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 280290(第14页)

280290(第14页)

他召来熟悉农务的老兵,让其带着百姓在城外开辟出一片育苗田,把红薯切成块,每块留两三个芽眼,埋进松好的土里,浇足水,不出半月就能长出藤蔓。

到时间后把藤蔓剪成一尺长的段,每段留两三片叶子,栽进田里,浇点水就能活。按这个法子,一筐红薯至少能育出够种二十亩地的藤蔓,比直接用整颗红薯下种,能多种十倍的地。

百姓们又惊又喜,连忙跟着老兵学育苗。王阿婆也带着孙子孙女来帮忙。

不出半月,育苗田里果然长满了绿油油的红薯藤。百姓们按着法子剪藤、移栽,原本不够分的红薯种,竟让临江城种出了两百多亩红薯田。

只是中江如今百废待兴,百姓虽有了田地,可单靠种地只能解决温饱,遭遇抢掠,家中唯剩破布旧瓦,要想让日子真正好起来,还得有活计能挣钱。

开工坊,正是最好的法子,就如赢州,各家工坊养活的可不止是赢州的百姓,还有赢州附近几个州府的百姓。

赢州的工坊多到数不清,烟花、肥皂、玻璃厂日夜赶工,订单都排到了半年后,可受限于赢州的人口,好多工坊想扩产都招不到工人。反观中江,经历乱战后有大量百姓闲置,又有充足的土地,简直是开工坊的绝佳之地。

可他身边的人要么擅长军务,要么精通农事,没一个能主持建厂事务的,这让雁萧关犯了难。

思虑片刻,雁萧关眼前忽然一亮,官修竹不是总领政务吗?赢州的几家工坊都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经验最足。

而且他这次把种略红借调来中江协助医工队,生生使夫妻两人分隔两地,官修竹的父亲官相旬又刚经历过兵祸,想来对方早就想亲自来中江看看家人的情况,让他来办这事,定是愿意的。

当下,雁萧关立刻让人写了信,快马送往赢州,信里不仅说明了让官修竹来中江主持建厂的事,还特意提了种略红在中江一切安好,让他放心。

消息送到赢州时,官修竹正对着一堆文书发愁。前不久眠山月琢磨出了制糖的法子,赢州本想再开几家制糖工坊,可赢州早已挤得满满当当,连块空闲的地都找不到,他正愁没地方安置新工坊。

拆开雁萧关的信,官修竹一眼扫到“中江建工坊几个字,又看到信里提了种略红的近况,当即眼前一亮。

他立刻让人去查中江的情况,得知中江不仅有闲置的百姓,田地还特别适合种植甜菜和甘蔗。

这两种作物正是制糖的主要原料,比在赢州种划算多了。

“真是瞌睡来了上枕头。”官修竹拍着桌子笑了,当即决定把制糖工坊挪到中江去。

他连夜将手头事务安排出去,带上几个有建厂经验的属下,又让人装了满满两车甜菜种子,迫不及待准备第二天就踏上前往中江的路。等把中江的制糖厂办起来,不仅能帮雁萧关稳住局面,还能顺便看看媳妇,真是一举两得。

当夜,官修竹好不容易将东西整理好,起身归家,才跨出大门,就见一个斥候骑着快马奔来,翻身下马时险些栽倒,手里还攥着一封染了尘土的军报,“官大人,岭水急报。”

官修竹心头一紧,连忙接过军报,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北境军十数万大军倾巢出动,绕开岭水防线,借着前锋的掩护往天都去了?”

第289章

斥候喘着粗气点头,“是,我们在岭水外围盯了半个月,前线战事里,北境军对上装备了火器的乌信将军,根本毫无反击之力。可谁能想到,在北境军前锋的掩护下,分兵而出的主力竟绕路直奔天都方向去了。”

官修竹只觉脑子“嗡”的一声。

他虽不懂军事,却也清楚雁萧关和明几许为何在中江还能坐得住,之前乌信将军从明州城离开时,雁萧关几乎将手头能拿出的火器全给了他。

火器连重甲都能打穿,连同带着火器的十数万西域联军都被打得丢盔弃甲,更何况是只有刀枪的北境军?

乌信不可能败,更不可能让北境大军轻易绕开防线,除非……乌信有意放水。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官修竹强行压了下去。

乌信可是大梁老将,少年时就入了军,一直在岭水对战北境军,一步步从小兵熬成将军,一生尽忠职守。甚至当年朝廷送往前线的粮草短缺、发了霉,他都没动过半点歪心思,怎么可能成为里通外敌的叛将?

这之中定然有猫腻,是北境军耍了什么花招?还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他正琢磨着,又一个书吏匆匆跑来,手里攥着另一则消息,语气急促,“大人,中江那边传来的消息,说现在中江留下的都是乱贼后续招揽的散兵游勇,主力已经不见踪影。”

“乱贼主力不知所踪?”官修竹眉头拧得更紧,结合北境军的动向,他几乎是瞬间猜到,乱贼主力怕也是往天都去了。

可乱贼主力本就是异军突起,撑死了不到十万人,而天都禁军有十万有余,还是训练得当的精锐,他们这是去天都送死不成?

不对!

官修竹忽然反应过来,北境军十万,乱贼主力数万,两股势力加起来近二十万,而天都禁军虽有十万有余,却要分守城门、宫城,真正能调动起来对抗外敌的兵力未必够十万。

即使天都占着地利,还能有抵挡之力吗?

若是这两股势力各有所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天都有禁军支撑,还能有对抗的余地。可若是他们真的联手……

官修竹不敢再想下去,当即喊来手下一阵吩咐,随即匆匆喊道,“快,备最快的马。”

至于早已打包好的波斯菜种子,还有负责建厂的属下,他匆匆交给副手,只吩咐一句“你们随后赶来”,便翻身上马。

马蹄一扬,卷起漫天尘土,官修竹伏在马背上,催促着马儿全速狂奔,这事太大,必须当面跟王爷说,半点耽误不得。

风在耳边呼啸,尘土迷了眼,官修竹的心却沉到了谷底。

北境军、乱贼主力都往天都去,乌信那边怕也出了岔子,天都这次怕是真要出事了。

他不知道的是,明几许已推测出天都可能面临的局面,正按着眠山月传来的消息,日夜兼程往雁萧关所在之地赶去。

其实他们刚到中江时,发现乱贼主力不知所踪,心里就猜测其十有八九是奔着天都去了。

可那时谁都没太在意,天都有郜介胄带领的十数万禁军,乱贼不过几万兵力,根本不是对手。更何况天都城墙高耸,占尽地利,乱贼去攻天都,跟羊入虎口没什么区别。

就算乱贼背后有人支持,他们最初也只当是宣毕渊。

弘庆帝早对宣毕渊有所戒备,宫里宫外都布了眼线,就算有宣毕渊帮忙,乱贼短期内也绝不可能攻破天都。

正因如此,他们才敢把神武军化整为零,分散到中江各城,一来能快速安定百姓、恢复秩序,二来神武军的行军速度远超常人想象,真要是天都有急,全力行军十日就能抵达,前锋轻骑疾行五六日便能赶到,再装配上火器,完全能应对突发状况。

中江这位置,进可攻、退可守,本是绝佳的布局。

可眼下,眠山月传来的一条消息彻底打破了先前所有预判,乱贼背后的人,极可能不是宣毕渊,而是太子妃黛莺和。

弘庆帝会对太子妃有警惕吗?怕是不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