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村寨
雾浓如墨,山道之下白茫茫一片,仿佛脚下不是山谷,而是深不见底的天池。
站在崖口上,林青禾沉默不语。
眼前的石道顺着崖边往下,弯弯曲曲没入雾中,看上去宽敞平整,宛若人为修葺而成。路面无落石无杂枝,两侧青苔繁密却干净清透,安静得像一条迎客之路。
可林青禾却不动。
“我们绕走。”
她话音不高,却异常坚定。
绕行的山道更加难行。路被灌木封死,树根盘错交织,许多地方只能侧身丶匍匐丶跳坎甚至扶藤下滑。再加山雾浓重,水汽缠身,一刻不停脚便湿透。
大人们尚能咬牙坚持,小孩与老人就有些吃不消了。
“青麦没哭没闹。”林杏枝一边擦小青麦的脸一边轻声说,“可真乖。”
林青禾回头看了一眼,轻轻笑了下:“那是她有你哄。”
衆人就在这样苦中作乐丶泥中前行的过程中,终于绕开了那条下山石道,循着林青禾判断的山脊往下接近谷地。
可她未曾料到,避开了明路,却还是撞上了暗哨。
*
林中一声鸟鸣骤起,尖锐怪异,与先前所闻不同。
林青禾立刻停住脚步,挥手压低衆人身形。
下一息,四周草木震动,十数道身影从左右坡道中冲出,动作整齐丶步伐狠准,竟然在短短十息内便将林青禾一行包围。
“有伏击!”魏长福低声。
“撤不了。”林青禾神色不变,手握砍刀,身形微侧护住身後的林青山和罗玥。
她第一时间打量来人。
那是一群陌生人,男女人数相若,衣着统一,面带戒备,手持武器。
但衆人想中那种“野性山民”不同,他们衣裳并不粗陋,反而极具工艺:以深蓝或靛黑为底,襟口与袖摆有手缝的几何绣纹,有人佩银环,有人束皮鞘,头戴斜包布巾,眼中明亮清醒,神色冷静沉着。
有两个女子衣襟收束,腰系彩带,脚踏布靴,步伐稳健。她们左耳佩有长穗银坠,随着动作微微晃动。
不像是土匪,更像是某个自成一系的山中部族。
一名领头女子从队伍中缓步而出,年约四十上下,肤色黝实,身材高壮却并不粗鲁,五官锋利,眼神沉稳。她上身着绣襟短衫,腰佩弯刀,神色极其冷峻。
她用陌生的语言开口,一连串音节低而急促,夹带喉音。
“他们说的是西南土语。”孟阿翁低声说,“听不全,语调像滇西苗话,可杂了其他腔。”
林青禾没犹豫,从怀中缓缓取出一枚银锭。
她知道,此时再解释无用,语言不通,应该尽快释放善意。
她将银锭轻丢在两批人中间的干地上,举起双手示意:“我们不是敌人,不想打架。”
女首领盯着她,又看了看银锭,眉头挑了挑。
她没有立刻伸手,只是开口说了几句,身後一名年长女子走出,蹲下拾起银锭,在掌中掂了掂,又凑近看成色。随後她点点头,低声回了一句。
女首领满意颔首,擡起手,朝衆人一摆,示意收起武器。
身後的土着们动作不快,却异常整齐地将弯刀丶木矛丶竹杖收入背囊或腰鞘,一时间山间紧绷的气息略微缓和。
林青禾亦转头对衆人做手势:“放下武器,别刺激他们。”
刀剑入鞘,战火未燃,双方对峙的那根弦终于松了一些。
女首领走上前一步,离林青禾不过三尺。
她擡手,用手指指自己,再指林青禾,然後又伸出整只手,往山谷方向一指。
雾中山影浮动,那正是她们原本刻意绕开的下山石道方向。
“她想让我们去他们的地方。”林青禾道。
“是好意还是监视?”孟阿翁疑虑。
“都有。”林青禾平静,“但眼下在人家地盘,不是硬碰硬的时候。”
她擡起头看向那女首领,缓缓点头。
“我们跟你走。”
林青禾一行再次啓程,只不过这一次,她们不是穿越山林的逃亡者,而是被一群雾中山民半护半押地引领着,往山谷方向前进。
林中雾气更浓,但这支新出现的山寨人对山势极熟,几乎脚下无声,在崎岖之地也不显吃力,偶尔还会低声呼唤彼此用以辨位。
林青禾走在前列,手中握紧刀柄,但眉眼始终平和。
她不觉得对方怀有恶意。
她们是族群,是居住于云诡山数代的土着,是这山林的真正主人——他们未必对外人热情,但只要不被威胁丶不被抢掠,他们也不会轻易拔刀。
或许,比起千变万化的云雾山林,眼前这群人——反而是她们通往南诏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