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啓蒙
太平满周岁的清晨,武媚娘在女儿枕边放了本特制的《三字经》。
书页用加厚太平纸制成,边角裹着绸布,每一页都绘着生动的图案。
(内心OS:早教要从娃娃抓起!)
李治下朝回来,见女儿正咿呀学语地指着书上的图画,不由笑道:"太平这是要当女神童?"
"陛下莫笑,"武媚娘认真道,"幼儿啓蒙最是关键。"
她翻开一页画着漕船的插图,"看,这是漕船运粮,让百姓吃饱。"
太平睁大眼睛,小手轻轻抚摸图画,忽然清晰地说:"粮。。。饱。。。"
帝後相视一惊。
李治激动地抱起女儿:"再说一次?"
"粮。。。饱。。。"太平重复着,还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
(内心OS:这孩子的语言天赋也太强了!)
午後,武媚娘召集翰林学士,商议编撰幼儿啓蒙读物。
她提出要编一套《蒙学新编》,将算学丶农事丶漕运等实用知识融入其中。
"娘娘,"一位老学士迟疑道,"幼儿啓蒙,是否该以《千字文》为先?"
"《千字文》要学,"武媚娘坚持,"但也要学些实在的。比如这页,"
她展示刚画好的草图,"教孩子认识稻谷,明白粮食来之不易。"
这时,坐在一旁玩积木的太平忽然举起一块木头,口齿不清地说:"船。。。"那木块的形状,竟真有几分像船。
三日後,武媚娘带着太平参观新设的蒙学堂。
看着三四岁的孩童跟着先生认字读书,她轻声道:"太平,等你再大些,也来这里上学可好?"
小公主似懂非懂,却认真点头。
她挣扎着下地,摇摇晃晃走到一个正在哭闹的孩童前,把自己的布娃娃递过去。
那孩子立即破涕为笑。
蒙学先生惊叹:"公主殿下天生仁爱!"
晚膳时分,李治听说了日间的事,若有所思:"媚娘,朕想在各地推广这蒙学堂。"
"正该如此。"武媚娘给太平系上围兜,"教育要从根基抓起。待这些孩子长大,必是另一番气象。"
夜晚,武媚娘在灯下修改《蒙学新编》的插图。
太平趴在她膝头,小手握着特制的炭笔,在纸上画出一道道歪歪扭扭的线条。
"我们太平在作画呢。"武媚娘温柔地握住女儿的小手,一起在纸上画了艘漕船。
月光透过窗棂,映着母女二人亲密的身影。
武媚娘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她一手推动的教育改革,终将在女儿这一代见到成效。
——
【小剧场:蒙学新规】
(翰林院轶事)
今日皇後娘娘带着太平公主来视察蒙学新编的进度。
小公主看到某页插图时突然咿呀摇头,娘娘会意,立即命人重画。
(後来才知道,那页画的漕船少了根桅杆。)
最妙的是公主殿下亲自"审阅"过的书稿,送到将作监後,工匠们做得格外用心。
现在全长安都在传:要想蒙学教材做得好,先得过太平公主这关。
倒是二皇子吃醋了,非要也参与编书。
结果他画的农耕图,被妹妹嫌弃地推开了。
(看来在审美这方面,公主殿下很有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