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
……
另一边,案发现场。
这是在靠近护城河的岸边,附近有草丛丶绿化带,但因为没有人行道也没有座椅,平日很少有人会走向台阶在河边逗留。
按照惯例,每日清晨清洁工应当清扫岸边的垃圾,但今天第一个发现尸体并报案的人却是宋昕。
直到清洁工被叫来问话才得知,其实清洁工今早并没有清扫现场,而是站在阶梯上往下看了一眼,见下面不脏,起码没有肉眼可见非常明显的垃圾残留,便没有下阶梯到河岸上进一步检查。
尸体就藏在绿化带里,有灌木丛遮挡,而且现场很干净,没有找到大片行凶痕迹,更没有血迹,如果不走近了往灌木丛里看,根本不会发现。
于是派出所的民警在看完现场之後,又问宋昕是怎麽发现的尸体。
宋昕说:“晨跑的时候鞋底脏了,附近又没有公共厕所,只好走到河边,想涮一下鞋底。”
说话间,宋昕支起一只脚,另一只腿曲起来,令民警能看到鞋底上的“脏东西”。
“踩了狗屎,有点膈应。不过我还没洗,就在小道边看到一个包。我转身将包捡起来,刚擡起头,就看到草丛里的……”
宋昕所说的包只有巴掌大小,肩带是一根金属链条,事实上这个包是钱包改的,链条也是单独配的,而且颜色属于沙色,掉在路边不易发现。
这已经是宋昕第三次描述经过了,但他却没有丝毫不耐烦,反而讲得很仔细。
就在这时,河道上的路边停靠了几辆警车,随即下来一行人。
宋昕下意识看过去,正好看到队伍中唯一的一名女性,正是戴着口罩身着制服的戚沨。
负责看守现场的民警也没想到迎来这麽大阵仗,只不过是大队的技术都派出去了,目前人手不够,就去跟支队打招呼,没想到支队直接拍了一组人来,连副支都来了。
民警心里没底,交接过程中一直小心翼翼,然而戚沨的眼神始终没有起伏,看上去不仅冷漠而且严肃。
戚沨听完汇报,便叫了痕检过来,交代几句就让技术入场。
随即她比了个眼神,示意原先控制现场的民警到一旁说话,直到两人走开几步,她才不动声色地说:“在我们来之前,你们应该已经问过证人了。怎麽发现的尸体,过程有什麽细节和疑点,这些都很重要,你把你听到的先跟我说一遍。”
民警“哦”了一声,将声音放低,一五一十将宋昕的话复述一遍。
戚沨全程没有表情,等民警话落才问:“就你的第一感觉,这里面有什麽不合理的吗?”
民警点头说:“还真有一处……”
只是刚说了几个字,就听後面一道声音响起:“戚队,是你吗?”
是宋昕的声音。
戚沨的眼部终于有了情绪,还多了一丝笑意。
她一边笑一边转身,迎向已经走到面前的宋昕:“宋老师,今天真是辛苦你了。”
“都是我该做的。一大早就撞见这种事,我也吓了一跳,不过该报警还是得报警。”宋昕微笑道,看了眼旁边略有诧异的民警,又道,“警察同志非常负责,一直在问我问题,我也希望多帮上一点忙。”
“恐怕待会儿还要请你回去做个笔录,如果你时间上不方便,我们稍後会有同事去你的咨询室。”
“嗯……我倒是方便,不过我要先走开一会儿打个电话。是这样的,原本上午有两个预约,但我一直没有出现,总得交代一声。”
“好,你先打,待会儿再见。”
宋昕颇有礼貌地笑了笑,又朝旁边的民警点了下头,转身离开。
戚沨眼中的笑容也在这一刻消散,遂走向现场。
痕检已经初步查过四周环境,此地比较隐秘,且不在监控范围内,四周没有路灯,这条街晚上也没有夜市和娱乐活动,如果是夜间行凶,即便受害人高声呼救也很难被人听到。
受害人是位女性,身材不高,偏瘦,穿着轻便但不暴露,尸体表面也没有发现被侵犯的痕迹,衣服没有脱过,有些潮湿,有些地方依然残留露水。
尸体下的草地已经压平,四周有一些因挣扎而留下的摩擦痕迹,显然女人在临死之前蹬踹过,也曾用手四处挥打,还在地上抓过草根和泥土。
戚沨蹲下身,目光落在尸体的背部。
仅从表面看,就能看到十三道刀伤,有深有浅,显然受害人一直被凶手压制在草丛里,她的蹬踹和挥舞双手并不能帮她挣脱,但那些动作都是出于本能。而且对于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来说,面临这种境地很难有机会逃走。
因为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和报案人都是宋昕,这样的场外信息很难不形成干扰。
戚沨的第一直觉就是,这个案子很可能与他有关。
可是到了这一刻,她又不得不提醒自己,绝对不要受之前的判断影响,不要因此找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