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簪断人亡。
她沉默良久,忽然俯身,从怀中取出听诊器,血晶贴上玉簪断裂处。
刹那间——
血晶剧烈震颤,嗡鸣如泣!
一道断续、微弱、却无比熟悉的哼唱,自听诊器深处传来:
“三阳开泰脉先和,九族同源水不浊……父毒传子骨渐削,母血含铅命难托……”
是《九族脉要》的童谣。
母亲曾在灯下一遍遍教她唱,说是医家启蒙第一课,也是警世钟声。
那时她不懂,只当是儿歌。
如今听来,字字如刀,句句见血。
沈知微闭目,喉头滚动,一滴泪悬于睫,终未落下。
“娘……”她低声呢喃,“你说过,医者不报仇,只救苍生。”
风穿堂而过,烛火摇曳,仿佛有谁在回应。
她缓缓睁眼,眸底已无悲戚,唯有一片寒潭深雪般的决绝。
“可今天,我要用你的声音,把他们的庙堂——唱塌。”
次日清晨,天光未亮,归墟祭坛已聚百人。
京中各医馆郎中、太医院退隐老臣、民间习医学子,竟不约而至。
他们不知何人相邀,只收到一封无名信笺,上书一行字:“真相不死,薪火不熄。”
沈知微立于祭坛中央,一身素白衣裙,如雪落荒原。
她抬手一挥,三十六堆篝火同时燃起,烈焰冲天,映红半座皇城。
每堆火下,皆埋一份《柳氏冤案证录》副本——残纸复原供词、骨灰检测报告、水脉图谱、焚烧账册……证据链环环相扣,如刀剖开陈年腐肉。
火焰升腾之际,她将听诊器高举过顶,启动“仁心矩阵”——
百名医者同时将手按于心口,心跳共振,血晶共鸣!
点点光斑自听诊器中飞出,如萤舞星河,在空中缓缓拼合——
正是母亲临刑前最后一句话,由百人心跳共同书写:
“真理不在纸上,在人心。”
万籁俱寂,唯火噼啪作响。
就在此时,血晶深处,忽现三字,幽蓝如冥河引路——
“尺·归·宫”。
沈知微猛然睁眼,目光如刃,直刺紫宸方向。
风卷衣袂,她转身离去,脚步坚定,不再回头。
而在宫门之外,杨缙已率礼部官员列道而立,冠冕森严,杀气隐隐。
他望着那抹素白身影渐行渐近,冷声喝问:
“罪臣之后,安敢妄入太医院?!”
喜欢我,接生婆,掌中宫尺请大家收藏:dududu我,接生婆,掌中宫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