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废柴种田记 番外完结 > 第218章 风动人心通(第1页)

第218章 风动人心通(第1页)

《源典》出土的第十五日,整个京城都在等待香主沈流苏的雷霆一击。

所有人都以为,这本足以颠覆十年前惊天冤案的铁证,会像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旧势力的咽喉。

然而,百草苑静得像一口深井。

沈流苏没有将《源典》公之于众,甚至未曾向帝王呈览。

她反而递上了一道让满朝文武都摸不着头脑的奏请——请求在国子监之外,另辟一座“明香堂”,面向六部低阶吏员、地方医官、乃至民间香工,公开授课。

她将亲自编写一部名为《香律浅释》的教材,用最浅显的白话解析香律条文,甚至绘制图解,阐明那些深奥的香道运行原理。

消息一出,朝野哗然。

“简直是胡闹!国之律法,岂能沦为匠人之学?”

“妇人教匠,荒唐!滑天下之大稽!”

讥讽之声如潮水般涌向百草苑,却连一圈涟漪都未曾荡起。

面对宫中派来探问的内侍,沈流苏只是在打理一株新生的龙吐珠,头也未抬,淡淡回应了一句:

“法若不能被普通人读懂,便是锁链,不是灯。”

七日后,明香堂如期开课。

简朴的堂内没有繁复的陈设,只摆着百余套朴素的桌椅。

坐在这里的,有穿着浆洗得白的吏服的小官,有背着药箱、满身风尘的地方医官,更有手上布满老茧、眼神却充满渴望的民间香工。

他们局促不安,又满怀期待,像一群误入圣殿的凡人。

当沈流苏走上讲台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她没有穿那身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香主官服,只着一袭素青长裙,长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挽起,手持一根细长的竹尺,宛如江南水乡最寻常的女先生。

她身上没有任何压迫感,只有一种草木般的温和与宁静。

全场鸦雀无声。

她没有开篇讲律,而是先点燃了讲台上一座小巧的莲花香炉。

“诸位,请静心闻香。”

一缕青烟袅袅升起,一股奇异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初闻,是如烈火灼烧般的辛辣,呛得人几欲咳嗽;转瞬,辛辣退去,化为一股蜜饯般的甘甜,令人心生愉悦;可甜味未散,一股黄连般的苦涩又涌上喉头,使人眉头紧锁;正当苦味难耐时,一丝薄荷般的酸凉悄然沁入心脾,仿佛酷暑饮冰;最终,所有的味道都沉淀下来,化作一种海风拂面般的咸润,悠远而绵长。

一炉香,五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诸位闻到了什么?”沈流苏轻声问道。

“辛!”一个武官出身的小吏脱口而出。

“不对,是甜,后味香甜!”一个年轻的香工立刻反驳。

“我只觉苦涩,心绪不宁。”一位年长的医官摇头叹息。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沈流苏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过冰面,瞬间让喧闹的课堂安静下来。

“香无真假,人心有偏。”她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同一炉香,因各人体质、心境、过往经历之不同,品出的味道便千差万别。若执法者仅凭自己的好恶去断案,那么,再好的律法,到了他手中,也会变成一把歪了的尺子。”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每个人的脑海中炸响。

在场之人,无论为官还是为民,谁没有经历过因上位者一言而决的偏颇?

谁没有品尝过有理说不清的苦涩?

沈流苏一句话,便将那高高在上的律法,拉到了他们最能感同身受的“品香”之事上。

原来,辨香与断案,道理是相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