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音见傅望也赞同,她高兴道:“那等明日我找钱杏说一声,再问问她们的意思,若是可以,我就招她们两个,工钱就给300文吧,我包她们午食,想来她们也是愿意的。”
安排好卖点心的事情,云音见方荷一个人忙得过来,继续和傅望商量事情,等待晚上的灯会。
晚上云音他们吃的是罗家娘子店里的菜,如今罗蔓已经啓程去绵州,宋时他们也去了京城,云音在这里的朋友也只有傅望了。倒是汪钰还在北江县,不过听他说北江县也有灯会,他也会去参加,当时还邀请云音一起去参加。
云音看着逐渐亮起来的灯笼,对傅望道:“我们也把灯笼点起来吧。”
傅望拿出火折子把灯笼里的灯烛点亮,随着灯笼亮起,这一片都笼罩在灯火中。
龙安县今年最大的那几盏花灯摆在县衙那条街,之前傅望去买饭食时看过,那里摆了一株高大的灯树,上面挂满花灯,非常震撼。
云音听闻後道:“那一会儿我们做完生意,去看看那灯树如何?”
傅望自然应允,对于云音的要求他没有不应的。
夜晚的人比起白日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人挤人的往东街走去,好在维持秩序的衙役非常多,连附近村镇的帮闲也来帮忙,云音都看见几个熟悉的帮闲,以前都是在平溪镇,没想到今日他们竟然也来了这里。
就在云音走神时,一对夫妻牵着一个小孩过来了,那小孩指着云音摊子上一盏灯笼道:“娘,我要那盏灯笼。”
云音闻声看去,他指着的是一盏活灵活现的鱼灯笼,那对夫妻也看到这个摊子是卖糕点的,想想後点头道:“行,我让你阿耶去猜。”
这盏灯笼的字谜并不难,云音给他们把字谜读出来:“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掉红饺子,吐出白珠子。”
那男子不过是略微一想便猜出谜底,他兴奋道:“是不是橘子。”
云音看了看谜底,见确实是橘子,她笑道:“恭喜你们,答对了。”
她看向二人,“你们是要灯笼还是点心?”
那小孩本是对这盏游来游去的鱼儿感兴趣,听说还有点心,他拉着爹娘道:“娘,我两个都想要。”
他娘本是不愿意答应,谁知她话还没说,他爹已经答应道:“行,我给你买点心。”
云音给这对夫妻包好点心,又把灯笼递给那小孩,看他高兴的牵着娘的手蹦蹦跳跳,而那娘子则是在数落她夫君,说他不该如此惯着孩子。
看着这对幸福美满的夫妻,云音有些出神,一旁的傅望小心翼翼握住云音的手道:“我们以後也会这样幸福的。”
云音回过神嗔怪瞪了傅望一眼,“不害臊。”
傅望还想再说什麽,又有人来猜字谜了,他也收住话音跟着一起忙碌。
等云音的糕点全部卖完时,灯笼也不剩下多少了,她把最後的几个灯笼分了方荷一个,自己拿了一个,见傅望不要,便送给过路的其他人了。
把东西收好寄存在其他店铺,云音提着灯笼要去看花灯时,傅望拿着一盏灯笼过来了。
那是一盏美人灯,上面的美人被火光映照的娇艳明媚,走动中一颦一笑皆是倾心。
“这……”云音被他抽调手里的灯笼才反应过来,拿着这盏美人灯,她语塞道,“这是你自己画的?”
为什麽云音会知道这是傅望画的,自然是因为上面的美人画的是她,衣服是她从来没穿过的襦裙,但眉眼却是她。
傅望摸了摸鼻子道:“我才学没多久,画的不算太好,好在神还在,也能拿得出手。”
“今日是陪你过的第一个元宵,日後我还要陪你过许多个元宵,还望你不要嫌弃。”
云音又怎麽会嫌弃,她紧紧握着手里那盏美人灯,半晌才道:“我很喜欢,谢谢。”
傅望闻言笑道:“那走吧,我们去看花灯。”
此时方荷早等在一旁,见师父说完话,上前道:“师父,要不我去店里等你们吧。”
方荷也是很有眼力的,今日元宵佳节,正适合师父和未来师公游玩,她就不要打扰他们了。
云音却摇头道:“我怎麽放心你留下来,走吧一起。”她牵着方荷的手往东街走,傅望见状把他手里的那盏花灯送于路过的人,接过云音手里的那盏美人灯道,“我先给你拿着,路上人多,还是我牵着你吧,以免走散了。”
云音点点头拉住傅望的手,三人一起往县衙那边走去。
去看花灯的人非常多,好在县衙那条街宽大,县衙前又有个很大的地方,那株花树就摆放在县衙中间,数千盏花灯齐齐绽放,宛如星星坠落,真的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丶星如雨。
云音看着站在一旁陪伴在自己左近的傅望,从没有哪一刻如此刻确信,他就是那个人,那个能陪她一辈子的人。
看完花灯,云音把送给高鹏兴的年礼给他,又约他明日在云来客舍见一面,她有事找他。
三人一起走出东街,云音还牵着傅望的手不知该说什麽,倒是方荷在一旁叽叽喳喳道:“师父师父,这花灯真好看,我从来没看过这麽好看的灯,不知道明年我还能不能来看。”
云音被她的话转移注意力,她笑道:“行啊,明年就让你娘和林子带你来吧,让你们一家人过元宵。”
方荷抿抿嘴笑道:“或许张叔更喜欢和我娘一起来过元宵呢。”她看看傅望小声道,“就像师公一样。”
离得这样近,云音自然听到了,她红着脸看了一眼傅望,傅望倒是很平静,牵着云音往寄存的店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