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破帷免费 > 第221章 灰里生芽(第2页)

第221章 灰里生芽(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烧了所有仿纱。”她轻声说,“粗劣的纱用了棉絮混丝,字迹浮于表面,风一吹就散了音。她说:‘假的东西传不了真心话。’所以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能织进骨血里。”程知微接口,他见过柳明漪的织机,那些绣娘抽丝时,总把碎布裹在指头上——是当年春塾的习字巾,早已磨得毛,却仍带着墨痕。

江风突然转了方向,带来陶窑的烟火气,灼热中夹杂着柴薪燃烧的噼啪声,还有泥土在高温中龟裂的轻响。

林昭然望着窑口跳动的火焰,橙红跃动,映在她眼中如星火重燃。

她曾恨沈砚之烧掉自己的讲义,如同斩断幼苗。

可后来才明白,那不是毁灭,而是逼她重写——写得更痛,也更真。

如今将他的骨灰混入泥中,不是复仇,是成全。

他曾守秩序之墙,而今她的手要借他的骨,凿出第一道裂缝。

桑枝轻响,露水簌簌落下。

接着是一阵缓慢的脚步声,踏碎了陶片间的枯叶。

“裴先生到了。”李伯低声说。

裴怀礼站在桑树下,青衫湿重,间竹簪简朴,手中捧着个檀木匣,匣面已被摩挲得泛出温润光泽。

“这是……”他打开匣子,里面躺着块灰陶片,“大人藏了三十年的。”

陶片上的“归”字刻得极深,边缘还带着烧过的痕迹,指尖抚过,棱角分明,像一道未愈的伤。

林昭然认出这是当年她送沈砚之的陶瓮残片,那时他嫌粗陋,随手丢在书阁角落。

“他最后……可笑了?”她问,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卷走。

裴怀礼点头:“像十六岁在太学读《周礼》时那样。”他的声音有些颤,“他说,真正的礼,是让人敢问。”

林昭然将陶片轻轻嵌入新瓮的模具。

陶泥裹住陶片的刹那,湿润包裹坚硬,出轻微的吸附声,她仿佛看见沈砚之十六岁的眼睛,亮得像星子。

“以后每一罐,都有他的灰。”她对程知微说,“守序者的骨,该做破序的基。”

日头升到中天时,第一窑陶出了炉。

窑门开启,热浪扑面而来,带着赤土与灰烬交融的气息,罐身尚烫,握在手中如抱一颗未冷的心。

林昭然捧着还带着余温的罐子,“问”字的缝隙里渗出微光,淡绿幽幽,像极了春塾檐下的萤火,又像地下根脉悄然萌。

她走到江边,将罐子轻轻放进水里,看它随着波浪漂向春塾方向。

“阿昭姐!”

稚嫩的呼唤从江对岸传来。

林昭然抬头,见几个孩子正趴在春塾的断墙上,手里举着湿泥团。

最小的那个踮着脚,用竹枝在墙上划了道歪歪扭扭的线——是“问”字的起笔。

泥浆滴落,砸在地面出噗嗤轻响。

程知微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忽然笑了。

他摸出算筹袋,袋口的毛边在阳光下泛着绒光,像极了孩子们眼睛里的亮。

“该去看看了。”他说,“听说村童们最近爱用湿泥拓字,说是……”

林昭然没听清他后面的话。

她望着江对岸的孩子们,看他们把泥团拍在墙上,啪的一声,溅起细小泥星;看“问”字随着泥的晾干慢慢显形,笔画边缘微微翘起,像初芽拱土;看风掀起他们的破衣,露出怀里藏着的灰陶罐——那是方才出窑的新陶,罐身微光浮动,如同呼吸。

江风卷着陶窑的烟火气往南去,掠过春塾的断墙时,撞落了墙根一朵“问”字草上的晨露。

露珠坠在泥地上,摔成无数细点,每一点里都浮着个小小的“问”字,随着泥土的湿润,正慢慢生根——仿佛灰烬之下,春天从未真正死去。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dududu破帷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