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其禀赋天地之气不同所致。”
黄芪听得目光炯炯,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行医多年,自然也模糊感觉到不同时节药材效力有差,但从未像苏芷这般说得如此清晰和有指向性。
他迫不及待地追问:
“那依你之见,其他草药,又当如何?”
苏芷便根据自己的知识,结合眼前有的草药,一一分析起来。
比如,她提到带挥效果的草药,如薄荷、藿香,她用了气味辛散来形容,不宜久煎,以免药效散失。
而一些根茎类坚硬的药材,如黄芩、丹参,则需要久煎才能充分提取其成分。
她还建议,对于外伤用药,除了外敷,是否可以尝试将一些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草药,如她现的类似紫花地丁的植物。
煎煮浓缩后,用于清洗伤口,或许比单纯的清水效果更好。
这些建议,有的与黄芪的经验不谋而合,有的则提供了新的思路。
尤其是浓缩药液清洗伤口的想法,让黄芪大为心动,当即表示可以找几个伤员试试。
讨论中,苏芷也虚心向黄芪请教了许多本地特有草药的知识和民间用法。
黄芪毫不藏私,倾囊相授。
他甚至拿出几本边缘破损、纸页黄的手抄医书,与苏芷共同参详。
苏芷则凭借更强的逻辑归纳能力,帮助黄芪将一些零散的药方和经验进行整理,使其更具条理性。
苏芷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视角,与黄芪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对本地资源的熟悉,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他们开始尝试将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进行融合,制定出更优化、更适合边军条件的伤患处理流程和草药使用方案。
这场讨论持续了近两个时辰。
当苏芷和黄芪走出医帐时,夕阳已将天边染红。
黄芪看着苏芷,目光中充满了感慨和激赏,
“苏姑娘,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老夫今日方知,医道之广博,远想象。
有你相助,实乃我军中伤员之福,老夫之幸也!”
苏芷连忙谦逊道:“黄老言重了。
晚辈所学粗浅,多是纸上谈兵,若无黄老指点迷津,结合实际,便是空中楼阁。
日后还需时时向黄老请教。”
这番话说得诚恳,黄芪听了更是舒心。他拍了拍苏芷的肩膀,笑道:
“好!好!你我不必客气,互相学习,共同为将士们尽力便是!”
望着黄芪离去时略显轻快的步伐,苏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走了过来,对她行礼道:
“苏医官,将军有请,命你即刻前往帅帐。”
喜欢岐黄红妆:生物学军医请大家收藏:dududu岐黄红妆:生物学军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