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乱世枭雌在线阅读 > 第96章 洛京旧谱 也叫世人瞧一瞧咱们的本事(第1页)

第96章 洛京旧谱 也叫世人瞧一瞧咱们的本事(第1页)

第96章洛京旧谱“也叫世人瞧一瞧咱们的本事……

当年先帝遇刺驾崩之事,千光照曾在介绍洛京城内外消息来源时,给衆人提起过,这件事在幽燕军目前这十二位决议人中早已不是什麽秘密,只是当年的始末缘由,千光照先前并没有跟大家细述。

此刻千光照坐在议事厅东窗边的蒲团上,端着一杯冒热气的清茶,看了看围坐在她面前的妊婋和陆娀还有茍婕,觉得是时候可以讲讲从前的事了。

她擡手轻轻抿了一口茶,随即从二十年前先帝东巡开始缓缓讲起。

二十三年前正逢本朝开国两百年整,先帝为表天下承平,四方诸国无不臣服,特离京向东亲巡黎民,至鲁东兖州泰山封禅,又往密州观沧海,巡幸三个月方起驾回京,行至汴州遇刺崩逝,新帝登基後为掩盖此次刺杀事件,对外称先帝回銮途中因舟车劳顿引发旧疾暴毙。

陆娀听到这里有些不解:“为什麽新帝要遮掩这事呢?又不是他干的,难道不应该责令追查以表孝心?”

坐在她旁边的茍婕一脸不屑:“帝王家都说自己受命于天,这样的神圣人物却在百官和大内侍卫的拥护下被人杀了,传出去也太跌份儿了吧,严重有损天子不可侵犯的光辉形象啊。”

千光照微微一笑:“相较于真凶,他们的确更在意帝王形象。”

先帝驾崩後,朝中各党派只顾着保住自家在新朝的地位,新帝在登基後一面暗地里排查先帝遇刺之事,一面维持各方势力的稳定以保住江山社稷,同时还颁布了多项新举措以挽救先帝留下的民生问题。

国中虽然的确承平日久,但各地境况却远没有先帝在泰山封禅时所表祭文中说的那样昌盛,这些年朋党之争不绝,贪污受贿几乎摆在明面上,而先帝年过六十以後便t只听得进阿谀奉承之言,又为彰显政绩命人纂修典籍,还在几处行宫大兴土木,这一桩桩一件件,使得民衆家财以五花八门的方式持续向顶层汇聚而去,多年下来已是国富民穷,民间被朝廷盘剥得苦不堪言,多地皆不时出现起义,但只要没有闹出州府,无一例外都被各道总督瞒压了下去,仍让先帝沉浸在国泰民安的美梦当中。

“我算是瞧出来了,屪子皇帝但凡活过六十,就要开始昏聩了。”妊婋摇头啧声地说道,“先时我读史书,前朝男帝也多有这样的,一到晚年就终日惶惶,不是怕死一门心思求长生,就是苦心积虑提防身边人篡位,底下的人都只会变着花样趋附逢迎,坐高位的成了老糊涂,举国都要跟着赔进去。”

千光照点了点头,二十年前那场刺杀行动,正是在这样乌烟瘴气的背景下由灵极真人发起的。

那一年她十八岁,还是洛京城外山中道观的一名年轻道士,自小跟着师娘灵极真人四处游历,收集些稀奇兵器,有时候也会抱养和她一样出生时险被溺杀的女婴回来,那些年她们走过数不清的州县乡,亲眼目睹朝中乱象如何通过地方衙门摧残民间,致使各地苦不聊生。

而先帝那一次东巡封禅,更是兴师动衆,一路上铺张无度,此次耗费无疑都以各种形式的增收摊派落到了百姓头上,灵极真人见此情形,只道这王朝已是走上了末路,然而从各地零星起义军男首领的作派来看,还没有能够形成新的统治力量出现,一旦朝廷覆灭,民间可能要面临长达数十年的男匪军阀混乱割据,比眼下被朝廷盘剥的境况恐怕还要糟糕许多。

因此灵极真人与几位道友决定联手在先帝东巡的回銮途中实施刺杀,以乱政的阉党为祭,让朝堂被迫换血,来给民间争取一些喘息的时间,等待能够彻底改变乱象的时机出现。

刺杀那天千光照也跟着师娘一起去了,连同师娘的几位道友,一行共七人,在先帝驻跸汴州行宫前混进了宫中,作为接待的宫人分散在寝殿四周。

当晚汴州行宫中有一场宫宴,先帝同一衆宗亲重臣观看歌舞至晚,席散时已近三更,先帝被一衆宫人簇拥着送回寝殿,洗漱安寝後,被提前藏于内殿的灵极真人于睡梦中勒死,当晚殿中值夜的内监俱被迷香放倒,灵极真人走的时候顺便捎走了摆放在中殿的冕旒,她将上面的珠串拆卸下来,往殿中晕倒的一个内监怀里塞了一串,随後将金丝编成的冕旒压扁,连同剩馀珠串宝石一起带出了寝殿,在外面与接应的千光照一起扮作值夜换班的宫人,从殿外值守的内卫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寝宫。

她们与外殿的几个人汇合,在卯初开宫门时,带着昨日御膳房备宴留下的几大车泔水离开了行宫,等到晨初寝殿里中了迷香的内监陆续醒来发现先帝驾崩,全行宫上下宣布戒严时,灵极真人一行人已经离开了汴州城。

妊婋听得入神,想起之前幽州刺史死前说太平观私藏先帝的冕旒珠串,忍不住开口问道:“那冕旒後来哪里去了?”

千光照笑道:“冕旒上的宝石价值连城,资助我们建成了幽州城外的新道观。”

灵极真人当日带走的冕旒,後来被拆卸成了几部分,分批送往西域销赃,当日参与刺杀的人後来都分到了一笔巨款和未出手的冕旒珠串,各自回到修行地隐居,灵极真人用所得金银买下了幽州城外山里的一块地,修建了太平观,分到她手里的冕旒珠串,则被她随手拿来绑了几间屋的纱帐子。

先帝驾崩後,朝中和各地都会有些新的变化,灵极真人决定暂且远离京师,在幽州城外安了家,冷眼旁观起世道变迁。

而她们当日离开汴州不久,先帝在行宫遇刺驾崩的消息就传回了京城,留在京中监国的太子闻言先往宫中将此事禀告了母後,随即下令封锁消息,并派了一班人前往汴州细细探查,这些人先查了当晚在先帝寝殿值夜的内监,得知他们夜半昏迷,于是勒令搜身,从其中一名小内监怀里搜到了一条珠串,再往殿中搜寻,发现冕旒竟丢了一顶。

三日後,京中来人将汴州行宫包括汴州府衙上下所有人清查了一遍,等到太子将京中朝堂局势稳住後,才宣布先帝驾崩,随後命人先把近身伺候先帝的内监全部押送回京,又派了一名宗室亲王,携大队人马擡着梓宫前往汴州,为先帝主持大殓。

先帝驾崩时,太子已过而立之年,京中朝堂上也有母後族人扶持,倒是有惊无险地顺利登基继了位,在後续暗查先帝遇刺一事上,新帝得知怀揣先帝冕旒珠串的小内监,竟曾经拜他身边的内监为义父,还扯出了宫廷内监的党派之争。

当时先帝身边得脸的大内监多在宫中欺凌新人,为此招了人记恨,有新人想要借新帝登基使他们失去靠山倒也说得通,由于查来查去查到了自家头上,新帝不好再继续追究此事,只是秘密处死了一大批可能知情的内监,随後封锁了汴州行宫当日发生的事,抹除宫中了一切异常记载。

此後,新帝又查抄了先帝朝的一衆贪官污吏,为稳固社稷,颁布了几条轻徭薄赋的政令,使得各地民衆在重压之下稍得休息,然而不过十馀年间,新帝朝也开始走向腐坏,在他登基後新上位的重臣和内监,如今比先帝朝後期的簠簋之风有过之而不无及。

“这君臣纲常一定很有问题,所以总是会烂掉,纵改朝换代,也不过都是一般模样。”妊婋皱眉思索道,“先时看去轰轰烈烈,实则内里全是人吃人,有些人为了不被吃,削尖脑袋忍受十年寒窗为官作宦,或许初时也还有些造福一方的虚情壮志,但是等到成为吃人者的一部分时,却发现自己只能同流合污,後来吃人者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大,等到底下人不够吃时,便全遭了反噬,乱上几年来了新君,道貌岸然地与民休息,等养得差不多了又继续开始吃人,周而复始。”

千光照听她说完这番话,深深看了她一眼,才说道:“世人千百年来受困于此,只因不曾有新的法度取代旧日君臣纲常,所以每每重蹈覆辙。”

“我们幽燕军现在这样的,不就很新吗?”茍婕眼睛亮亮的,“或许我们才是对的!”

陆娀也附和道:“没错,我们现在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如今她们地盘上的所有人,再不讲什麽尊卑品级,大事上的决议由贡献多者确定後很快向所有人公开,平日里带队的将领都是靠自身威望赢得尊重与追随的,大家同吃同住,更无贫穷富裕之分。

这对衆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全新的日子,许多人起初并不习惯,尤其原本有些家底的人,更难接受失去了往日的高人一等。

各地民衆在幽燕军进驻之後,也总会磨合上好一阵子,期间不乏质疑和争吵,亦有少数人仍然选择带上家私细软逃离她们的地盘,往官府地界投奔而去。

好在除了那些实在拉拢不动的人外,馀者皆开始适应新生活,经过衆人这段时间的协力整治,各地都有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只是虽然她们占据了大片土地,但至今尚未建国,礼制方面也还有很多模糊之处,正需要一个契机正式建立她们的法度。

“我们是不是对的尚未可知,但这至少是一个新的方向。”妊婋拍案说道,“就应趁此时机灭了旧朝,开进洛京另作一番道理,也叫世人瞧一瞧咱们的本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