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凤栖梧龙玄澈 > 第88章 才人入宫(第2页)

第88章 才人入宫(第2页)

“崔进……”张昭仪若有所思,“好像是因为科场案被贬的那个清流?家道是没落了。不过,这气度倒是不俗,像是读过书的。”

宫女附和道:“娘娘好眼力。听说这位崔姑娘确实通晓诗书。”

张昭仪微微颔,未再多言,心中却已记下了这个名字。家世不显,反而少了些麻烦,若真是个聪明知趣的,或许……可为一用。她不需要太过张扬的棋子,安静、懂得审时度势的,有时更能成事。

躲在更远处假山石后,借故来御花园查验花木的林夙,将周贵妃和张昭仪的反应尽收眼底。他心中暗忖:周贵妃果然只重家世,忽略了崔婉如这块璞玉。而张昭仪……看来是留意到了。不过无妨,只要崔婉如初入宫时不受周贵妃重视,便给了东宫操作的空间。

当晚,林夙向景琰汇报了日间所见。

“张昭仪也注意到了崔婉如?”景琰指尖轻敲桌面,“看来,这位昭仪娘娘眼光毒辣得很。”

“是。不过,以张昭仪一贯谨慎的作风,初期最多是观察,不会轻易出手拉拢。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林夙道,“奴才已安排妥当,待崔姑娘正式入选,分配宫室后,我们的人会‘偶然’帮她解决一两个小麻烦,比如被势利宫人克扣用度,或是被其他秀女排挤之类。雪中送炭,方显诚意。”

景琰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但愿此女,真如柳文渊所言,是一颗值得布下的棋子,而非……引狼入室。”

最终的甄选之日到来。皇帝萧彻端坐于高位,因身体原因,精神有些不济。周贵妃和张昭仪分坐两侧。台下,三十余名精心打扮的秀女垂肃立,屏息凝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甄选过程并无太多新意,无非是查看仪容、问询家世、考验才艺。皇帝似乎兴致不高,大多时候只是嗯啊应声,全权交由周贵妃和张昭仪拿主意。

周贵妃自然是倾向于那些家世显赫、或其家族已暗中向她示好的秀女。张昭仪则更留意秀女的言谈举止和眼神气质,偶尔会问一两个关于诗书或女红的问题,看似随意,实则暗藏考量。

轮到崔婉如时,她依礼上前,跪拜行礼,声音清越柔和,举止端庄得体。

皇帝随意问了她父亲的名讳和官职,听到是已故的翰林侍讲,便没了兴趣,挥挥手让她展示才艺。

崔婉如并未选择常见的歌舞乐器,而是提笔蘸墨,在现场铺开的宣纸上,写下了一咏梅的五言律诗。字迹清秀挺拔,带着一股难得的筋骨,诗作意境清远,借梅花喻品格高洁,虽不张扬,却自有风骨。

皇帝对诗词兴趣不大,只是瞥了一眼,未置可否。周贵妃见其家世平平,才艺也不算出挑,便想随口打下去。

倒是张昭仪,仔细看了看那诗和字,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开口道:“陛下,臣妾看这崔氏女,字迹端正,诗书气度不凡,倒是难得。翰林清流之后,家风想必是好的。”

皇帝闻言,又抬眼看了看台下垂恭立的崔婉如,见她确实气质沉静,不同于一些秀女的媚态或怯懦,便点了点头:“昭仪说的是。既然书香门第,便留用吧,封个才人。”

“臣妾遵旨。”张昭仪微笑应下,意味深长地看了崔婉如一眼。

周贵妃虽有些不悦,但一个才人的位份,又是没落清流之女,她还不放在眼里,便也未加阻拦。

最终,共有八名秀女入选。除了几位家世显赫的被封为美人、婕妤之外,崔婉如和另外两名家世中等的秀女同被封为才人,是此次入选位份较低者。

消息传到东宫,景琰和林夙都松了口气。第一步,成了。

“才人位份不高,正好便于我们暗中接触,也不易引起过多关注。”林夙分析道,“接下来,便是等她入住分配的宫室后,如何自然而不刻意地施以恩惠了。”

景琰沉吟道:“此事你全权处理。记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奴才明白。”

崔婉如被分配到了离皇帝寝宫较远、位置相对偏僻的缀锦轩。同院还住着另一位刘才人,性格怯懦,不得宠。轩内陈设简单,服侍的宫人也只有寥寥三四名,且多是些不得志或新入宫的面孔,带着几分懒散和势利。

入住当晚,内务府派下来的份例物品便被克扣了不少,送来的晚膳也是冷硬难以下咽。负责打理杂事的小太监嘟囔着抱怨了几句,被掌事宫女呵斥后才不情愿地退下。

崔婉如默默地看着这一切,脸上并无太多波澜。深宫的冷暖,她早有预料。她让贴身丫鬟将冷饭热了热,主仆二人简单用了些。丫鬟为她抱不平,她却只是摇摇头,轻声道:“既来之,则安之。些许小事,不必计较。”

夜深人静,崔婉如独自坐在灯下,抚摸着兄长临行前赠她的一支旧玉簪,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从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便已不再只属于自己。父亲的冤屈,兄长的前程,家族的兴衰,似乎都系于她在这深宫中的每一步。张昭仪今日看似善意的举动,是福是祸?这沉寂的深宫之中,谁是可依之人?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极轻微的叩击声。

崔婉如心中一凛,警惕地望过去。只见窗纸上映出一个模糊的小太监身影,低声道:“崔才人安好。奴才奉贵人之命,特来送些东西。”

崔婉如犹豫片刻,示意丫鬟去开窗。那小太监迅塞进来一个不起眼的小包袱,低语道:“内务府那起子小人惯会踩低拜高,这点心和小玩意,才人暂且用着。贵人说了,才人初来乍到,若有难处,可设法递话到东宫典簿局林掌案处。”说完,不待崔婉如回应,便身影一闪,消失在夜色中。

崔婉如打开包袱,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点心和一盒上好的伤药(可用于冬日冻疮或是磕碰)。东西不多,却正是她眼下所需。尤其是那句“东宫典簿局林掌案”,让她心中巨震。

太子东宫?为何会是东宫?她想起兄长之前隐约提及太子似乎赏识其才学……难道今日入选,乃至此刻的雪中送炭,都与东宫有关?

她握着那盒微凉的伤药,心中百转千回。东宫此举,是示好,还是利用?自己该如何应对?这看似平静的缀锦轩,从这一刻起,恐怕再也无法平静了。而遥远的通州,关于漕粮霉变案的调查,此刻又进行到了哪一步?这两条看似不相干的线,最终会如何交织在一起,将这裂帛之始的序幕,彻底拉开?

窗外的月色,清冷地洒在庭院中,映照着未知的前路。

喜欢凤栖梧宦海龙吟请大家收藏:dududu凤栖梧宦海龙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