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得手脚发软的关月华没力气和她吵,只能坐後头,一手抱着收音机,一手抱着妹妹的腰。
刚开始还好好的,没一会儿,关月华听到爹和大哥在後头喊:“等一等!等一等!”
一回头,她们已经蹿出去一大段距离了。而踩车的关月荷半点没有减速的意思。
“等等老爹!”
“你说啥?我丶听丶不丶到丶啊!”关月荷又猛猛地使劲踩车,浑身的牛劲终于有了发挥的广阔场地。
停下等了一会儿,关月荷见人追上来了,又咻地一下冲出去。
关家的其他人:“。。。。。。”
六点从银杏胡同出发,到丰收生産队已经九点多了。
关沧海和关东临兄弟俩长得像,哪怕关沧海不常回来,当地人一看就认了出来。
知道关东临这个大队长家的关卫国今天请对象上门,见到关沧海回来,大家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就是有些惊讶,关沧海家的俩闺女都成大姑娘了?
关月荷轻车熟路地骑前面,拐了两个弯,见到门口有棵歪苹果树的院子,才放缓了车速,正好和刚踏出院子的关卫国打了个面。
“二哥!”
关卫国高兴地快步上前,“这麽早?!我妈还说你们最快也得十点才能到。”
“今天的路顺畅。”
关月华无语,照她那个骑法,条条大路都顺畅。
关沧海和关建国到时都满头大汗,坐前杠的关爱国和伟伟都在揉屁股,叔侄俩小声抱怨各自的爹骑太快,颠得屁股疼。
他们一到,大伯母就迎了出来,“卫国,去喊你爸回来。”
“公社给了任务下来,大队干部早早去开会,又跑後山去了。你们坐着,我再烧点水。”
关月荷不觉得累,又跟着关卫国跑出去找大伯。
等他们回来,才歇几分钟,关卫国的对象一家就过来了。
关卫国的对象叫李秋月,看着很落落大方的一个姑娘。
他俩是公社的妇联主任给搭的线才认识,见了两次面,都觉得对方挺不错,所以今天才有双方父母见面的安排。
李秋月性子活泼,又是和关月华t丶关月荷差不多的岁数,见面互相认识後就坐她们中间聊天。
关卫国被挤到一旁,局促地搓手,听对象和妹妹们说话。
其实主要是李秋月和关月华在聊。
别看关月华平时不高兴了就逮谁骂谁,但真想和人交好,她脾气也可以是很温和的。
这俩人都喜欢好看衣服,觉得对方衣服做得好,说起做衣服来,话就滔滔不绝。
大人那边有牵桥搭线的公社妇联干事找话题,把双方情况摊开了说,大家心里都能有个数。
虽说是公社妇联干事给做的媒,但李家人也怕人家给说了个人品不好的,于是来之前就托亲戚帮忙打听关卫国的情况。
知道他之前为啥迟迟找不到对象的原因後,他们也怕那家人还继续闹,到时候把事给闹没了,他们家秋月吃亏。
但关卫国这男同志条件确实不错,闺女看上了,他们就只能过来看看了。
而关家这边,甭管是关东临夫妻俩还是关沧海夫妻俩,都觉得李秋月这姑娘好,李家也是明事理的人,更满意。
双方有意,很快就切入到了正题,商量起给多少彩礼丶哪天结婚。
两家都不是刻薄人,谈妥了彩礼之後,就把结婚办酒的日子安排在了元旦那天。
现在没到农闲的时候,乡下也不是固定每个星期天休息,于是就挑了关沧海他们有空且是农闲期的日子。
旁观的关月荷心里惊叹:这就谈成了啊?!
快得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但仔细一想,其实身边很多人也都这样:经人介绍,见了一面觉得合适,就确定对象关系,再见两次面,也就该见父母丶商量结婚了。
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她却觉得有点害怕。
但很快又想开了:她又不着急找对象,暂时不用慌。
崭新的收音机拿出来时,获得了不少惊呼声,大队里好些人过来凑热闹。但还没到点,广播还没开始呢。
她没少听赵大妈家的收音机,知道一天有三个时间段能听到广播:早上五点丶中午十一点和晚上六点。到了冬季,时间会有些调整。
突然多了个收音机给小两口结婚後用,李家的人貌似更满意了。
中午这顿饭丰盛,吃了饭,这门亲事就算是初步定了下来。
送走了李家人,关沧海一家也准备回去了。再晚,怕是会坐不上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