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118章地牢
淮州城内,浓烟滚滚,直冲霄汉,满城弥漫着桐油与布帛燃烧的刺鼻气味。
内城夏氏聚居的“夏城”更是火光冲天,奢华的琉璃瓦噼啪爆裂,无数仆役惊慌失措地擡水,试图扑灭烈焰。
在这片喧嚣混乱的深处,却有一处死寂之地。
明明是连夜风都焦灼的盛夏,此处却带着深入骨髓的阴冷潮湿,两边摇曳的火把光晕勉强照亮狭窄的甬道,石壁上经年的水珠缓慢滴落,敲打出嘀嗒回响。
此处是夏城里最深的地牢,关着当权者最深恶痛绝的囚犯。
一名中年男子背光而立,他身着深青色暗纹常服,眼角爬满岁月的痕迹,一双眼眸沉静得如同古井寒潭。
在他面前,一个衣衫褴褛男子蜷缩在冰冷的石地上,瘦骨支离如秋苇,鞭痕深可见骨,身下只有薄薄一层发霉的稻草。
他的气息已然很是微弱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破风箱般的嘶声。
夏二爷夏维沉默地看着他,半晌,才用一种低沉平稳的声音问道:“朝廷的兵马已然兵临城下,城内也乱了。我那长兄夏闽,宁肯将整个夏氏拖入万劫不复,也执意要保下五房那个蠢货。古大人,依你之见,吾该如何是好?”
说是问句,却句句有倾向,言辞里尽是对宗主和夏迁的不满。
闻言,原本毫无生气的古津动了动。
他艰难地擡起头,脖颈上的枷锁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干裂的嘴唇翕动了好一会儿,才发出声音:“夏……夏二爷明鉴,朝廷……兵强马壮……夏宗主此举……无异于……咳咳……以卵击石……”
他剧烈地呛咳起来,嘴角溢出暗红的血沫,喘息了好一会儿,才勉强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宗族覆灭只在须臾之间,有能者当拨乱反正……”
夏维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他没有承诺,也没有斥责,亦不再看地上奄奄一息的人,转身,撩起略显精致整洁的袍角,走向上方的牢门。
他回到自己清冷简朴的院落中,望了一眼被火光映成紫红色的夜空,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院子中央,赫然立着数十名玄色劲装丶气息冷冽的死士。这点人,在平日里起不到什麽大作用,可今日外城与内城都乱了,府里的人都在忙着救火,正是他出手的大好机会。
“宗主昏聩,夏氏危在旦夕。”夏维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在院子里清晰地响起,“即刻随我入宗主府,务必尽快结束这场荒唐的干戈!”
“喏!”
混乱是最好的掩护。当夏家上下被外敌压境丶内里火起搅得人心惶惶,当护卫力量被分散去救火和守城时,夏维率领的死士几乎没有花费什麽力气便潜入了宗主府。
最後,夏闽是在自己的书房被围住的。
他刚刚气急败坏地呵斥完又一拨前来哭诉府邸或産业被焚的族人,正在焦头烂额,冰冷的刀剑便抵在了他的喉咙上。
看清楚了来人的面容,他先是惊愕,随即暴怒:“夏维!你敢!”
岁月无情,他当了宗主太多年,以至于他都忘了,面前一母同胞的弟弟曾经是他有力的竞争者。只是在他夺权失败後,他就闭门不出,只知道吟弄风月,附庸风雅了。
夏闽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但还残存着对他的不喜,所以即便两人该是最亲近的兄弟,他却连族中的庶务都不肯交给他打理,宁肯重用隔了房头的堂弟夏迁。
近几年来,他对这位胞弟最深的印象就是八个字:过于护短,妇人之仁。前者是因他太过看中那个独子,些许小事就要大动干戈闹得不安宁,後者则是因他在城中开了好几家善堂,享受着被人拥戴如救世主般的欢愉。
就连朝廷派过来的眼线,他恨得不行,夏维却暗中买通牢头,保了那姓古的性命。
他以为他做得天衣无缝,可他夏闽才是宗主,这种小伎俩,他早就看在眼里!
越是如此,此时此刻,他就越愤怒:“你简直是鬼迷心窍了!如今,竟被那地牢里朝廷的走狗蛊惑,来造你兄长的反?”
他试图大喊大叫,让外头没走远的叔伯族人闻声回来,将这不忠不义之徒剿杀,可夏维却没有看他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只是声音平淡无波地挥了挥手:“长兄累了,需要静养。即刻将大老爷送回院子里,无我手令,任何人不得搅扰。”
“夏维!你这夏家的叛徒!你以为投靠朝廷就能保住你那一支?做梦!他们会把夏家连根拔起!你……”夏闽目眦尽裂,被两名死士毫不留情地架住双臂往外拖,口中犹自咒骂不休。
看着夏维毫无忌讳的这般作为,他哪里还能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