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浮世双娇传金盏剧照 > 第188章 衣钵相承寄厚望(第3页)

第188章 衣钵相承寄厚望(第3页)

他取出一枚古朴的印章:“这是沈家家主印信,今日起交由你保管。”

明辉跪地双手接过,只觉得这枚小小的印章重若千钧。

“孩儿定不负父亲重托!”

当夜,明月当空,明辉独自在院中练剑。剑光闪烁,如银蛇舞动,正是沈家祖传的“清风剑法”。

一套剑法练完,他收剑而立,望着空中明月,喃喃自语:“伯父,您看见了吗?辉儿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他看见了。”沈墨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明辉转身,见父亲披着月光走来,手中拿着一卷画轴。

“这是你伯父生前留下的。”沈墨林展开画轴,上面画的竟是明辉在难民营义诊的场景。

明辉惊讶:“这是”

“兄长早就开始观察你了。”沈墨林眼中含泪,“这三个月中,我整理他的遗物,现了许多这样的画作——你在药房钻研、你在市井走访、你与百姓交谈每一幅画旁都有批注。”

明辉细看画上的小字,只见伯父工整的字迹写道:“辉儿今日诊治老妇,耐心细致,仁心可嘉”、“与难民交谈,神色专注,已懂得倾听民间疾苦”、“论治国方略,见解独到,青出于蓝”

看着这些批注,明辉泪如雨下。

沈墨林轻拍儿子肩膀:“兄长早已将你视为继承人,这些画作便是明证。他之所以不直接告诉你,是要你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真正理解肩上的责任。”

明辉拭去泪水,目光坚定:“孩儿明白了。伯父用心良苦,孩儿必当竭尽全力,光大门楣,不负沈家百年声誉。”

次日,明辉以家主身份召开第一次家族会议。除了沈墨林、素心和福伯,他还邀请了那位献上《流民安置策》的老者,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

“今日请诸位前来,是要商议三件事。”明辉端坐主位,气度从容,“第一,重整家业,将杏林堂开遍江南,造福更多百姓;第二,设立义学,招收贫寒子弟,传承沈家医术与精神;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寻找明主,完成前朝皇室的重托。”

一位族老质疑道:“家主年轻,有此雄心固然可嘉,但这三件事均非易事,恐怕”

明辉不慌不忙:“三叔公的担忧,明辉明白。正因如此,才需要集思广益,共同谋划。”

他取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分给众人:“这是明辉草拟的方案,请各位过目。”

众人细看之下,无不惊讶。这份计划书条理清晰,考虑周详,连最细微的环节都有安排,完全不像出自年轻人之手。

那位老者——明辉已尊他为幕僚,称他文先生——抚须赞道:“家主深谋远虑,老朽佩服。”

明辉谦逊道:“文先生过奖。明辉年轻,经验不足,还需各位长辈多多指教。”

他转向众人,神色庄重:“伯父生前常教导,沈家传承的不只是血脉,更是精神。今日明辉不才,承此重任,愿与诸位共同努力,将沈家精神扬光大。”

众人见明辉态度谦和却自有主张,行事果断却不失仁厚,纷纷心悦诚服。

会后,明辉单独留下文先生。

“先生以为,当今天下,谁可称明主?”明辉直截了当地问。

文先生沉吟片刻:“家主此问,老朽思考已久。当今天子虽非昏庸,但年老体弱,太子懦弱,诸王虎视眈眈。若论贤明,当推靖王与楚王。靖王骁勇善战,体恤士卒;楚王仁厚爱民,精通政务。”

明辉点头:“与明辉所想不谋而合。只是选择明主,关系天下苍生,不可不慎。”

文先生深以为然:“家主说得是。老朽建议,可派人暗中观察二位王爷的言行,再作决断。”

明辉却道:“不,我要亲自去。”

“万万不可!”文先生大惊,“家主身份特殊,若被赵守仁察觉,必有性命之忧!”

明辉目光坚定:“正因关系重大,才必须亲自确认。伯父将这份重托交给我,我岂能假手他人?”

他望向窗外,语气深沉:“况且,我总觉得,伯父之死背后,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这次出行,或许能查出真相。”

文先生还要再劝,明辉摆手道:“先生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明日我便启程,家中事务,还请先生与父亲多多费心。”

当晚,明辉将出行决定告知家人。沈墨林虽担忧,却知儿子心意已决,只嘱咐万事小心。素心默默为哥哥准备行装,眼中满是不舍。

临行前,明辉再次来到祠堂,在沈墨山灵前叩拜。

“伯父,辉儿即将远行,完成您未竟的事业。请您在天之灵,保佑辉儿一路平安,保佑沈家薪火相传。”

月光如水,洒在祠堂内。案上的木匣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回应他的祈愿。

明辉起身,最后看了一眼伯父的灵位,转身大步离去。

衣钵相承,重任在肩。前路漫漫,但这个年轻的继承人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切挑战。

沈家的未来,天下的命运,都将在这个选择中,走向不同的方向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dududu浮世金钗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