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完整版穿成太后只想咸鱼全文免费阅读 > 第182章 工分换物(第2页)

第182章 工分换物(第2页)

【饴糖一块:工分(市价约文)】

【靛蓝粗布一尺:工分(市价约文)】

……

价格确实比市价低了不止一成!尤其是盐和糖这类金贵物事,差价更是明显。

王婆子亲自坐镇,身边跟着两个识数又机灵的年轻雇工帮忙搬货和记录。沈清徽并未露面,但她站在书房窗口,能清晰地看到那小仓房门口迅排起的长队。

开业第一天,场面几乎失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三叔揣着攒了许久的工分牌,第一个冲了进去,看着那低价的盐和糖,眼睛都直了。他算了又算,最终狠狠心,划掉了三十个工分,换了三斤盐和两块饴糖。拿着东西出来时,他脸上笑开了花,对后面排队的人嚷嚷:“便宜!真便宜!这盐比镇上周记杂货铺的还好!还便宜三文钱哩!”

林大山则盯上了那匹细棉布,他婆娘一直想给闺女做件像样的褂子,外面一尺布要五文钱,一直舍不得。这里只要三工分!他算了算自己的工分,毫不犹豫地换了好几尺,美滋滋地想着闺女穿上新衣服的样子。

钱寡妇和刘氏也结伴而来。她们工分积攒得多,底气也足。钱寡妇换了一小坛豆油和几斤细盐,打算改善伙食。刘氏则看中了那颜色鲜亮的细棉布,想着给儿子做件新学年穿的衣服,又给婆婆换了块厚实的粗布,盘算得清清楚楚。

“哎呀,这可比拿着工分年底换钱再去买划算多了!”钱寡妇小声对刘氏说,“还省得跑腿受气!东家真是替咱们想到心坎里去了!”

刘氏连连点头,脸上是满足的笑意:“是啊,以后咱这工分,可是实实在在的金疙瘩了!”

人群中,一个刚来作坊不久、在初加工区干活的小伙子,用仅有的十几个工分换了一小袋米和一块盐,激动得差点掉眼泪。他家里穷,以往都是吃糙米淡菜,如今也能用自己挣的工分让家里人吃上好米和有滋味的菜了。

王婆子一边忙着划账登记,一边听着雇工们自内心的赞叹和感激,心里乐开了花,嗓门越洪亮:“都别急!排好队!东西管够!以后每个月都会补新货!只要大家好好干,工分多多,啥好东西换不来?”

热闹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天色擦黑,仓房才安静下来。货架上的物品被扫荡了近半,王婆子看着记录本上那密密麻麻的划账记录,虽然疲惫,却精神亢奋。

晚上,她对沈清徽汇报情况,语气兴奋:“丫头,你是没看见那场面!跟抢似的!一个个都跟捡了金子一样!尤其是盐和糖,卖得最快!都说咱们的货好又便宜!这下好了,以后他们家里缺啥短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咱们作坊的工分!”

周瑾也送来了初步的账目核算:“姑娘,日兑换量巨大,但根据采购成本与工分折算,我们仍有微利。更重要的是,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工分内部的流通与沉淀,减少了我们未来的现金压力。”

沈清徽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

她走到窗边,看着夜幕下已然恢复宁静、却仿佛与白日里一样充满生机的作坊。

工分,不再仅仅是记录劳动的工具。

它变成了流通在“林家作坊”这个微小经济体内部的“货币”,变成了连接每一个雇工家庭日常需求的纽带。

米缸里的米,灶台上的盐,孩子身上的新衣……这一切都与他们在这里付出的劳动,以及作坊的兴衰,息息相关。

这种绑定,无声无息,却比任何契约都更加牢固。

当一个人的生存资料与一个组织紧密相连时,忠诚,便不再是选择,而成了本能。

喜欢太后穿成傻丫头后请大家收藏:dududu太后穿成傻丫头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