,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供货渠道,都值得深思。
陈星注意到她眼底闪动的光,不是普通姑娘买到心仪小玩意儿的欣喜,像是猎手在评估新现的猎物。
快走到胡同口时,他们遇见了刚下夜班的邻居王婶。
王婶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的网兜里,隐约露出颜色鲜艳的崭新布料。
看见他们,王婶左右张望了一下,凑近几步,压低声音神秘地说:
“二丫,要布票吗?”
她拍了拍网兜,“广东那边过来的新花色,的确良的,比百货大楼的便宜三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的眼神和公园里那个卖卡的姑娘如出一辙,充满了警惕和试探。
陈星站在一旁,看着木齐章与王婶低声交谈的侧脸,她听得认真,偶尔问一两个关键问题。
此刻,他忽然完全明白了:这姑娘一大早要去逛公园是假,考察这片土地上正在悄然萌动的“地下经济”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