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仙剑1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 第48章 太清传承道经在身(第1页)

第48章 太清传承道经在身(第1页)

太清传承:道经在身,掌门之基

第一章:掌门亲授,道经初现

蜀山主峰,紫霞殿。

殿内香烟缭绕,白玉铺就的地面映着穹顶的星辰图,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楚根身着长老服饰,手持一柄古朴的玉圭,躬身立于殿中,对面是端坐于云床之上的蜀山掌门——玄真道人。

此时的楚根,已年过三十,修为稳居脱凡境巅峰,混元道箓愈圆融,剑、锻、符三道皆臻大成,在蜀山的威望早已越普通长老,就连几位德高望重的太上长老,提起他时也多有赞许。

“楚根,你随我修行多年,剑心澄澈,道基稳固,更以‘守护’为念,从未偏离正道。”玄真道人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目光如古井般深邃,“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一件关乎蜀山传承的大事,要托付于你。”

楚根心中微动,保持着躬身的姿态:“弟子谨听掌门法旨。”

玄真道人缓缓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古朴的木盒。木盒通体漆黑,上面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盒身萦绕着淡淡的清光,那是岁月沉淀的道韵。他将木盒轻轻放在身前的玉案上,推至楚根面前。

“此乃我蜀山立派之根基,《太清道经》。”

“《太清道经》?!”楚根瞳孔微缩,脸上难掩震惊。

他自幼在蜀山长大,自然听闻过这部道经的传说。据说蜀山开派祖师便是凭此经证道,最终飞升仙界,而这部道经也成了蜀山的镇派之宝,历来只有掌门能够传承,其中蕴含着从凡人到金仙的完整修行法门,更包罗丹、阵、符、法、剑、器等万千大道,是真正的无上宝典。

“掌门,这……”楚根有些犹豫,他知道这部道经的分量,更明白接过它意味着什么。

玄真道人微微一笑:“你无需多言,听我说完。”他走到楚根身边,目光望向殿外的云海,“蜀山传承至今已有千年,虽盛极一时,却也面临着隐忧。新生代弟子虽多,却难有能挑起大梁者;各派虎视眈眈,魔道蠢蠢欲动,若无强援坐镇,恐有倾覆之危。”

他转过头,看着楚根的眼睛:“你身兼数艺,道心坚定,更难得的是有‘容’之心——无论是国术、剑道,还是符道、锻造,你皆能融会贯通,不存门户之见。这正是《太清道经》所倡导的‘大道归一’之理,也唯有你,能真正继承这部道经,将蜀山带向新的巅峰。”

“我意将你立为下一代掌门继承人,传你《太清道经》,你可愿意?”

楚根心中激荡。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掌门继承人,更没想过能得见《太清道经》的真容。但他看着玄真道人眼中的期许,想起自己多年来守护蜀山的誓言,想起那些信任他的弟子、长老,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

他深吸一口气,双膝跪地,双手接过那个古朴的木盒,声音沉稳而坚定:“弟子楚根,愿接《太清道经》,承掌门之托,护蜀山周全,传正道之火,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好!”玄真道人扶起他,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起来吧。《太清道经》非寻常典籍,需以精血为引,方能开启,且经中玄妙,需你自行参悟,旁人无法点拨。记住,道经在身,既是机缘,也是责任,切莫因经中神通而迷失本心。”

楚根郑重点头,将木盒紧紧抱在怀中,只觉盒身传来一股温润的触感,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搏动。

离开紫霞殿时,夕阳正将蜀山染成金红色。楚根低头看着怀中的木盒,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道途将变得更加广阔,也更加沉重。

第二章:道经玄妙,万法归宗

回到清玄峰的剑庐,楚根屏退了所有弟子,将自己关在密室中。

他颤抖着手打开那个古朴的木盒,里面并非竹简或纸张,而是一块巴掌大小的青色玉璧。玉璧质地温润,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道道仿佛天然形成的纹路,流转着淡淡的清光,与他眉心的混元道箓隐隐共鸣。

“这便是《太清道经》?”楚根有些疑惑,他本以为会是一部厚重的典籍,却没想到是一块无字玉璧。

他想起玄真道人的话,以精血为引。于是刺破指尖,挤出一滴心口精血,滴落在玉璧上。

精血触碰到玉璧的瞬间,便被完全吸收。紧接着,玉璧爆出璀璨的青光,无数玄奥的文字从纹路中浮现,如同活过来一般,化作一道青色流光,没入楚根的眉心!

“嗡——!”

楚根只觉识海剧震,仿佛有一座庞大的书山在识海中展开。无数关于修行、炼丹、布阵、画符、炼法、御剑、炼器的知识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道韵,让他的神魂都在微微颤抖。

这便是《太清道经》!

它并非以文字记录,而是以大道本源的形式,直接烙印在传承者的识海之中。其中的内容浩如烟海,却又井然有序,仿佛一个包罗万象的修行体系。

楚根强忍着识海的胀痛,开始梳理经中的内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清道经》的修行体系,从脱凡境开始,直至金仙,每一个境界都有详细的突破之法与修行要点。它将修行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道法自然”五大阶段,对应着从脱凡到金仙的漫长历程,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玄妙。

更让楚根震惊的是,经中对丹、阵、符、法、剑、器的阐述,远他过去所学。

丹道:不仅记载了无数失传的丹方,更揭示了“丹药与天地共鸣”的真谛——丹药并非简单的药材堆砌,而是以丹火为媒,引动药材中的天地灵气,凝聚成“丹灵”,方能炼制出真正的灵丹。这与他锻造灵剑时“引灵入器”的道理不谋而合,却更加高深。

阵道:提出“阵随心动”的理念,认为最高明的阵法无需阵盘、阵旗,只需以自身道心为阵眼,引动天地万物为阵基,心念一动便可成阵。这让他对过去所学的符阵有了全新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符道:阐述了“符者,天地之文”的本质,认为符纹是天地规则的具象化,画符不仅要形似、意到,更要与天地规则产生共鸣,方能画出“通天符”。这与他的混元道箓“融道”的特性相互印证,让他对符道的理解瞬间提升数个层次。

法道:记载了无数玄妙的法术,却强调“法不在多,在精在合”,主张将不同法术融会贯通,形成属于自己的“本命法”。这与他融合多道修行的理念完全一致。

剑道:提出“剑即道,道即剑”的至高境界,认为剑道的终点并非剑域、剑神,而是“剑与道合”,一剑出,便可引动天地大道,诛邪灭魔。这让他对《蜀山剑经》的理解更加深刻,隐隐触摸到了剑罡境之上的“剑域”门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