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 > 221 时间(第2页)

221 时间(第2页)

关月荷看向把外语磁带当催眠曲的林听,心知林听应该不会迈上学外语的步伐。

感谢国家政策,今年大学扩招,比去年增加了五十多万个大学生名额。大大提高了林听考上大学的概率。

林听也争气,中考踩着线进的五星汽车厂高中,成绩排名一点点地往前挪,到了高二结束,也就是千禧年的夏天时,总算把排名给拉到了年级的前百分二十。

长湖街道的旧房改造也在2000年的这个夏天彻底结束。

关月荷家里的小院内部重新搞了装修。

外部装修不能随便改,要和周围的建筑保持一致。不然,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会找上门来勒令整改的。

小院里最大的改变,就是砸掉了房间里的大炕,换成了两米宽的大床。

大床肯定比不上大炕那麽宽敞,但关月荷觉得,她睡这两米大床也完全足够了,这麽多年下来,也没有睡着睡着掉下床的事情。

说明什麽?说明她睡姿还是可以的。

她一边给卧室换上新窗帘,一边夸自己。

身後负责铺床的林忆苦悄悄笑了笑,这样说来,现在家里睡觉不老实的只有林听一个了。

另一间屋里,林听换好了自己房间的新窗帘,又开始忙活给旺旺的新狗窝也挂个小窗帘。

炎炎夏日,偶尔有点微风吹来,能把院子海棠树上挂着的风铃晃得叮当响。

改造结束後,银杏胡同里想搬去住楼房的老邻居彻底泄了气,觉得不会轮到他们银杏胡同腾退了,只能开始做别的打算。

三环以外的商品房越来越多,老邻居们成群结伴出去挨个考察,陆续有人买下了新房丶搬出了银杏胡同。

有人卖房子,就有人买房子。

例如丁老大两口子,他们把两间平房卖掉,转头去买下了一间楼房。

在某个工作日,两口子搬了出去。又在某个周末,一对年轻夫妻搬了进来。

不少人正奇怪呢,现在还有年轻人乐意搬进大杂院里的平房住?

年轻夫妻一副赚到了的满足表情,道:“我俩都是汽车厂的厂子弟,学习不好,没考上中专,高考也考不上。这不,我们就想过来沾沾这边的文气,说不定以後孩子能考上呢。”

老邻居们纷纷瞪大了双眼。

这都多少年的老谣言了,现在还有人信?

年轻夫妻猛地点头,“信的人还不少!还好我们消息快,抢先了一步买下来。老多人想买了。”

但没想到胡同里居然有人打着“文曲星扎堆”的噱头,趁有人来看房时,故意擡高价,结果被忽悠来看房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来看房的人骂了房主还不够,还跑去金俊伟的中介公司骂。

真是无妄之灾。

金俊伟气不过,一到周末,喊上休息在家的周红旗和元宝,跑去把房主也给骂了一顿。

林听边听江桂英说,边鹅鹅鹅地笑。

江桂英不单是讲这些八卦,还把胡同里的一些旧历史给翻出来讲。

林听惊讶,原来金叔叔年轻时候就这样了,和邻居吵架後就找红旗阿姨帮忙找场子。

哦,现在还多了元宝姐姐这个帮手。

林听躺在摇椅里晃啊晃,仰头眯着眼睛看透过海棠树的太阳光,听旁边的姥姥说着银杏胡同的“历史故事”。

要是银杏胡同一直都这样就好了。

但时间滚滚向前,哪有什麽是一成不变的?

2001年7月,林听高考结束。

同年七月,京市申奥成功。

八月份,林听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还是那个送信员,敲门喊人:“林听,有你的信件!”

这个林听小同志,十几年来没少帮她妈妈代领信件,这是第一回收到她自己的信件。

“是通知书吧?”送信员比林听还激动,“你现在拆不?让我也看看。哎哟,你妈妈当年的通知书也是我送的。。。。。。”

屋里的几个老的小跑着出来,围着她看信封。

“是西北工业大学吧?啥专业?”江桂英翻口袋找老花镜。

眼神好的方大妈已经念了出来,“飞行器动力工程?”

送信员哟了声,“这是以後要造飞机的意思吧?真能耐!”

林听只顾得上龇牙傻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