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月荷摇摇头,“暂时没票,有票了再买。”
过了一会儿,关月荷感慨道:“就一两年,电视机的供应越来越多了。哦,不止。现在布的供应也多了,除了一些好看的布要排队抢,我看别的布料都不难买。肉站的肉也多了。。。。。。”
只看一两年,不太能察觉到变化,但要拿五年丶十年的对比来看,变化太大了。
“对了,你战友上次来信提到南边划了两个地方做出口基地,现在什麽情况了?”
“最近不清楚,我下次写信问问。”林忆苦觉得身上的水汽消得差不多了,才挨着她坐下,“怎麽想起来问这个了?”
“丁学文在学校辅修了经济学,他老师说,国家要发展,必须把经济搞起来,早晚要改革。还说可能是先从南边改革开始,那边对外往来更方便还是啥?我听着有些懵,搞不懂他们这些经济的,刚刚突然想起来你战友提到过南边的情况,就问问。”
关月荷朝他身上靠去,“以前觉得按时上班丶年底争取红旗手丶劳动积极分子丶优秀工人就可以了,你看现在,国家政策一项一项地变,要是只顾埋头工作,不擡头看看外面的变化,就要成落後分子了。”
怪不得她姐说,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落後。
“干嘛?”关月荷一擡头,发现他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怪肉麻的。
他一本正经地回:“关t政委提醒得对,要时刻学习先进理论武装自己,跟紧国家发展步伐。”
“。。。。。。”关月荷把他脑袋往旁边推开,“别说话了,看电视。”
没一会儿,林忆苦又靠了过来,像元宝看电视需要抱个抱枕,他这是拿她当抱枕了吧!
凭啥不是她抱他?
赵大妈拿着手电筒从外头回来,听到关月荷在家里说林忆苦耍赖要再掰一次手腕,屋里又一阵咚咚铛铛的声音,摇了摇头,小跑回家继续看电视。
一进屋,看到常正义和曹丽丽安安静静地看电视,心想隔壁那小两口真是一天到晚使不完的牛劲。
—
关月荷星期一上班,一进办公室就见陶诚招呼大家一起鼓掌:“恭喜小关科长考上研究生!”
陶诚乐得眼睛都眯成缝了,一个劲地鼓掌,比她这个考上的人还要兴奋。
可不兴奋嘛,等关月荷这个“拦路虎”挪位置,他足足等了两年半!以为还要再等个一两年,没想到啊!
陶诚又真诚地道了一声恭喜。
关月荷也跟着回了一声同喜。
她当上副科长这两年多,陶诚虽然憋着一口气,但人家从来没给她使绊子,关月荷觉得,陶诚同志也是个好同事,他要是接上她的位置,她也为他高兴。
这边刚热闹完,中午去食堂吃饭时,对面忽然放下了个铝饭盒,关月荷一擡头,就看到了郑厂长。
“这位置没人吧?”
“没有。”
“听说小关科长收到通知书了?恭喜。”
关月荷笑着道了谢,没继续扒饭,等着郑厂长的下文。
郑厂长看了眼对面腰板挺得直直丶表情认真的小姑娘,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闺女。
她闺女从小就爱学她爱人,被子叠豆腐块丶站着坐着都要板板正正的。
好笑道:“用不着那麽严肃,咱们边吃边聊。”
关月荷不知道说啥,就一边吃饭一边等着厂长提问。
“毕业了还想回厂里吗?”
这要是前几年的小关同志遇上这个问题,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点头说:“当然必须要回咱们卓越服装厂了!”
现在的小关同志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诚实回道:“在年初的工人大会上,您跟考上大学的工人说过,国家举全国之力培养人才,希望他们毕业以後去到国家需要的岗位上继续发力。我也不知道国家到时候什麽岗位是需要我的,只能听从组织分配了。”
关月荷又笑道:“但如果厂里到时候有设会外语的岗位,您可一定得早点去学校把我招回来啊!”
从她决定要准备研究生考试开始,早做好了以後会被分到其他单位的打算,也不像以前那样抗拒去另一个新单位。
要是刚读完工农兵大学出来被分配去其他单位,她可能会觉得天塌了。
但现在的想法更成熟了,被分配去其他单位,天不会塌,最多就是这两三年要在银杏胡同附近买个房子。
郑厂长欣慰道:“行啊,你在学校好好学,厂里争取把出口做起来,到时候我去学校要人。”
“真的啊?”关月荷双眼放光,“要是能回到咱们厂,那当然最好了!”
—
“月荷,你刚和厂长聊啥了?”郑厂长一走,谷满年立刻带着饭盒坐了过来。
“问我毕业以後想不想回厂里。”
谷满年皱眉,“这还用问?肯定想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