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仙剑1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 第48章 太清传承道经在身(第2页)

第48章 太清传承道经在身(第2页)

器道:揭示了“器有灵,灵通神”的奥秘,认为顶级的仙器并非锻造而成,而是“孕育”而成,需以自身道心温养,以天地灵粹滋养,方能让器物生出“器灵”,最终与主人心意相通,生死与共。这让他想起自己的藏锋剑与混元剑,心中有了新的温养之法。

“难怪称之为蜀山根基……”楚根喃喃道,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太清道经》并非一部简单的修炼功法,而是一套完整的“道统”,它将修行的各个方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圆融无碍的整体,真正做到了“万法归宗”。

更妙的是,经中的法门与他过去的修行竟无一处冲突,反而处处呼应。他的混元道箓“融道”的特性,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承载《太清道经》的万法;他的凡体质、吞金炼体、剑罡境修为,都能在道经中找到进一步提升的路径。

“这便是属于我的机缘么……”楚根闭上眼,识海中《太清道经》的文字与混元道箓的纹路相互交织,散出璀璨的光芒。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道途从未如此清晰,前方的道路虽然漫长,却充满了希望。

第三章:以经证道,初窥门径

接下来的三年,楚根几乎断绝了所有外事,潜心参悟《太清道经》,以经证道,将道经中的玄妙融入自己的修行之中。

在修为上,他依照《太清道经》“炼气化神”的法门,将脱凡境的凡体质与天地灵气的共鸣推向极致。过去他引动天地灵气需刻意为之,如今却如呼吸般自然,周身三尺之内,灵气随他心意流转,举手投足间都带着淡淡的道韵。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离“炼气化神”的门槛——金丹境,越来越近了。道经中记载,金丹境并非简单的法力凝聚,而是“以神驭气,以气凝丹”,需将神魂之力与天地灵气、自身气血完美融合,在丹田内凝聚出一颗蕴含“道种”的金丹。这与他混元道箓“混元一体”的特性不谋而合,让他对突破金丹境充满了信心。

在丹道上,他依照道经中的“丹灵”之法,尝试炼制丹药。过去他对炼丹一窍不通,如今却能举一反三。他以锻造时掌控火候的精准,控制丹火的温度;以绘制符纹时的灵力控制,引导药材中的灵气流转;甚至以混元道箓的力量,加“丹灵”的孕育。

三个月后,他成功炼制出第一炉“清心丹”。与寻常清心丹不同,他炼出的丹药表面萦绕着一层淡淡的灵光,服用后不仅能清心安神,还能滋养神魂,效力远同阶丹药。连蜀山丹堂的长老都啧啧称奇,感叹道:“楚长老这丹道天赋,怕是比剑与锻造更胜一筹啊!”

在阵道上,他践行“阵随心动”的理念,将符阵与自身道心结合。过去他布置符阵需借助阵盘、符牌,如今却能以混元道箓为阵眼,引动周围的山石、草木、灵气为阵基,瞬间布下大阵。

一次,万兽谷的妖兽因灵气紊乱而暴动,涌向蜀山边境。楚根闻讯赶到,并未动用武力,而是站在谷口,心念一动,引动周围的树木、藤蔓、山石,瞬间布下一道“万木困阵”。藤蔓如网,山石如墙,将妖兽牢牢困在谷中,待灵气平复后,妖兽便自行退去,未伤一兵一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天地为阵,以道心为眼,楚长老的阵道,已入化境。”玄真道人得知此事后,抚须赞叹。

在剑道上,他对“剑即道”的理解日益加深。他将《太清道经》的剑道理念与《蜀山剑经》结合,剑罡境的修为愈圆融,剑招中蕴含的道韵也越来越浓厚。

他在试剑崖演练剑法时,剑罡不再仅仅是锋利与防御的结合,而是能引动周围的天地灵气,形成一道道无形的“剑势”。一剑斩出,不仅有剑罡的锋芒,还有符纹的灵动、阵法的困锁、法术的变幻,威力远从前。墨尘与他试剑后,感慨道:“你的剑中,已有了‘道’的影子,假以时日,必能踏入剑域。”

在器道上,他依照“器灵孕育”之法,温养藏锋剑与混元剑。他以自身精血、道心之力滋养剑身,又寻来各种天地灵粹,如“龙血玉”“凤髓石”,融入剑中。

三年后,藏锋剑与混元剑都生出了微弱的器灵。藏锋剑的器灵是一道黑影,擅长吞噬邪煞;混元剑的器灵是一道四色流光,能引动混元之力。两柄剑在他手中,已不仅是兵器,更像是并肩作战的伙伴,能与他心意相通,提前预判他的剑招。

这三年,楚根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修为与技艺上,更体现在气质上。他的眼神愈深邃,举止愈沉稳,周身虽无刻意释放的气势,却让人不敢直视,仿佛站在面前的不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修士,而是一位修行千年的老怪物。

蜀山弟子们私下里都说:“楚长老身上的道韵,比掌门还要浓厚几分。”

玄真道人看着楚根的成长,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楚根不仅继承了《太清道经》,更将其与自身道途完美融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太清之路”。

第四章:道经传法,蜀山新风

楚根并未将《太清道经》视为私有之物。在他看来,道经既是蜀山传承,便应惠及整个蜀山。

在征得玄真道人的同意后,他开始将道经中适合蜀山弟子修行的基础法门,整理成册,传授给弟子们。

他将道经中炼体的基础法门,与国术“见神不坏”结合,编成《太清炼体篇》,传授给外门弟子。此法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辅助引动天地灵气,让外门弟子的筑基度提升了近一倍。

他将道经中符阵的入门知识,与自己的符道经验结合,编成《符阵基础要诀》,在藏经阁开设讲堂,亲自授课。过去蜀山符道一脉日渐式微,如今却因这篇要诀,涌现出许多年轻的符道天才。

他将道经中锻造的基础理念,融入锻造部的教学中,强调“器有灵,需用心养”,让学徒们明白锻造不仅是技艺,更是与器物的沟通。这让蜀山出品的兵器品质又上了一个台阶,连其他宗门都争相求购。

他甚至将道经中丹道的基础理论,分享给丹堂,改良了丹堂的炼丹手法,让丹药的成功率大幅提升。

楚根的传法,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蜀山弟子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刚猛的弟子,他多传剑道、炼体之法;对于心思细腻的弟子,他多授符阵、丹道之术;对于心灵手巧的弟子,他则指点锻造、器道的窍门。

在他的带动下,蜀山形成了一股全新的修行风气——不再局限于单一法门,而是鼓励弟子们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弟子们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剑修向符修请教符纹的运用,符修向丹修学习灵气的凝练,丹修向锻修借鉴材料的特性……整个蜀山的修行氛围变得空前浓厚。

“楚师兄的传法,让我茅塞顿开!”石磊如今已是内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他将楚根传授的《太清炼体篇》与尘心剑的器灵结合,战力远同阶,“过去我总觉得练剑只需苦练剑招,如今才明白,体魄、灵气、符阵,都能辅助剑道。”

不仅是弟子,就连长老们也从楚根的传法中受益匪浅。执法堂长老借鉴了道经中的阵法理念,改良了蜀山的巡逻阵法,让防御范围扩大了数倍;丹堂长老依照道经中的“丹灵”之说,成功炼制出失传已久的“聚气丹”,让蜀山的资源储备更加充足。

玄真道人看着蜀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楚根笑道:“你这‘继承人’,比我这个掌门做得还好。《太清道经》在你手中,才算真正挥了它的价值。”

楚根躬身道:“此乃道经之玄妙,亦是蜀山弟子之努力,弟子不敢居功。”

他心中明白,《太清道经》的传承,不仅是让他一个人变强,更是让整个蜀山变强。只有蜀山根基稳固,人才辈出,才能在波谲云诡的修真界中立足,才能真正实现“守护”的誓言。

这日,楚根站在清玄峰的山顶,望着下方生机勃勃的蜀山,识海中《太清道经》的文字缓缓流转,与混元道箓的光芒交相辉映。他知道,自己对道经的参悟还只是皮毛,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突破金丹境,踏入更高的修行层次,将《太清道经》的传承扬光大,带领蜀山走向新的辉煌。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属于楚根的“太清之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