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甄嬛传妙音娘子图片 > 第51章 雪中送炭连环计(第4页)

第51章 雪中送炭连环计(第4页)

一脸无辜的淳常在看向皇帝:“皇上您说,臣妾是胡说吗?”

“当然不是。”皇帝握紧了甄嬛的手,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一字一句,说得郑重又温柔,“你说的是极好的话。”

“朕与嬛嬛,自当如此,一生如此。”

当晚,敬事房的太监便来了碎玉轩,高声唱喏,请淳常在沐浴更衣,准备侍寝。

崔槿汐亲自送了淳常在出去,回来时,见甄嬛正立在窗前,看着那盏引路的宫灯渐行渐远。

“小主这一步棋,走得真妙。”崔槿汐低声道,“不仅暖了存菊堂的心,还给淳小主挣来了天大的福气。”

甄嬛没有回头,只是伸出手,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窗格。

窗外,积雪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

这后宫的雪,终究是要化了。而这第一缕春风,是她亲手吹起来的。

景仁宫里,皇后正拿着一本内务府呈上来的冬日用度账册,一项项地看。

殿内燃着上好的金丝楠木炭,无烟无味,只余一室暖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进来时,剪秋刚为皇后换上一盏新茶。

“皇后在忙?”

皇后搁下账册,起身行礼,被皇帝抬手免了。“不过是些琐事。京中冬日漫长,年节又近,处处都要用银子,臣妾得替皇上把好这个家。”

皇帝在她身侧坐下,端起茶闻了闻,是她惯喝的君山银针。

“说起这个,”皇帝像是想起了什么,嘴角带了点笑意,“朕倒是现了一个会当家的人。”

皇后执着茶盖的手顿了一下,随即笑道:“皇上说的是莞贵人吧?臣妾也听说了,她提议将各宫多余的烛火用度折算成银两,送到粥厂去。这份心思,倒是难得。”

“何止是难得。”皇帝的兴致显然很高,“朕一直以为,她的聪慧才学皆在诗书之上,不想还有这般主事之才。能想到用护窗增加采光来省烛火,这份巧思,连内务府那些老人都没想到。”

“莞贵人本就一点即透,皇上又悉心教导,自然学什么都不难。”皇后的语气温婉和顺,听不出半点异样。

“更难得的是她那点慈心,”皇帝摇了摇头,似是感慨,“她跟朕说,省下一点,宫外的百姓就能多喝一碗热粥。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这话的分量,重了。

皇后脸上的笑容不变,垂眸拨着茶叶:“是皇上心怀天下,莞贵人不过是体察圣心罢了。”

她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提起:“说起来,昨儿夜里,皇上召幸了淳常在?”

皇帝脸上的笑意更深了,显然对这个话题很受用:“你看过敬事房的档了?”

“淳常在入宫也快两年,如今总算是出落成大姑娘了。臣妾记得她素来爱吃甜食,又喜穿些鲜亮的颜色,今早便做主,让人送了些新做的糕点和一匹水红色的宫绸过去。”皇后说得滴水不漏,尽显六宫之主的体恤与周到。

“她还是个孩子心性,爱娇得很。”皇帝想起淳儿昨日在碎玉轩那番童言无忌,眼里的暖意藏都藏不住。

“小女孩儿家爱娇是好,”皇后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盏,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规劝,“可如今既是名副其实的嫔妃了,总该学着端庄大方些,才不失皇家体面。”

“朕就是喜欢她那股子率性可爱,”皇帝的语气淡了几分,“不像有些人,处处生事,时时挑衅,叫朕心烦。”

这“有些人”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皇后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是贤良的模样,正要开口再说些什么。

“启禀皇上,张廷玉大人在外求见。”苏培盛在殿外通传。

“让他去养心殿稍候。”

“嗻。”

皇帝站起身,拍了拍皇后的手背:“国事要紧,朕先过去。你也别太操劳了。”

“臣妾恭送皇上。”

看着那明黄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口,皇后脸上的温婉笑容才一寸寸地冷了下来。

她重新拿起那本账册,目光却落在“烛火”二字上,久久未动。

“娘娘,”剪秋上前,低声道,“淳常在得了圣宠,这碎玉轩,怕是越得意了。”

“得意?”皇后冷笑一声,将账册重重合上,出一声闷响。

“一个用天真当武器,一个用慈心做文章。”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被积雪压弯了枝头的腊梅。

“本宫倒要看看,这后宫里,是天真能长久,还是慈心能不改。”

“传话下去,就说本宫说的,淳常在年岁尚小,性子活泼,往后各宫都多担待些,别拿宫里的规矩去拘着她。”

剪秋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