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的目光
国庆假期的最後一缕尾巴被收进书包时,络娮站在临安一中校门口深吸了口气。空气里还残留着夏末的馀温,但教学楼传来的早自习铃声,已经带着秋意的肃然。
她把小黑托付给了同租小区的一个妹妹,叮嘱了满满三页纸的注意事项,才揣着那颗被猫爪挠过似的丶既空落又安定的心,重新踏入熟悉的校园。
理科班的教室在三楼,阳光斜斜地切过走廊,在她脚边投下长而窄的光斑。潘玥见她进来,把一沓数学卷子推过来,压低声音:“络娮,国庆作业最後两道附加题,你做了没?我感觉我要寄了。”
络娮放下书包,指尖触到冰凉的桌面,瞬间清醒了几分。她翻开自己的练习册,钢笔在纸上落下清晰的字迹:“做了,在这儿,你看看。”
数学一直是络娮的优势,自从转了理科,这份优势也成了她心里最稳妥的锚。
国庆从苏沂回来後这几天,她没怎麽纠结和祈盛的交集,反而把精力全投在了物理错题本上——受力分析丶电场磁场,那些曾让她看得头晕的图形和公式,被她用不同颜色的笔拆解丶标注,摊开的笔记本像一幅需要慢慢摸索的地图。
“这你看懂了?”潘玥对着她的解题过程惊叹,“我感觉物理对我来说就是天书……”
络娮笑了笑,把物理练习册也抽出来:“我假期补了点基础,你看这个,先把受力分解画成这样,慢慢就清楚了。”
她讲得认真,指尖点在草稿纸上。阳光从窗户涌进来,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镀上一层细细的金辉。那一刻她忽然觉得,沉浸在公式和逻辑里丶一点点往前挪的自己,比揣着心事时要踏实得多。
晚自习前的课间,络娮抱着从外面个人书柜里拿的物理专题卷,往教室走。路过走廊拐角时,眼角馀光瞥见楼下操场上的身影——是祈盛。
他正和几个老师讨论着什麽,侧身站在篮球架旁,白色的运动衫被风吹得轻轻贴在身上。距离有些远,听不清他说的话,只能看见他偶尔擡手比划,神情专注又平静。
络娮的脚步顿了顿,像被无形的线牵住。她下意识地往阴影里缩了缩,指尖捏紧了怀里的试卷。
心脏还是会像被羽毛轻轻扫过,泛起一阵细密的痒。但这种感觉,和当初面对宋添时的莽撞与雀跃不同了。它更像投入湖心的一颗小石子,漾开一圈极淡的涟漪,很快就会平息。
她想起任向舟说的话:“喜欢就喜欢了,没什麽大不了的。但你要知道,你的世界不止有他,还有你自己,有你的画笔,有你想去的大学……”
是啊,不止有他。
络娮深吸一口气,抱着试卷,转身快步走进了教室。座位上摊开的物理练习册等着她,那些需要攻克的难题,才是眼下最该握紧的东西。
几周後物理老师抱着一沓小测验卷走进教室时,络娮正在草稿纸上反复推导一道关于受力分析的基础题。笔尖在纸上沙沙滑动,擦了改丶改了擦,思路像被藤蔓缠绕的小径,得慢慢拨开才能看清方向。
“这次小测验,”老师把试卷放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班,“整体情况还行,但电磁感应和受力分析这两块,还是有不少同学掌握得不好。不过,有位同学进步挺明显的,络娮,”老师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鼓励,“这次选择题正确率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受力分析的基础题,看得出来用了心,继续保持。”
络娮愣了一下,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草稿纸。周围传来几声低低的议论,林伊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小声说:“你小子偷偷进步呢。”
她捏了捏笔,心里像被温水漫过,踏实又温暖。这不是什麽耀眼的成绩,只是比上次多对了两道题,可这份靠自己一点点磨出来的进步,比任何夸赞都让她安心。
络娮低下头,在草稿纸角落画了个小小的丶微笑的表情。
周三的体育课,是络娮一周里最矛盾的时刻。
模块课结束後自由活动时,大部分女生会凑在一起聊天丶散步,络娮却常常抱着本练习册,找个树荫下的长椅坐着。不是不想参与,只是她知道,自己的目光总会不受控制地飘向篮球场——祈盛几乎每次体育课都会在那里。
今天也不例外。
她把练习册摊在膝盖上,眼前是一道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她刚理清楚公式应用的条件,可眼角馀光里,全是篮球场上跳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