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河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杨会计那充满忧虑的脸上,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老杨说的,是实情。花钱,多,还没准头。”
他先肯定了反对意见的合理性,这让杨会计等人微微一怔。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但家伙不硬,仗,打不赢。”
“现在看着是花钱,是在土里埋种子。看不见苗。”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极其锐利,仿佛能穿透时间,看到遥远的未来:
“可这种子,一旦长起来,就是别人砍不倒的摇钱树。”
他再次侧过头,看向苏晚,眼神中是全然的信任与毫无保留的支持,仿佛在说,我相信你看到的未来。
“技术,是命根子。”
“这个中心,得建。”
他没有长篇大论地分析利弊,也没有试图去说服任何人。他只是用他最朴素的逻辑,阐明了技术对于企业生存与展的根本性作用,并再次坚定地支持了苏晚这个具有前瞻性的决定。
“得建。”
这两个字,从他口中说出,带着千钧之力,仿佛一锤定音。
杨会计张了张嘴,看着并肩而立的苏晚和林长河,看着林长河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绝,他最终长长地叹了口气,像是泄掉了所有反对的力气,颓然坐回了椅子上。他知道,当林厂长用这种语气表态时,就意味着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而且,他内心深处,或许也隐隐觉得,林厂长那“摇钱树”的比喻,未必是错的。
孙卫国和周志刚对视一眼,也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妥协和一丝被点燃的希望。既然林厂长都认为这是“命根子”,那他们就只能想办法,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支持研中心的建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爽点在林长河一锤定音的支持下,迅从构想走向现实。
反对的声音虽然并未完全消失,但已无法阻挡决策的落实。苏晚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她亲自担任研中心筹建小组的组长,林长河和周志刚担任副组长。
资金规划迅启动,杨会计虽然心疼,但还是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开始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资金使用监管方案。
选址工作同步进行,最终决定在厂区旁单独划出一块环境静谧、便于管理的地块,用于建设研中心大楼。
设备采购清单由周志刚牵头,联合几位技术骨干和外部专家进行论证,目标直指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招聘计划也提上日程,苏晚指示人事部门,要不拘一格,面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招募有潜力、有热情的研人才。
研中心开始筹建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传遍了全厂,甚至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
尽管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未知,但迈出这第一步的意义无比重大。它标志着“锦绣”正式将技术创新提升到了企业展的核心战略高度,开始从一家成功的“制造型”企业,向着“创造型”企业艰难而坚定地转型。
看着勘探人员在那片选定的土地上打下第一根界桩,苏晚和林长河并肩而立。
苏晚轻声说:“长河哥,谢谢你。这条路,可能会很难。”
林长河望着那片即将拔地而起的土地,目光悠远,沉声回应:
“难走的道,往往是上坡路。”
是的,这条通往技术高地的上坡路已然开启。研中心的构想,为“锦绣”的长远展,注入了最宝贵的科技动力的源头活水,也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开启了充满硬核科技与无限想象的的全新篇章。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锦绣小农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