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 220230(第5页)

220230(第5页)

明几许点头附和,“他们世代与山林为伴,对土壤、气候的感知远超常人,让他们试种再合适不过,而且六蕴族现下急需盐布等物资,对王爷有事相求,正是送上门的人手。”

瑞宁这才彻底明白过来,抚掌道,“殿下这主意好,既解决了六蕴族的难处,又能让玉米尽快推广,简直一举两得。”

雁萧关摇头,“事情并不是那般简单,盐布他们可以用灵米交易,可我们却必须让他们的能力帮着种玉米。”

“可灵米虽稀罕,山下百姓却对夷族心有顾忌,咱们肯同他们交易,已是天大的好处。”瑞宁闻言蹙眉疑惑,“在此之外,再提出让他们帮忙种玉米,他们该是会乐意才对?”

雁萧关指尖轻叩桌面,语气沉了几分,“只是交易并不能保证他们尽全力种植,我要的是六蕴族心甘情愿,想方设法将玉米种植的产量增至最大,如此才可尽快将玉米普及至赢州乃至元州。”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再没有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稳妥的法子了。

他抬眼看向明几许,眼中闪过一丝考量,“你说,若是让他们知晓玉米的惊人产量,再让他们明白,这作物能让他们族中粮食不止再无短缺之忧,甚至能借咱们的渠道换的更多物资,他们会不会把种玉米当成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明几许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接口道,“六蕴族世代依山林而居,最知粮食珍贵,灵米虽好,产量终究有限,往日他们虽能以一足之力,供给六族粮食,可却是熬尽全族心力方勉为其难做到。”

“也因为此,六蕴族人一贯是夷族六族中平均寿命最短的一族。”明几许毕竟曾为夷族圣子,夷族中隐秘瞒不过他,“玉米不同,它产量高,一旦种成,不仅能让他们在族中人不再日日夜夜困囿在田地之中,还能借交易摆脱不得不依附阳巫族或南兀族的处境,这等关乎全族人的好处,他们没理由不动心。”

瑞宁这才彻底明白,“殿下是想让他们从‘帮咱们种玉米’,变成‘为自己种玉米’?把咱们的事和他们的利益绑在一起,自然能让他们拼尽全力。”

“正是,”雁萧关看向瑞林,“明日你便去同六蕴族二长老交易灵米,事后再让他们看看玉米种子。”

“我看那二长老是个聪明人,想必能算的清楚账。”他目光炯炯,“灵米换盐布是一时之利,可玉米种好了,却是能让他们世代安稳的长久之计,我倒要看看,他们会不会拒绝这样的机缘。”

厅内烛火明明灭灭,映着几人神色,一场以玉米为纽带的合作,正悄然成形,而六蕴族的命运轨迹,似乎也将在这场合作中,与赢州紧密交织在一起。

二长老今年四十出头,在普遍寿命不长的六蕴族已是上了年纪的长辈。一路下山奔波,本就疲惫不堪,昨夜却翻来覆去,直到窗外虫鸣渐歇时,他才勉强合眼,天不亮又醒了过来,只觉的头晕眼花,喉咙干的发紧。

刚起身想倒些热水,门外便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是阿婉的声音,“二长老,你醒了吗?”

二长老开门见少女端着热水和干饼站在门口,眼里满是担忧,“长老昨夜没睡好?我听你屋里动静到后半夜呢。”

她将东西递过去,又道,“是不是在担心交易的事?你别愁,王爷看着是和善人,明几许大人也认的咱们的灵米,定会成的。”

“阿婉啊,你还小,不知人心复杂,山下王爷虽客气,可此次交易事关全族接下来一年的生活,万一他们压价,或是不愿换够咱们要的东西……”二长老接过水杯一饮而尽,暖意稍缓喉咙的干涩,却叹了口气,“族里的盐只够撑半月了,孩子们的衣服、族人所用所需也还没着落呢。”

阿婉咬着唇没说话,手紧紧攥着衣角,她虽不懂太多弯弯绕绕,却知族里的艰难。去年冬天冷的早,好几户人家的孩子都病了,便是因为缺衣少盐。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瑞宁带着两个仆役笑呵呵走了进来,“二长老早啊,昨夜可歇的好?”

他没提玉米,反倒径直看向桌上的竹篓,“听说灵米是六蕴族的宝贝,我特地来瞧瞧品相。”

二长老没想到他如此直接,心里反倒一松,既问起灵米,想来是肯交易的。

她连忙起身掀开竹盖,紫莹莹的灵米在晨光下泛着温润光泽,颗粒饱满匀净,带着淡淡的草木清气。

瑞宁俯身细看,又捻起几粒在指尖搓了搓,满意点头,“果然是好东西,不愧是夷族珍宝。”

他直起身道,“灵米我们收了,那便请二长老将族里所需的东西列个单子交与我,盐、布、针线这些,咱们都按市价折算。”

此言一出,院里的六蕴族族人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欢喜。

二长老更是激动的嘴唇发颤,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一张用炭笔写在粗麻纸上的清单,双手递了过去。

阿婉凑过去看,只见清单上密密麻麻列着,

粗盐百斤、细盐五十斤,粗麻布三十匹,针五十枚、粗线十卷、麻线二十卷,镰刀十把、斧头五把,火石三十块、桐油五斤,麻绳二十捆……

瑞宁接过清单扫了一眼,见都是些维持生计的必需品,笑着点头,“这些东西库房里都有,很快就能备好,二长老稍候片刻,我让人把东西送过来。”

二长老眼眶有些发热,在深山里时,他们同其他族用十斤灵米换一斤盐都要看人脸色,如今王爷不仅肯收灵米,还答应如数供给,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她颤声道,“多谢……多谢王爷体恤,我族定不会忘了王爷的恩情。”

瑞宁摆摆手,目光不经意扫过他们,话锋轻轻一转,“对了,二长老,听说六蕴族最擅长种庄稼?我家殿下今早还说,想请你们帮个小忙呢。”

二长老闻言一怔,随即眼中微露警惕。

瑞宁却没多说,只摆摆手让人将灵米先搬了下去,“不急,我先让人把你们需要的东西搬过来。”

王府侍从做事果然利索,不过半个时辰,一楼的空地上便堆起了小山似的物资,粗盐装在陶瓮里泛着青白光泽,麻布码的整整齐齐,镰刀斧头的铁刃在光下闪着冷光,还有捆好的艾草、成卷的麻线……样样都是清单上列的物件。

二长老带着族中几个汉子一一检查,确认无一短缺,且数量远远超过她预估后,才长长舒了口气。

她原以为对方会先提要求再给物资,没想到竟如此干脆,心里的戒备不知不觉松了大半,可仍惦记着瑞宁方才的话。

正思忖间,眼角余光瞥见王府护卫拎来一只小竹篮走近,“瑞宁总管,东西拿来了。”

竹篮里面装着金灿灿的颗粒,饱满圆润,带着淡淡的谷香。

这东西不在交易清单上,可二长老凭着常年与粮食打交道的直觉,一眼便认出是粮食,只是这形状、这颜色,她从未见过。

她忍不住看向瑞宁,语气小心而恭敬,“瑞宁总管,这是……”

瑞宁接过小竹篮,笑着将篮子递到他面前,“此乃玉米,是殿下从元州带回来的新粮。”

六蕴族众人面面相觑,阿婉更是踮脚好奇地打量,山里的谷物不是灵米就是其他族种出的糙米,哪见过这般金灿灿的东西?

二长老小心翼翼问道,“瑞宁总管方才说的请求,便与此有关吗?”

“正是。”瑞宁点头,他没卖关子,“这玉米产量极高,一亩地能收的粮食比寻常谷物多好几倍,只是数量太少。殿下知道六蕴族最善侍弄庄稼,想请你们帮忙试种,若是能种成,往后不仅玉米种子管够,你们种出的玉米,王府也按市价收购,还能额外换更多盐布物资。”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不是强迫的,你们可以先带回种子看看,想清楚了再给答复。”

二长老看着金黄的玉米种子,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产量比寻常谷物高几倍?这若是真的,族里岂不是再也不必担心今后日日为着种出足够的粮食而呕心沥血,熬干寿命。

她紧紧攥着竹篮,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半晌才深吸一口气,“多谢瑞宁总管告知,我……我需与族人商议一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