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仙剑1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 第49章 心海澄明入定悟法(第2页)

第49章 心海澄明入定悟法(第2页)

他想象自己化作道箓上的一道符形纹路,感悟着符道的通神与天地之文;

他想象自己化作道箓中心的混沌圆融,体验着万法归一、混元一体的玄妙。

这个过程中,杂念依旧会偶尔浮现——明日要处理的宗门事务、某个弟子修行遇到的瓶颈、甚至是山下凡人村落的琐事。但楚根不再像从前那样刻意拉扯注意力,而是借助混元道箓“融道”的特性,将这些杂念也视作“道的一部分”,融入存想之中。

“宗门事务,是守护之道的体现,如道箓之厚重;弟子瓶颈,是成长之道的必经,如道箓之锋锐;凡人琐事,是天地之道的细微,如道箓之圆融……”

当这种“融入”达到极致时,楚根忽然感觉识海一阵清明。

他不再是“楚根”,也不再是“观想者”,而是彻底化作了混元道箓本身。道箓的每一道纹路都是他的经脉,每一丝光芒都是他的气血,每一次流转都是他的呼吸。

他“感受”到混元道箓与藏锋剑的共鸣,那是剑与符的交融;

他“感受”到混元道箓与丹田灵核的呼应,那是力与法的和谐;

他“感受”到混元道箓与天地灵气的共振,那是人与道的相通。

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比之前的“觉知”状态更深沉、更纯粹。时间失去了意义,空间仿佛也不复存在,唯有道箓的运转、万法的流转、天地的呼吸,在他的“感知”中清晰无比。

不知过了多久,东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洒在观星台上,落在楚根眉心。

混元道箓猛地一亮,楚根从存想中惊醒。他睁开眼,眸中四色光芒一闪而逝,随即归于深邃的平静。

他缓缓起身,只觉通体舒泰,心神如同被清泉洗涤过一般,澄澈通明。更重要的是,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混元道箓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对道箓“融道”“推演”“储力”等能力的掌控,也精进了数倍。

“这便是‘登堂’了。”清玄长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欣慰的笑意,“能在存想中与本命符箓合一,做到物我两忘,你的心灵修为,已踏入正轨。”

楚根转身行礼,心中了然。所谓“登堂”,并非指某种固定的境界,而是心灵真正找到了与万法沟通的“门径”——通过入定,让心神摆脱肉身与杂念的束缚,直接与自身道基、天地规则产生共鸣。

有了这扇门,他对各种法门的参悟,将事半功倍。

第四章:定中悟法,万法通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登堂入室的入定能力,给楚根的修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再刻意划分修行时间,而是将入定融入日常的每一个瞬间——

锻剑时,他能瞬间入定。心神与待锻的灵材合一,“看”到金属分子的排列,“听”到灵材灵性的诉求,手中的铁锤仿佛有了生命,每一次敲击都恰到好处,引动灵材内部的灵纹自行生长。过去需要数日才能锻造的灵剑,如今只需一日便可完成,且品质更胜从前。

一次,他为蜀山一位太上长老锻造“镇岳剑”,需以万年玄铁与地心龙晶为材。两种灵材属性相冲,极易在锻造时爆裂。楚根在锤锻的瞬间入定,心神同时融入玄铁的厚重与龙晶的狂暴,引导两者的力量如太极般流转,最终锻出的镇岳剑,既具玄铁的沉稳,又含龙晶的威严,刚柔并济,威力无穷。

画符时,他能瞬间入定。心神与符纸、朱砂、天地灵气合一,符纹在他笔下不再是冰冷的线条,而是有了“呼吸”与“韵律”。他绘制的符箓,无需注入灵力便能自行引动天地灵气,一张三阶的“惊雷符”,竟能引动真正的天雷,威力堪比四阶符箓。

丹堂长老曾求他绘制一批“聚灵符”用于炼丹。楚根在画符时入定,将丹道的“丹灵”理念融入符纹,画出的聚灵符不仅能汇聚灵气,还能温和地梳理药材中的灵性,让丹堂的炼丹成功率提升了三成。

参悟《太清道经》时,他更是时常入定。在定境中,他不再是“阅读”道经,而是“经历”道经——仿佛置身于蜀山开派祖师证道的现场,看他如何以丹养身、以阵护山、以剑诛邪、以器载道。道经中的晦涩字句,在定境中化作生动的画面,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他曾在定境中“亲历”开派祖师炼制“九转还魂丹”的过程,醒来后依葫芦画瓢,竟一次性成功炼制出这失传已久的丹药,让整个丹堂为之震动。他也在定境中“领悟”了祖师布置护山大阵的思路,结合现代的符阵理念,对蜀山护山大阵进行了改良,使其防御范围扩大了一倍,还能自动识别友敌。

甚至处理宗门事务时,他也能保持入定般的清明。过去面对繁杂的事务,他常感到头痛;如今,他的心如同明镜,能瞬间看清事务的本质、轻重、缓急,处理起来有条不紊,效率倍增。

有一次,蜀山与相邻的“青岚宗”因灵脉归属产生纠纷,双方剑拔弩张,险些开战。楚根在谈判时,始终保持着如入定般的平静,他没有急着争辩,而是在言谈间,以《太清道经》中“天地资源,共享共生”的理念,结合定境中感悟到的“平衡之道”,点醒了双方掌门。最终,两宗达成共识,共同开灵脉,结为盟友。

“楚长老仿佛总能看透事情的本质。”这是蜀山弟子们对他的新评价。他们不知道,这份“看透”,源于楚根在入定中锤炼出的澄明心镜。

心灵的进步,也带动了楚根修为的突破。在一个月圆之夜,他在定境中观想《太清道经》“炼气化神”的法门,心神与天地灵气、自身气血、灵核神魂完美融合,丹田内的灵力骤然收缩、凝聚,最终化作一颗龙眼大小、通体浑圆、散着四色光芒的金丹!

金丹成,楚根成功踏入“炼气化神”的金丹境!

内视丹田中的金丹,楚根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磅礴力量,更能感觉到金丹与自己的心神、与混元道箓、与《太清道经》、与天地大道的紧密联系。这颗金丹,不仅是力量的凝聚,更是他心灵境界与道途感悟的结晶。

清玄长老看着楚根身上流转的金丹道韵,感叹道:“心定则道成。你能如此快突破金丹境,不在于功法多玄妙,而在于心灵已能承载这份力量。”

楚根微微一笑,心中明白——心灵的进步,永无止境。登堂入室只是开始,往后的路,无论是冲击更高的境界,还是参悟更深奥的法门,都离不开这颗澄明的心。

他望向远处的云海,目光平静而坚定。心海已澄明,前路自开阔,属于他的修行之路,还在继续延伸。

第五章:心转境移,道在日常

达到金丹境,心灵登堂入室后,楚根对“入定”有了新的理解——真正的定境,并非只有在盘坐时才能达到,而是能融入日常的一饮一食、一举一动之中,做到“行住坐卧,皆在定中”。

他在菜园劳作时,挥锄的动作行云流水,心神与泥土、草木、汗水融为一体,感受着生命生长的韵律。这种定境让他对《太清道经》中“道法自然”的理解愈深刻,甚至从中悟出新的炼体法门,让肉身与天地自然的共鸣更加紧密。

他在给弟子们授课时,声音平和,目光温润,虽面对数十名弟子的提问,心神却始终澄明。每一个问题,他都能直指核心,用最浅显的比喻解释最深奥的道理。弟子们说:“听楚长老讲课,就像在静心坪打坐,杂念全消,悟性都高了几分。”

他在山下凡人村落巡查时,看着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中没有丝毫修士的优越感,只有对“平凡之道”的敬畏。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他从农夫耕地的技巧中悟到“循序渐进”的修行之理,从妇人织布的手法中悟到“丝丝入扣”的符阵之道。

一次,村落遭遇山洪,楚根带领弟子们抢险救灾。危急时刻,他始终保持着定境般的冷静,指挥弟子们以符阵引流、以灵剑筑堤、以丹药救治伤员,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及时,最终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事后,有弟子问他:“长老,当时情况那般危急,您怎能如此镇定?”

楚根指着远处被洪水冲刷后依旧屹立的老树,笑道:“你看这树,狂风暴雨时,它的枝叶会随风摆动,却始终扎根大地。定境亦是如此,不是僵硬不动,而是心有根基,任外界如何变化,本心始终如一。”

他的“根基”,便是那份“守护”的道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守住这份道心,便能在纷繁复杂中保持清明,在惊涛骇浪中稳如磐石。

这种“心转境移”的境界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