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垄上是指什么地方 > 第124章 第 124 章 小本生意不易做(第1页)

第124章 第 124 章 小本生意不易做(第1页)

第124章第124章小本生意不易做

冤种不冤种的,钱氏并不在意,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都不觉着自个吃了亏。

李娥一语中的:“要我说咱老李家往後最得意的人该是三婶了,三叔不听话她都能说打就打,还是爷爷亲口承诺的,别人谁敢惹她?”

“怎麽,你也想当老馀家的一言堂?”杏娘笑着打趣她。

“馀金心里头的主意大着呢,你可降不住他,再说了,三嫂家情况特殊,三哥这个好跑腿爱惹是生非的性子,就该有个人收拾他。三嫂要是能看住他,便是爹娘也领她的情,少生多少闷气。”

“谁说不是,私底下都说几个兄弟,就三叔家底子最薄,不成想到头来三婶的日子过得最舒服。

不用看公婆丶男人的脸色,纵使整日里吃萝卜丶白菜,那也是有滋有味的。大鱼丶大肉倒是吃得舒坦,可是合着腌臜气一并吞下去,吃多了也难以下咽。”

不知道想到了什麽,李娥有些意兴阑珊,扯了腰间的汗巾在手上揉捏。

看她的样子不想多说,杏娘也不多问,只柔声劝解:“家常过日子都是你踩我脚,我勾了你的头发丝,哪有顺趟的。

一样好了,旁的就差了点,眼睛盯着那样好,哄自个乐呵,日子才过得兴头。”

沉默片刻,李娥到底没忍住抱怨道:“你说我家过得也不差,比上不足比下有馀,四个大人带一个孩子,田亩也不少,安分过日子不好麽?

金哥偏不知足,开了年就说要谋个营生,这两天腿都跑细了,想着法的打听有什麽路子。”

馀金家兄弟三人,姐妹两个,孩子大了各自成家後就分了家,馀家老两口跟着长子馀金。

他们分家可不像丛家,弄成了个四不像,大儿子不厚道小儿子吃闷亏,两个老的装聋作哑,杏娘憋一肚子火。

他家依着时下的分家规则,老两口的养老田合在老大家,李娥眼下又只生了一个儿子。故而田亩比起别家略有富馀,大人多孩子少,负担也不重,日子自然过得和气。

变故就出在去年腊月置办年货,馀金作为老大且家底最厚,其馀两个兄弟一来田比他少,二来孩子生的也比他多,日常就多有不如。

依着习俗,分了家的兄弟都是凑到老大家跟老人一起团年,各家出几个菜,媳妇们一起忙活。

今年也不例外,老馀家一大家子聚在馀金家团年,鱼肉满桌,肉菜多是馀金置办的。为着不空手,两个小兄弟的媳妇子各拿了几把青菜,把一张方桌凑得满满当当。

席上孩子们哄抢饭食,男人们推杯换盏,黄酒喝得正酣时,说起族里的一个兄弟馀成。

馀老二端着一张方正脸,也不知是喝酒喝红了眼睛,还是艳羡眼红的,喷着粗气感叹道:“还是成兄弟有见识,有胆色,硬是趟出条路来。

不像咱们几兄弟,只知道在土里刨食,吃不饱饿不死,一辈子就这般大的出息。日後子子孙孙也是种地的命,要想发财啊,怕是比登天还难。”

“可不是。”馀老三附和,张着一双牛眼强调。

“这个年头他家过得好生兴旺,家里的鸡鸭全杀了做腊鸡腊鸭,丁点不心疼。鱼也是紧着大个的草鱼买的,做出来的腊鱼能滴油,更别说猪肘子……”

他伸出一个巴掌展开,五根手指张得开开的,“我打眼瞧了一下,至少有五条猪肘子,都是肥嫩多肉油水足得很。哪像咱家,抠搜计较半天才舍得买一条过过瘾,这日子真是不能比,一比一个气死人。”

“你们在说哪个?咱们族里的那个馀成?”馀金扔一粒兰花豆进嘴里,“咔嚓咔嚓”嚼得喷香,不以为然道。

“他不就是置了副挑子当了个货郎嘛,能有多大出息?见天地这个村跑那个乡的,风风火火忙得跟什麽一样,顶天了就挣几个铜板,腿都能跑折。”

不知想到了什麽,他笑着道:“前些年的事你们忘记了?他媳妇到处跟人诉苦,一双新鞋上脚还不到三天,不是破了边就是掉了底。

赚的几个铜子还不够扯布做鞋,叫他不要做货郎,长年累月挑担子坏了身子不说,还挣不到钱,何苦来着?馀成不听,犟着脑袋非要干,闹出多少笑话。”

馀老二摆手,笑话他哥:“你那都是老黄历了,成兄弟早就弃了货担改成独轮车,装得货多还省气力。

他如今可算打响了名堂,生意好着呢,这附近十里八乡的婆娘婶子们都认得他。他摊子上的物件便宜又实惠,针头线脑种类多,那些娘们就爱光顾,可不就挣钱?

听说他家打算过了年买头骡子,往後也不怕走路卖力气了,银子还不哗啦啦流进来?这日子过得……啧啧,这才叫过日子呢,哪像咱们几兄弟,一潭死水,没意思透了。”

馀老爹滋溜一口酒,皱眉斥责道:“你们是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他那一摊子立起来容易吗?是一日丶两日就能成的?

人家在风里雨里挑担子,你们躲在屋里歇凉,眼红也是白眼红,吃得了苦才享得了福,那是人家该得的。”

馀老二讪讪地笑:“咱们也没说什麽呀,这不是想到了提一嘴麽,人家的银子还能跑咱的口袋来?人家吃肉,咱们喝自家的汤,两不相干,连说都不让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