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时间
自这天後,小鱼和瑶瑶搬到了小院里的客房住,每天跟在林听屁股後面跑。
一直到99年的春节到来。
93年开始,市里开始严禁放烟花爆竹,这几年的除夕夜都没烟花看。
倒是春晚年年有。
除夕的前一天,银杏胡同的老邻居们去了卓越服装厂大礼堂看春节演出。台上又当主持又出了个表演节目的谷雨成了银杏胡同老邻居们挂在嘴边的名字。
“长得真俊,像月华年轻时候。”
“哎,桂英,谷雨谈对象了没有?我给她介绍一个?”
得到了江桂英呸的一声,上手就要扯头发,“你刘媒婆介绍的能是什麽好东西?我看你是活腻歪了,竟然敢打我家谷雨的主意!”
除夕当天一大早的,又吵起来了。
旁观的老邻居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咔擦咔擦地嗑瓜子,“刘媒婆这破德性,这麽多年也不知道悔改,是该骂。”
“桂英这暴脾气也没改过啊。”
老邻居们哈哈一阵笑。
春节走亲戚时送的礼也有了大变化,以前最好的就是拎上肉和糖,现在改成了拎汽水和零食大礼包。
送礼都是相互的,走完了亲朋好友,家里剩了不少大礼包。
上午串门,下午躲家里看电视,关月荷一家三口的嘴巴几乎停不下来。
不过,关月荷总觉得现在外头卖的炒瓜子味道一般般。远远比不上罗大姐自己炒的炒瓜子。
刚惦记t完罗大姐家的炒瓜子,没多久,就有人来敲院门。
正是罗桂芳家的一大家子。
罗桂芳一家前几年就搬出了银杏胡同,而胡同里的那套房子,则是租了出去。
这几年里,宝玉和宝安宝宁陆续结婚生孩子,母女四人的小家现在变成了一个十人大家庭。
大学毕业後就留在海市工作的宝宁在去年也拖家带口回了京市,听说又进了个外企,一进去就当领导,两口子工资加起来可能有上万。
也不知道胡同里那帮大爷大妈是怎麽打听出人家私企工资的,但他们说得有头有尾,大部分都信了。
还好杂物间里有多的塑料凳子,不然,这麽多客人来,她家都不够地方坐的。
“月荷姐,别忙活了,我们待会还要回二号院,就来说说话。”
“对,别忙活了,我们想着趁着大家过年都休息,回来看看老邻居们。一下车,离你这儿最近,先来你这儿坐坐。”罗桂芳看着像是比前几年还年轻,脸上一直挂着笑,简直没法和关月荷刚搬进二号院时见到的罗大姐划上等号。
“对了,给你们带点自己做的炒瓜子。”
关月荷惊喜,接过一袋子炒瓜子,笑道:“我刚刚在家还和林忆苦说呢,外头的炒瓜子都没罗大姐做的香。”
“那我今天算是送对了。”
罗桂芳一家也没多留,说还要回胡同看看其他邻居。但在走之前,大人忙着给对方家里的小孩塞红包。
最高兴的就是林听了,被塞了足足七个红包。
就是这些称呼有些混乱。
妈妈管罗奶奶叫罗大姐,而宝玉阿姨她们又管妈妈叫月荷姐。。。。。。各论各的。
外头,从关月荷家离开的罗桂芳一家,宝玉姐妹三个正在给自己的爱人说起关月荷。
“月荷姐是我们这一辈人最崇拜又最怕的大姐姐了。”
小的时候最怕听到家长说让月荷姐来揍一顿,再大一点了,最喜欢去月荷姐家看电视,等到上中学了,开始期盼着变成月荷姐那样的人:有份好工作,分到自己的房子。
说着说着,一大家子就走到了银杏胡同。
“哎哟!桂芳!”白大妈招呼她赶紧进院子里说话。
伍二妮一看,是老姐妹回来了,也上手拉她去自己家坐坐。
二号院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
翻过春节,几乎是一眨眼就到了三月份,长湖街道的改造开始了。
嘈杂的施工声音,暂时掩盖了胡同里鸡零狗碎的吵闹。
在改造声中,谷雨从本科踏入了研究生的学习,立志要当家里的第二个青天大老爷。
没错,谷雨本科学的也是法学,跟随了关月华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