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瞻一气之下,将那位上书的大臣贬了职,但这种弹劾却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对此表达出了不满。
赵瞻并不昏庸,朝中的职位有限,如今却让女子占了一半,群臣当然不会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
但客观地丶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他们说的又不无道理。
一家独大,太容易造成朝政不稳,即便他对兰绬和兰筠怀揣着十足的信任,也难免她们会逐渐成为各方势力的眼中之钉,甚至被他人利用,成为他人摆布朝局的棋子。
并且,朝堂之上,不论是男子势力胜过女子,还是女子势力胜过男子,都不是长久之计。
要想稳定,就必须平衡。
于是他再次召见了阿筠,与她商讨此事,询问她的意见。
按照他的意思,边疆局势已经稳定,不如将兰绬召回京城,也还她们姐妹一个团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谁知,阿筠竟想也不想地否定了。
“若要选一个,”她说,“陛下就免微臣的职位吧。”
“那怎麽行?”赵瞻皱着眉看她,“如今东丘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你是此次变革的中流砥柱,怎可此时抽身?若如此,至黎民百姓于何地?”
“还有你父亲,难道阿筠你不想再为子桑大人平反冤屈了吗?”
兰筠低头沉思,不知在犹豫什麽。
“朕倒是有一个万全之法。”赵瞻道。
“不如你嫁与朕,做朕的皇後。後宫虽不得干政,可你与朕一心,朕自会替你完成改。革大业。至于子桑丞相,待你成为皇後,子桑大人便是国丈,朕要为国丈平反,亦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此言一出,兰筠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赵瞻紧张地等着她的答复,掌心里不由自主地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就在赵瞻以为自己被默示拒绝了的时候,兰筠却忽然开了口。
“微臣还有个请求。”她道,“微臣要换回自己原本的姓氏,子桑。”
赵瞻露出了惊讶万分的表情。
“但……你可知这会引起多少猜测,给你自己带来多大的危险吗?”
“微臣不惧。”兰筠道。
“朕也可以理解,”赵瞻神色严肃,“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阿筠便当场跪在了赵瞻面前。
“谢陛下隆恩。”
赵瞻从龙椅上走了下来,亲自上前扶起她,将她柔软白皙的手握在了掌心。
“阿筠,多年来你受苦了,之後,便放心地依靠朕吧。”
“可谁知,朕与阿筠的这一选择,却无意间害惨了绬儿。”德昭帝看向遥岚,遗憾地长叹了一口气,“换回姓氏这件事虽然引起了衆多猜测,但到底不能直接证明阿筠乃子桑氏遗孤的身份。绬儿对前朝争斗一无所知,我们也不便向她解释这许多。”
“谁知绬儿性子刚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居然在封後大典上当衆请辞。”
“朕对她,着实愧疚,只希望她真的如她所愿,从此过上了随心所欲的生活吧。”
“如此,按照陛下的说法,你对子桑筠情深义重,她虽然对你不见得有男女之意,但也感念你的恩情,与你相敬如宾?”逝川总结道。
“正是。”德昭帝答。
“那麽,晚辈倒是有一事不解,”逝川做出一副虚心请教的姿态,“据史料记载,子桑氏身在後位六年之久,这六年里,为何子桑文林一家始终没有洗清冤屈呢?”
“无论如何,总不会是因为琉沙之祸,毕竟那是最後一年才发生的。”
德昭帝一顿,一时没有回答上来,遥岚食指的柳木指环微微发热,开始颤。抖起来。
遥岚用拇指安慰性地抚了抚指环,示意兰绬先等他们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