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一挽长发定终身全文免费阅读 > 第29章 身世 替我给他上一炷香(第2页)

第29章 身世 替我给他上一炷香(第2页)

翰弘书院由帝师谷长学创办,位于苍南郡,只看弟子天资丶品行而不重家世背景,是以无数纨绔子弟想凭借家世走个後门,去翰弘书院镀个金,皆被慧眼如炬的考官捡豆子一般挑出来弃之门外了。

由此大澟为官入仕的寒门子弟多出于此,虽然学院依旧是贵胄门生居多,但相比于其他书院,已是最多的了。

翰弘书院经办以来,为朝廷输送无数骨干,他们为人恪守礼法,刚正不阿,敢于言时弊,斥瑕玷。

久而久之,也自成一派:翰弘党。

谷太师年过六旬,无心力再打理书院之事,便将翰弘书院交于其长子谷珩。可幸的是,谷珩接管书院以来,‘不以家世论才能’的规矩并未打破。任何人想入书院,必得经过统一的擢考,王亲贵族也不例外。

要考进去,是要凭真才实学的。

彼时距应试不过一月有馀,陈滦叫严百丈摁头恶补了些时日,竟真的中试了。

严百丈盛赞他敏而好学,天资颇高。

那时陈良玉还道,“这翰弘书院不看家世是真,可它挑人,不收女子入学,我看这天下第一书院也不过如此。”

严百丈道:“那你当如何?”

陈良玉负手,昂首,道:“自然是要筹建一座可供女子就读的书院。”

严百丈道:“祝你成功。”接着便把她赶了出来,让她不要打扰二哥用功。

陈滦出发去苍南前几日,朝廷派陈良玉再去趟西岭,是她最初提出来的“以垦代剿”之策,似乎也有责任验看它的成果。若有任何差池,也好及时调整。

陈远清吩咐陈滦跟着一起,美其名曰多个照应。

陈良玉哪需要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照应,但她大概也知道爹为什麽让二哥与她一同前去,故此没有推辞。

果然,陈远清着重叮嘱陈滦道:t“给他,上一炷香。”思忖片刻,又补缀道:“代爹给他上一炷香。”

故人逝去,若长辈行动不便,有家中男丁代父拜祭的传统。陈滦想着陈远清打仗受过伤,身体不好,大哥不在家,由他代为祭拜是应当的,于是听话地应承了下来。

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陈良玉也不需要他去照应,拖後腿倒是能行。

他很快自洽逻辑,“也许爹是怕你再被匪徒抓去,我能及时跑回来喊爹和严先生去救你。”

“别提这事。”

陈良玉是习惯骑马出行的,但陈滦骑术不精,唯恐他走着走着从马背上掉下来不知所踪,他们驱驰马车赶路。

时隔月馀,再走过这条路时心情却大为不同,五味杂陈。

薄弓寨那些焚毁的屋舍已重建了七七八八,青苗成熟後变金黄色。

再见到阿寅时,她正巧割完最後一垄田,腰从田间直起来,挥袖子擦汗。

阿寅带她们找到林鉴书的墓,墓碑只是一方简陋的木片,上头有黑色的碳写的字迹,下过一场雨,上面的字迹被冲刷了,辨不清写的是什麽。

陈良玉又找来一块可以做碑的木头,用阑仓剑一笔一划地刻好姓名,重新立了碑。

陈滦跪在坟前拜了三拜,上了香,又烧了些香纸。

“他还会再来吗?”

阿寅眼中滔天的恨意已经不见了,简单交谈後,她说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大家都没做错,所以我不恨你们了。

最後她问出了这句话。

“我还能再见他一面吗?”

陈良玉这才记起她将翟吉甩给阿寅时,诓她说等翟吉伤好了给她做夫君。

见她愣住,阿寅笑笑,道:“我知道你哄我的,他是皇子,我是村姑,本就是不配的,我可没把你的话当真。”

她挥挥手,与他们作别。

“阿寅。”陈良玉唤她,“你可愿意参军?”

其实她发现捉住的土匪是女人时心中便有了这个想法。

有官就有民,有兵就有匪。那反之来说,她既然能做匪,也就能参军。

给天下女子一片广阔天地,不能只有读书入学这一条路。

女子书学是官家千金们才会做的事,平民百姓多是大字不识一个的,那读书这条路便是她们走不通的。

参军可以。

匪,农妇,常年挥舞锄头镰刀,扛担挑水,有的是力气。她在想,能否组建一支冲锋陷阵丶敢勇当先娘子军?

阿寅站在金黄的夕阳里,光束与金灿灿的农田连成一片,她背着光,认真考虑後回答了陈良玉的问题。

“寨子里的男人差不多都死完了,要有一个主心骨带大家振作起来,我还不能走。”

她逆着光向远处走去,那身粗布麻衣仿若镀上金光的金缕衣披在她身上。

“但如果哪天你需要我,我会去找你的。”她说着,头也没回。

作者有话说:这两章是否有点无聊呢,拿人格担保没有水文,是要开啓新篇章啦!所以会有过度和衔接!

切记,不要忽略掉任何一个出场人物。

下一章十六岁的江宁回归。

谢谢看到这里的你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