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 190200(第16页)

190200(第16页)

掌柜连忙应下,亲自最厚实的锦盒和防潮的油纸,仔细包裹妥当。

待药材都装上车,雁萧关看着那几个沉甸甸的盒子,想着近几年天气渐寒,温度一年低过一年,天都虽不比北境那般酷寒,可到了冬日,也是滴水成冰的冷。他不免便想起羊毛工坊新出的料子,脚步不由得加快,带着药材便回了府衙,径直去寻元德。

元德正在院子里清点装车的物件,见雁萧关兴冲冲进来,身后的随从还捧着几个锦盒,不由笑着迎上前,“殿下这是又寻着什么好东西了?”

雁萧关将药材往旁边的桌上一放,“都是些药材,元德总管带回去搁进太医院便是。”

元德哪敢轻慢,连忙净了手,小心翼翼地将锦盒一个个捧起,打开看了看里面的参和灵芝,又仔细合上,亲自搬着放进最靠里的车厢,用东西垫得稳稳当当,这才回身道,“殿下这是挂念着陛下呢,陛下若是知晓,心里指不得多高兴。且这等好东西,哪是能直接甩进太医院就成的?陛下定然要亲自过目,说不定还会让御厨按着方子,每日炖上一盅呢。”

雁萧关看着他将东西收好,“要合用才成,是药三分毒,也别随意乱用。”

元德回身,笑得像尊弥勒佛,连连应道,“听殿下的,都听殿下的。”

雁萧关此番过来,原是另有目的的,当下便问道,“元德总管,你可知晓父皇与母妃的衣衫尺寸?”

元德虽不明就里,却不敢怠慢。他身为常伴弘庆帝左右的亲近之人,便是朝中重臣见了也得让三分薄面,本可不必关注这些琐碎小事,可他向来事事尽心,弘庆帝自不必说,连带着弘庆帝最宠爱的黛贵妃,他也从未有过半分轻慢。

此刻当即便在心里默算了片刻,报出一串精确的尺寸,连袖长,衣宽都分毫不差。

雁萧关点点头,转头对一旁的侍从道,“去工坊催催李清墨,让他按着这尺码,用最好的羊毛织物各赶制两套衣衫送来。”

侍从应声,转身便要走,没走两步,却被雁萧关喊住。

雁萧关回头又看向元德,补了句,“中官可知晓太子的衣衫尺码?”

这会儿元德总算明白他的用意了,忍不住笑道,“殿下这可是为难老奴了,太子居于东宫,身边自有嬷嬷内侍照料,衣食住行都有定例,老奴虽偶去东宫问安,却也记不清具体的尺码。”

说完,见雁萧关微蹙着眉,又似并不十分在意,琢磨道,“殿下这是要给陛下、贵妃娘娘和太子备上冬衣?这份心,陛下他们知晓了,定然欢喜得紧。”

“不过是顺手的事,”雁萧关道,“先前在城外建了间羊毛工坊,里头能织出些好用的暖和料子,眼下工坊才开始织料,我尚未见实物,不过想来是比寻常布料保暖,正好趁总管回天都,将之带回去。”

说到此,他忽地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懊恼,转头对等着吩咐的侍从说,“不必制衣了,直接将工坊里织好的所有羊毛织物都拿来,一同送回天都便是。”

侍从应声而去,见状元德笑道,“殿下想的周到,原样送回宫里,让宫里最好的绣娘裁制,才能不辜负殿下的心意。”

雁萧关笑了笑,“总管就莫要笑话我了,元州地处南疆,实在没有太多稀罕物,只能从这些零碎东西上显显心意罢了。”

元德淡笑不语,心里却明镜似的。若不是真心将弘庆帝等人放在心上,又怎会连过冬的衣衫都这般操心?寻常人哪会记挂着这些琐碎?怕是只恨不得从陛下那里多搜刮些东西呢。

李清墨没想到雁萧关要得这般急,好在山上的乡亲们做事向来卖力。不过因着他们怕手艺不精弄坏了羊毛,只试探着赶制出来一些样品,第一批织出的织物并不多。

得了命令,不管是因着私心,还是不愿雁萧关失望,李清墨不敢耽搁,当即带着工坊里的人赶工。妇人汉子们搓的搓、纺的纺,织布机连轴转,忙了大半日,总算又赶制出一批料子,摆在一起总算不显得零落。

李清墨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天边的霞光,连忙让人将料子裹好,装上车往府衙赶。趁着天还没黑透,绝不能误了殿下的事。

府衙院里,绮华将从瓷器铺取回的几样镇店不外卖的瓷器细细装好封进锦盒中,指挥着人将其装箱,见李清墨赶着马车进来,忙迎上去,“可是工坊把料子赶出来了?”

“赶出来了,大人瞧瞧。”李清墨跳下车,掀开车帘一角,露出里面半车细密柔软的羊毛织物。

本就在一旁等着的雁萧关和元德也走上前来,雁萧关伸手摸了摸,只觉那料子比寻常布料厚实得多,摸着还软乎乎的却又带着韧劲,云絮一样白。

元德凑近了些,手指轻轻拂过羊毛织物的表面,眼里满是惊叹,“这料子竟这般暖和又轻巧,冬日里穿在身上,定然舒服得很。”

他指尖在织物上捻了捻,只觉得奇异,他也算是见过好东西的,可却从未见过这般的料子。

雁萧关见他喜爱,笑道,“连总管都觉得好,想必这料子是真的不错,我弄出这料子也不算白费心思。”

元德看着他们将料子往车上搬,喜不自胜地说,“这料子做出来的衣服,必然又轻又软,想必陛下也会喜欢得紧。”

忙碌许久,才终于将三辆车都装得满满当当,车帘落下的瞬间,雁萧关拍了拍最前面那辆马车的车柄,“就是不喜欢也没办法,我这儿也拿不出其他更好的东西。”

说着,他转身看向元德,直视着对方的双眼,一字一句道,“我暂不能归都,日后还请总管在宫中多多照看父皇和母妃。”

元德心头一震,忙道,“殿下放心,只要奴才在宫里一日,便会尽心伺候陛下和娘娘一日,绝不会有半分懈怠。”

雁萧关收回手,“不过我也并不是就只能送这些小玩意,总管回去同陛下说,再等我一年,明年我定会送一份大礼回都。”

元德眼露好奇,见雁萧关没有再多说的打算,便识趣地按捺住追问的念头,只拱手道,“老奴记下了,定当原话禀明陛下。”

翌日,港口码头,黛谐贤站在启航的大船上,隔着渐远的距离泪眼朦胧地嘱咐雁萧关。

雁萧关望着远去的身影,心中豪情万丈,他想到着库房里珍藏的玉米种子。待到明年,这些玉米种子不再由他这半吊子种下地,而是经农户们精心种植,两季收获定然非凡。到那时,单是挑选出一半的收成送回天都,便是一份厚礼。

能在当政之机得到这样一种亩产大增的粮食,既能解百姓饥寒,又能充实国库,父皇见了,还能不高兴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