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太不懂政事,好歹跟了老杨几十年,她很清楚地意识到,在她有生之年,她很难再见到谢成君的面。
瑞王那个狼崽子连陛下都不认,更不会把她杨家当回事。
或许,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恶心恶心那个死丫头和那个狼崽子。
杨老太太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说,杨氏虽然蠢,这一次终于摸准了娘家嫂子的脉。
她心里很清楚,娘家嫂子风光那么多年,只有谢成君真正下过嫂子的脸。
嫂子必定忍不下这口气。
只要嫂子肯开口,杨太后必定会答应。
杨家已经很久没有向太后和陛下提要求了,这个小要求总能答应吧?
只要陛下和太后答应了,谢侯爷和董氏就无法合葬。
续弦是压在杨氏心头一辈子的大石头,只要谢侯爷不和董氏合葬,将来将谢谦和董氏从族谱上抹去,过个十几年,谁还会记得这母子两个呢。
杨老太太确实心动了,虽然她知道被小姑子利用了,但她还是心动。
过了片刻,杨老太太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谢侯是开国功臣,这回死在战场上,停灵总得多停几天。
回去告诉你们老太太,多停几天,事情总有转机。”
婆子心里大喜,总算能回去给老太太报个好消息。
这几年来,不管杨氏怎么热脸贴娘家的冷屁股,杨老太太对她始终不冷不热的。
这次她终于肯出手帮一帮小姑子了。
婆子回去后把消息告诉杨氏。
杨氏心里哼一声,什么原配不原配的,我说你是原配你就是原配,我说你不是,那你就不是!
杨氏不再吵闹,只让儿子多给谢侯爷停灵几天。
那头,杨老太太亲自去了一趟瑶光苑。
杨太后听说母亲来了,非常惊喜。
自打父亲去世,母亲就很少出门。她是太后,也不好去娘家看望母亲,没想到母亲亲自来看自己。
母女两个一见面,眼含热泪互相打量对方。
杨老太太先行礼:“臣妇见过太后娘娘。”
杨太后一把托住母亲:“娘。”
杨老太太拉着女儿的手轻轻拍了拍:“是臣妇来的贸然,打搅了太后娘娘。”
杨太后请母亲坐在自己身边:“娘能来我这里,我高兴着呢,不会打扰。”
杨老太太微笑着看向女儿:“你大嫂因着还在孝期,不大好出门。我许久未见太后娘娘,心里思念,故而颠簸老胳膊老腿来烦扰娘娘。
还望娘娘看在臣妇思儿心切的份上,原谅臣妇的贸然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