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的冬日寒风如刀,卷着枯草碎屑掠过旷野,将汉军的旌旗吹得猎猎作响。六十万汉军如铁桶般将这片低洼谷地团团围住,营地连绵数十里,篝火在暮色中连成星海,与天上的寒星交相辉映。韩信立马于中军高岗,玄甲上的冰霜反射着冷月微光,他手中的“兵仙剑”斜指地面,剑尖灵力流转,与脚下的“十面埋伏阵”阵眼隐隐共鸣。谷心的楚军营寨已缩成一团,残破的“楚”字旗在风中瑟缩,昔日不可一世的破阵骑此刻只能困在垓下,如瓮中之鳖。
六十万合围:天罗地网的形成
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四路大军在垓下完成合围的那一日,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粒。刘邦的荥阳主力自西而来,沿途收拢了散落的汉军残部,兵力扩充至二十万;韩信的齐地精锐从东突进,带着潍水之战的余威,十万士兵个个盔明甲亮,炼气士营的“灵犀杖”在雪中泛着蓝光;彭越的梁地兵马自北而下,五万轻骑擅长袭扰,早已切断楚军北上的退路;英布的淮南军则扼守南侧要道,五万士兵多是熟悉山地作战的劲卒,玄铁营打造的“破甲符”在阳光下闪烁。
“六十万对十万,项羽插翅难飞。”刘邦在中军大帐与韩信对弈,棋子落在棋盘的“垓下”位,“韩将军的十面埋伏阵何时可成?”韩信执黑子落下,将白子围在中央:“三日之内便可布成。此阵融合奇门遁甲‘八门’与秦军‘九环锁灵阵’残纹,共分十区,各区以灵脉相连,可吸楚军灵气,困其主力。”
十面埋伏阵的布设耗费了汉军大量心血。韩信命人在垓下四周挖出深沟,沟中埋设“吸灵符”——这种符咒源自九环锁灵阵的核心符文,能缓慢吸收周围的灵力;又在八方要道布下“困龙桩”,桩身刻满《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的“烛龙纹”,夜间会散幽光,震慑楚军心神;最外围则由彭越的轻骑巡逻,防止楚军突围。
英布的玄铁营在阵眼处铸造了一座“镇灵台”,台高三丈,顶端镶嵌着从潍水缴获的“玄龟甲”——此甲蕴含水脉灵力,能增幅阵法的吸灵效果。炼气士们日夜在台周围打坐,将自身灵力注入阵眼,使十面埋伏阵的灵力流转日益顺畅。李信(汉军炼气士统领)向韩信禀报:“将军,阵中灵脉已与垓下地下阴脉连通,三日内便可达到最大吸灵强度。”
被困垓下的楚军此时仅有十万余人,且多是伤兵与疲惫之卒。项羽的破阵骑在连日奔逃中损失过半,剩下的战马无草可食,瘦得皮包骨头;士兵们衣不蔽体,粮草断绝,只能煮雪为饮,煮弩为粮;更致命的是,随军的炼气士灵力耗竭,营中的“玄龟阵”早已失效,连最基础的“御寒符”都难以炼制。
“大王,汉军在四周布下了诡异阵法,营中的灵力越来越稀薄了。”楚军炼气士统领项伯面色惨白地禀报,他手中的灵脉罗盘指针疯狂乱转,“士兵们连举盾都感到吃力,这阵法能吸人灵气!”项羽将手中的霸王剑重重顿地,剑刃插入冻土三寸:“不过是些旁门左道!待我明日率军冲杀,定能破阵!”
十面埋伏阵:奇门与锁灵的融合
第三日清晨,十面埋伏阵正式启动。随着韩信在镇灵台敲响“灵犀鼓”,垓下四周的吸灵符同时亮起红光,困龙桩的烛龙纹出幽蓝火焰,整个谷地的灵力如潮水般向阵眼汇聚。楚军士兵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手中的兵器变得沉重无比,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此阵分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外加前后两区,共十面埋伏。”韩信站在高岗上,向刘邦解释阵法布局,“项羽若从‘生门’突围,会落入彭越的骑兵陷阱;若走‘开门’,则会撞上英布的玄铁营;唯有‘死门’看似薄弱,实则连接地下阴脉,入者灵力尽散。”
阵中的九环锁灵阵残纹此刻挥了关键作用。这些从秦军遗址中拓印的符文,虽不完整,却保留了“锁灵、吸灵”的核心功能。楚军修士释放的术法刚出体外,便被周围的符文吸附,火球术变成火星,土墙术化作碎土。项伯试图凝聚灵力冲击阵眼,却被反弹的灵力震得口吐鲜血:“这是……九环锁灵阵!汉军竟会用秦人的阵法!”
十面埋伏阵的十区各有妙用:东区布“迷踪阵”,楚军进入后会迷失方向,幻象丛生;西区设“地刺符”,踩中者会被尖刺穿透甲胄;南区掘“陷马坑”,坑底铺满“化灵砂”,战马踏入即灵力溃散;北区置“滚石阵”,巨石上刻“破甲符”,砸落时能撕裂防御……各区由灵脉通道相连,汉军可通过“奇门遁法”在各区之间快移动,而楚军则寸步难行。
项羽亲率破阵骑冲击“生门”,试图打开缺口。他催动霸王煞气,战马喷吐白气,长戟挥舞间劈开汉军的箭雨。但刚冲到阵前,地面突然亮起红光,吸灵符瞬间将他的煞气吸去三成,长戟的破阵纹光芒黯淡。“怎么回事?”项羽大惊,胯下战马突然前蹄跪地——马蹄踩中了陷马坑中的化灵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彭越的轻骑趁机从两侧杀出,灵犀弓射出的箭簇带着“化灵毒”,射中楚军骑兵后,符甲上的符文瞬间熄灭。项羽怒吼着斩杀数名汉兵,却现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破阵骑的冲锋阵型已被阵法切割得支离破碎。“撤!”项羽无奈下令,第一次感到了阵法的可怕。
楚军困兽:灵气枯竭与战力锐减
十面埋伏阵启动三日后,楚军的处境愈艰难。营中的灵力被吸尽,士兵们头晕乏力,连弓弦都拉不开;战马因缺乏灵力滋养,倒地不起者过半;炼气士们灵力耗竭,面色惨白如纸,再也无法提供术法支援。曾经纵横天下的破阵骑,此刻连基本的阵型都难以维持。
“大王,粮仓已空,最后一点干粮也分完了。”亲卫的禀报如同一记重锤,砸在项羽心上。他走进士兵营房,只见伤兵们蜷缩在角落,没有药草医治,伤口化脓溃烂;未伤的士兵则眼神空洞,望着帐篷顶呆,口中喃喃念着家乡的名字。一名年轻士兵见项羽进来,挣扎着想要站起,却因虚弱而摔倒在地。
项羽的心像被寒风吹裂的冻土。他从未想过,自己率领的楚军会落到这般田地。“取我的战马口粮来,分给士兵。”项羽下令,声音沙哑。亲卫犹豫道:“大王,那是乌骓马最后的草料了……”“快去!”项羽怒吼,亲卫不敢再劝,只能将仅存的草料分给士兵。
楚军的士气在绝望中一点点瓦解。夜间常有士兵偷偷逃离营地,却大多被汉军的巡逻队抓获或死于阵法陷阱。项伯对项羽说:“大王,汉军的阵法太过诡异,我们的灵力被吸,术法无用,再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趁夜从‘死门’突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项羽看着帐外的风雪,沉默良久。他知道项伯说得对,但“死门”之名太过不祥,且汉军必定设下重防。“再等三日。”项羽咬牙道,“三日之内,若仍无法破阵,便全力突围。”他寄希望于汉军粮草耗尽,却不知刘邦早已通过灵渠运输线源源不断地运来粮草,六十万大军的补给绰绰有余。
汉军此时正有条不紊地收紧包围圈。韩信命人在阵外架设“望楼”,密切监视楚军动向;刘邦派使者劝降,被项羽怒斩;英布的玄铁营则在“死门”外增设“火龙炮”——这种改良的投石机,石弹上刻满“烈焰符”,砸落时会燃起大火。一切都在为最后的总攻做准备,只待楚军彻底崩溃。
垓下的寒夜格外漫长,楚军士兵围着微弱的篝火,听着远处汉军的战鼓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思乡之情。有老兵唱起了楚地的歌谣,歌声凄凉婉转,很快传遍了整个营地。“爹娘还在吗?”“妻子孩子怎么样了?”士兵们的窃窃私语中,逃亡的念头如野草般疯长。
韩信的算计:围而不攻与心理施压
韩信并不急于动总攻。他深知,十面埋伏阵不仅是物理上的围困,更是心理上的煎熬。“围而不攻,待其自溃。”韩信对刘邦解释,“项羽勇猛,楚军虽弱,困兽犹斗仍会造成我军重大伤亡。不如用阵法耗其灵力,用饥饿磨其意志,待其军心涣散,再一举歼灭。”
汉军开始采取“心理施压”战术。每日清晨,汉军会在阵外陈列缴获的楚军旗帜和兵器,让楚军士兵看到同伴的失败;正午时分,汉军炊事营会故意飘出饭菜香气,肉香与灵米的甜香顺着风飘入楚营,勾起楚军的饥饿感;傍晚则擂鼓呐喊,模拟总攻的声势,让楚军彻夜难眠。
英布的玄铁营还制作了“传声筒”——这种用灵犀角打造的器物,能将声音传到数里之外。汉军士兵通过传声筒向楚营喊话:“楚军兄弟们,刘邦沛公约法三章,降者不杀!”“回家吧,家人在等你们!”“项羽残暴,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攻心之术渐渐起效。楚营中投降的士兵越来越多,他们趁着夜色偷偷穿过阵法的薄弱处,向汉军缴械。韩信命人善待降兵,给他们饭吃,为他们治伤,还允许他们写信回家,这些举动通过降兵传回楚营,进一步动摇了楚军的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