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民国八美图 > 第62章 兵工投产战力提升(第1页)

第62章 兵工投产战力提升(第1页)

临城山谷的晨光总是带着草木的清润,透过兵工厂作坊的窗棂,落在满地整齐码放的熟铁原料上,映出一层冷冽的光泽。第一支改良步枪和第一枚手榴弹测试成功的欢呼声,仿佛还回荡在山谷间,马小丑却已站在作坊中央,眉头微蹙地看着眼前的难题——批量生产。

“王师傅,这枪管的锻打效率还是太低,按照现在的度,一天最多能出三支,咱们部队有三千多人,要全部换装,得等到猴年马月?”马小丑手里捏着一张生产进度表,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测试成功的喜悦过后,现实的压力扑面而来:部队急需新武器提升战力,可作坊里的工匠们虽已熟练掌握技艺,却受限于手工锻打的方式,效率难以提升。

王铁山黝黑的脸上满是汗珠,他刚完成一支枪管的锻打,双手还在微微颤抖:“司令,俺们已经拼尽全力了!这熟铁要加热到通红,反复锻打几十次才能成型,还要打磨内壁,一步都省不得啊!”旁边的小李也附和道:“是啊司令,枪栓的零件精度要求高,俺们每个都要打磨半天,稍微有点偏差就不能用。”

马小丑沉默了。他知道工匠们说得没错,手工生产的局限性摆在眼前,可他不能等。周边的军阀虎视眈眈,李老鬼的部队虽被击退,却只是元气未伤,说不定正在暗中积蓄力量,一旦他们得到更先进的武器,临城又将陷入险境。

“必须想办法提高效率。”马小丑踱着步,脑海中飞闪过现代工业的流水线概念。虽然在这个年代无法实现真正的流水线生产,但可以进行分工协作,让每个工匠专注于一个环节,熟能生巧,或许能提高度。

“王师傅,你带三名铁匠专门负责锻打枪管,专注于火候和拉伸,不用管后续打磨;小李,你带两个人专门打磨枪管内壁,把这个环节做精做快;张铜匠,你那边负责准星、照门的批量制作,尽量做出标准化的模具,减少重复调整的时间。”马小丑指着作坊里的工匠们,一一分配任务,“每个人只负责一个环节,反复练习,形成默契,咱们试试能不能把效率提上来。”

工匠们将信将疑,但还是按照马小丑的要求开始分工。起初,大家很不适应,负责锻打的铁匠习惯了从头到尾完成一支枪管,突然只做锻打,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负责打磨的小李等人,一开始节奏跟不上,常常要等锻打的枪管送过来才能开工。

第一天下来,产量不仅没提高,反而比之前还少了一支。王铁山有些沮丧:“司令,这分工怕是不行,大家都乱了节奏。”

马小丑却不气馁:“万事开头难,再坚持几天试试。大家多沟通,磨合一下节奏。”他留在作坊里,亲自协调各个环节的衔接,告诉锻打的铁匠们,每次锻打三支枪管后再送过去打磨,让打磨的工匠们有足够的活计;又让张铜匠根据之前制作的准星尺寸,制作了简易的模具,这样每次浇筑就能做出多个相同的准星,不用再逐个调整。

苏玉婷得知生产效率遇到瓶颈,特意从县城赶来。她看着作坊里忙碌却略显混乱的场景,对马小丑说:“司令,分工协作是个好办法,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我让人做一些记录板,每个环节完成后,记录下时间和数量,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哪个环节拖了后腿,针对性地改进。”

她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我联系了沙河的矿场,他们新现了一处铁矿,纯度很高,已经安排人加紧开采,原材料供应能跟上了。另外,我从外地买了一批优质的木炭,燃烧效率比咱们之前用的高,能让炉火更旺,缩短加热时间。”

有了苏玉婷带来的物资支持和流程建议,工匠们的协作越来越顺畅。锻打的铁匠们掌握了节奏,每次加热的熟铁数量刚好匹配打磨的度;小李等人打磨内壁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原本需要三天才能打磨好的枪管,现在两天就能完成;张铜匠的模具挥了大作用,准星、照门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

五天后,产量果然有了显着提升,一天能生产出八支步枪和二十枚手榴弹。王铁山看着堆积起来的半成品,脸上露出了笑容:“司令,还是您的办法好!现在咱们越干越顺手,产量还能再提一提!”

马小丑也松了口气,他拍了拍王铁山的肩膀:“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过,效率提上来了,质量可不能放松。每一支步枪、每一枚手榴弹,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不能有丝毫马虎,这关系到士兵们的性命!”

为了保证质量,马小丑成立了专门的检验小组,由李参谋负责,每天对生产出的武器进行抽检。步枪要测试射程、精度和枪栓的顺畅度,手榴弹要检查外壳厚度、火药配比和引信的灵敏度。一旦现不合格的产品,立即退回重新制作,并处以少量罚款,以此督促工匠们认真对待。

有一次,检验小组现一批步枪的枪管内壁不够光滑,射程比标准少了十步。马小丑立刻召集所有工匠开会,当着大家的面,将这批不合格的步枪全部砸毁。“大家记住,我们生产的不是农具,是武器!是士兵们在战场上保命的家伙!”马小丑的声音严厉,“今天砸毁这些步枪,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以后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绝对不能让不合格的武器流入部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工匠们看着被砸毁的步枪,心中深受触动。王铁山带头说道:“司令,您放心,以后我们一定更加细心,绝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出厂!”从那以后,工匠们更加注重质量,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检查,不合格的产品越来越少。

林婉清也没有闲着,她知道工匠们日夜操劳,身体消耗很大,特意让人每天送来营养丰富的伙食,有炖肉、鸡蛋和新鲜的蔬菜。她还定期组织工匠家属来兵工厂探望,让工匠们能在忙碌之余,与家人团聚。有一次,王铁山的小孙子生病,林婉清亲自带着医生去看望,还送去了补品和钱财,让王铁山感动不已,干活也更加卖力了。

在马小丑和两位夫人的共同努力下,兵工厂的生产步入了正轨。半个月后,第一批批量生产的武器顺利下线——整整两百支改良步枪和五百枚手榴弹。这些武器整齐地摆放在兵工厂的库房里,乌黑的枪管泛着冷光,手榴弹的外壳上刻着“临城兵工厂”的字样,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马小丑亲自来到兵工厂验收。他穿上军装,戴上手套,从库房里拿起一支步枪,掂量了一下重量,比原来的老步枪重了约半斤,但手感更加沉稳。他拉动枪栓,“咔嚓”一声,清脆而顺畅,没有丝毫卡顿。

“走,去测试场!”马小丑大手一挥,带着李参谋、赵虎和几位核心工匠,来到山谷外的测试场。测试场早已布置妥当,一百五十步外竖起了一排靶子,每个靶子都画着清晰的环数。

马小丑端起步枪,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通过准星瞄准靶子中心。他深吸一口气,稳定心神,手指轻轻扣动扳机。“砰!”一声响亮的枪响,子弹呼啸而出,精准地命中了靶子的十环中心。

“好枪!”赵虎忍不住喝彩。

马小丑没有停手,连续扣动扳机,“砰砰砰!”枪声接连响起,每一子弹都命中了十环,有的甚至穿过了之前的弹孔。测试结束后,他查看靶子,二十子弹全部命中十环,射程比老步枪远了足足六十步,远预期。

“太好了!这步枪的性能比我预想的还要好!”马小丑欣喜不已,又拿起一枚手榴弹,拔掉保险销,点燃引信,倒计时三秒后,用力投掷了出去。手榴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在五十步外的空地上。

“轰!”一声巨响,烟尘弥漫,地面被炸出一个直径约两米、深半米的大坑,周围的石头和泥土飞溅出十几米远。工匠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威力如此巨大的手榴弹。

“王师傅,小李,张铜匠,还有各位师傅,你们立大功了!”马小丑转身,对着工匠们深深鞠了一躬,“这些武器,是你们用汗水和心血打造出来的,是咱们临城保安军的底气!我代表全体士兵,谢谢你们!”

工匠们纷纷摆手,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王铁山激动地说:“司令,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能为部队打造出这么好的武器,我们心里也高兴!”

验收合格后,马小丑当即下令:“赵虎,你带领士兵,把这些武器运回军营,按照部队编制,优先装备一营和二营——这两个营是咱们的主力,接下来要负责边境防务,必须尽快形成战斗力!”

“是!司令!”赵虎高声应道,立刻带领一百名士兵,小心翼翼地将武器装上马车,护送着运往临城军营。

武器运到军营时,早已得到消息的士兵们纷纷围了上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们之前就听说兵工厂造出了新武器,射程远、威力大,早就盼着能亲手摸一摸、试一试。

“大家不要挤,按照编制,一营、二营的士兵先领武器,其他营的士兵耐心等待,后续会陆续装备!”赵虎站在马车上,高声喊道。

士兵们立刻排起了整齐的队伍,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一营的老兵张大壮,是最早跟随马小丑的士兵之一,他曾经在战场上因为武器落后,眼睁睁看着战友牺牲,对新武器的渴望比谁都强烈。

轮到他领武器时,他双手接过步枪,仔细地抚摸着光滑的枪托和冰冷的枪管,眼神中满是爱惜。他拉动枪栓,感受着那顺畅的手感,忍不住赞叹道:“好家伙,这枪比咱们之前用的老套筒强太多了!”

旁边的新兵王小二,刚参军不久,还没上过战场,他拿着步枪,激动得手都在抖:“班长,这枪真的能打一百五十步远吗?我以前用老枪,打一百步就看不清靶子了!”

张大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放心吧,司令亲自测试过,百百中!以后咱们有了这好武器,看那些土匪军阀还敢不敢来招惹咱们!”

领完武器后,士兵们都迫不及待地来到训练场,想要亲自试射。训练场瞬间热闹起来,枪声此起彼伏,欢呼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砰!”一声枪响,张大壮瞄准一百五十步外的靶子,子弹精准命中十环。他放下步枪,哈哈大笑:“真准!比我想象的还要准!以后在战场上,不用冲到跟前就能干掉敌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边,几名士兵正在测试手榴弹。一名士兵按照马小丑教的方法,点燃引信,用力投掷出去。“轰!”手榴弹爆炸后,地面被炸出一个大坑,泥土飞溅。士兵们围过去查看,一个个目瞪口呆:“我的天,这威力也太大了!要是在战场上,能炸死一大片敌人!”

“以前的手榴弹,炸完就是一个小土坑,杀伤力根本不行,这新手榴弹才叫真正的武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