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锥度控制。采用偏移尾座法是常规选择,但关键在于偏移量的精确计算与设置。我运用了‘三角函数结合经验修正’的复合算法,力求精准。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和设备本身精度限制,最终成品的锥度存在一定偏差,这为我们今后如何在高精度要求下使用普通设备提供了宝贵的…反思素材。”
偏差?那都快成斜面了!还反思素材!
张伟滔滔不绝,引经据典,把他加工过程中所有因为技术差而导致的“问题”,全部包装成了“基于深奥理论指导下的、大胆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工艺尝试”!而且每个“尝试”都说得头头是道,逻辑自洽,仿佛他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在进行一项前沿的工艺实验!
他足足讲了五分钟!比前面所有选手加起来的时间还长!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听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他妈哪里是工艺汇报?这简直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啊!虽然大家听不懂那些高深的名词,但就是觉得…很厉害!非常厉害!
尤其是他最后那句“为我们今后如何在高精度要求下使用普通设备提供了宝贵的反思素材”,直接把一次失败的加工,升华到了推动技术进步的高度!
就连许大茂都张大了嘴巴,一时忘了该怎么反驳。
“我…我的汇报完毕。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张伟再次鞠躬,姿态放得很低。
沉默了几秒钟后,评委席上突然响起了掌声!是那位技术科的老工程师带头鼓的掌!他虽然看得出来张伟是在诡辩,但那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临场应变能力,让他心生爱才之意!这年轻人,是块搞技术理论的好料子!操作可以练,但这脑子,这口才,难得!
有了他带头,其他几个虽然将信将疑但也被唬住的评委,也稀稀拉拉地跟着鼓了几下掌。
围观的人群更是爆出热烈的议论!
“我的天!虽然没听懂,但感觉好厉害!”
“能把做砸了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也是本事!”
“这报告写的…啊不,是说的,绝了!”
“看来理论是真的强啊!”
王主任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不管零件怎么样,这汇报水平,给第三车间挣足面子了!
刘海中脸色变幻不定,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张伟深藏功与名地走下台,心里美滋滋。
操作零分?没关系!
咱报告能拿满分!
这就叫——实力不够,口才来凑!
接下来的评分,有意思了。
(本章完)
喜欢四合院:我的旁白不正经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我的旁白不正经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