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垄上是指什么地方 > 第167章 第 167 章 做生意打个平手(第1页)

第167章 第 167 章 做生意打个平手(第1页)

第167章第167章做生意打个平手

进了腊月,丛孝自县城归家,丛家依旧忙碌吃食准备过年的各种琐碎事宜。

自打两口子跟大姑姐合夥做买卖,赔了个底朝天且分家之後,对外展示出来的形象便是自家元气大伤,需要节衣缩食度日。

平常的穿戴并不如何华丽,与旁人无异,只不过随着杏娘压箱底铜板的增多,家里的吃食又悄悄恢复了以往的六丶七成。

虽说不至于天天鸡鸭肉不断顿,隔三丶四天总是要去镇上割一回肉。鱼是天天都吃的,河里的小鲫鱼能从年头吃到年尾,煎丶炸丶炖丶煮轮着来,再不会吃腻。

吃鱼这般频繁别人也不会侧目,河里的水流长年累月缓缓流淌,小鱼苗繁衍生息,络绎不绝。

每天一大早,周老爷子家里的渔网就能拦下一鱼篓,卖不完的干脆倒回到河里去,左右隔天早上又是收获满满。

鱼这样多又便宜,不吃才令人侧目。

除了往年的那些零嘴吃食,丛孝今年打算做麻糖。跟麻叶子一样,也是要用麦芽和糯米汁熬糖水,用文火慢熬至浓浓的黏稠状态後,倒至木盆降温冷却成形。

大门口的房梁上吊着一架梯子形状的木架,丛孝捧起滚烫的糖浆缠绕到木架上来回拉扯,烫得龇牙咧嘴。

这是一个冗长的过程,青叶只见糖浆在她爹和木杆上缠成麻花样,有时会後退着越拉越长。将将要掉落地面时,青叶紧悬着一口气不上不下,她爹快手快脚又往回收,糖浆揉捏成一团又撕扯分开。

这也是个力气活,家里的妇人尚且扛不住。丛孝热得棉袄早丢在一旁,只着一件单衣还热得满头冒汗,呼哧带喘。

这麽连续不断地撕拉差不多小半个时辰,焦黄色的糖浆变得雪白,显露出丝缕状漂亮的纹理,糖浆变得坚硬不粘手。

取一小团拉长扭曲用刀切成小块,全部切完後撒上熟糯米粉拌匀,装入坛子能吃很久。

上了年岁的老人和缺牙的小娃娃,攥着一个糖块用舌头嗦,能从太阳冉冉升起舔到日落西山,正好打发时间。

牙口好的多是不耐烦慢慢舔,咬成小块後“咯吱咯吱”嚼得香甜,吃完後嘴里腻得慌,一碗茶水灌下肚才舒坦。

大年初二回娘家,杏娘就给她爹娘装了小布袋麻糖,这玩意也就冷天吃个新鲜,天一热就放不住了。

吃晌午饭时,杏娘伸着脖子等侄女李娥过来蹭饭,脖子都伸长了一截也没等到人影。

杨氏劝她消停吃饭:“咱们先动筷子,她眼下怕是没功夫搭理旁人,忙着跟她娘诉苦还来不及。”

“这是怎麽说的,她家怎麽了?”杏娘好奇地问道。

杨氏一边吃饭,一边缓慢述说原委,根子还是出在她男人馀金身上。

自打那一年馀家族里的堂兄弟靠货郎起了家,馀金一门心思钻进做买卖里头出不来。

在家里死活折腾着要去做生意,成天吵嚷不休,他爹娘老子受不住缠磨,到底拿了本钱租了一间铺面。

铺子不在镇上,他们村隔了一个村子有个小集市,虽说比不上镇子繁华,每天早上来来往往买鱼肉瓜果的人也不少,图的就是个近便。

馀金开的是包子铺,有些人喜欢在自家煮稀饭当早饭,也有人舍得花几个铜板买个肉菜包子,小本生意本就是图个细水长流。

做包子也不容易,每天夜里临睡前先发面,鸡叫头一遍时小夫妻两个爬起来自家里走到小铺面。此时面已经醒好,接下来揉面丶擀剂子丶包馅料忙个不休。

天边将将露出来一抹鱼肚白,捏好的包子正好上蒸笼,水汽弥漫至整间小铺面时,袖着铜板的人已站在铺子前喊“老板娘”。

如此忙碌了一年,到年底一结算,竟然足足挣了近十两银子,比他们家田亩出息少了些许,可两者合起来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自此全家上下欢喜雀跃,不成想小本生意看着不起眼,经年累月攒下来却很有看头。吃点苦怕什麽,他们庄户人家有的是一把子力气,正愁没地儿使。

馀老爹老怀欣慰,捏着酒杯跟大儿子诉衷肠:“你是个有本事的,咱们想的都不如你,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要想挣大钱,还是得花心思折腾,天上可不会凭空掉下来银子。照这个势头,咱们家发起来也不是多难的事,比那些家底子薄的容易多了。

往後你有了出息可别把两个亲弟弟给落下了,一家子骨肉都过得好,那才是真的出人头地。”

馀金满口子答应:“爹,您放心,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忘了谁也不能忘了兄弟。他们两个本就过得不如我,我要是有肉吃,他们也能沾光跟着一起油嘴巴。”

馀老爹满意点头,“滋溜”一口吸掉杯子里的水酒,他们家的好日子要来咯!

别看馀金嘴上说得漂亮,心里却有别的想头隐了没说,只不过大过年的不想起纷争,却是打定主意开年了换一门生意。

包子铺确有蝇头小利,可着实辛苦,他这一年来就没睡过一个整觉。

农忙时不用说,铺子是暂时歇业了,可他照样要半夜三更起床去田里割稻谷,一直忙碌到晚上看不清人脸了着家。过了农忙开铺子,天天也是从後半夜忙到隔天晌午回家吃饭,就没个空闲的时候。

这一年熬下来他都快成了日夜颠倒的夜猫子,两口子眼下的青黑就没消退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