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沈墨继续道,“我们监听到,刘守义似乎在暗中调动五城兵马司的人手,而且……目标可能指向宗人府!”
宗人府?那里掌管着宗室玉牒和诸多宗室秘辛!刘守义想干什么?难道他想篡改或销毁什么记录?这与“容器”在宗室之中的猜测,隐隐对应!
“必须阻止他!”萧然沉声道,“同时,我们要想办法,让太后意识到刘守义的真实面目和危险!”
“如何做?”沈墨问道。
萧然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或许……我们可以送一份‘大礼’给太后。”
他示意沈墨靠近,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接下来的两日,京城看似平静,暗地里却波涛汹涌。
沈墨调动了北镇抚司最核心的暗探力量,加紧了对刘守义及其党羽的监控,并开始搜集他们与江南商人、以及可能存在的白莲教余孽往来的铁证。
同时,一份经过精心筛选和编辑的、关于白莲教“窃天”计划部分内容的抄录本,以及刘守义近期一些可疑行动的记录,通过一个绝对可靠的、安插在太后身边多年的老嬷嬷之手,被悄然送到了太后的案头。
这份“礼物”的内容,足以让任何掌权者心惊肉跳,却又不会暴露林燮和萧然手中的核心证据。
果然,在接到这份“礼物”后,太后宫中的气氛明显生了变化。据眼线回报,太后当晚便紧急召见了辅高拱,密谈至深夜。次日,刘守义请求入宫觐见,却被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
太后态度的再次微妙转变,让刘守义一党感到了不安。
而与此同时,萧然在北镇抚司的密室中,夜以继日地研究着那卷丝绢卷轴和那块名为“星辰泪”的奇异矿石。卷轴上的古老文字和符号极其艰深,他需要查阅大量晦明阁和锦衣卫密藏的典籍进行对照破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天的深夜,萧然终于从那浩如烟海的记载中,找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点!
卷轴中多次提及“龙气转移”需要特定的“星轨”和“地脉”节点相配合。而其中一处最重要的“地脉”节点,其描述的特征,与京城近郊、皇家园林“玉泉山”的一处名为“观星台”的古老建筑,极为吻合!
“观星台……”萧然看着卷轴上的描绘,又看了看手中那块隐隐与星辰呼应的“星辰泪”,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难道……‘上师’布置那‘移星换斗’大阵的最终地点,或者其中一个关键节点,就在这玉泉山观星台?!”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无论“容器”是谁,无论“上师”本体隐藏在何处,他们都必然会在某个关键时刻,前往观星台!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
萧然立刻将这一现,通过密信传递给依旧被困府中的林燮。
收到密信的林燮,精神大振!一直被动防守的局面,终于看到了一丝主动出击的曙光!
玉泉山,观星台……或许,那里就是揭开所有谜团,与那隐藏至深的“上师”及其“容器”,进行最终对决的舞台!
金蝉既已脱壳,猎手,即将亮出獠牙。
---
锦衣夜行·第章玉泉疑云
林燮接到萧然密信,得知玉泉山观星台可能是“移星换斗”大阵的关键节点后,心中立刻有了决断。困守府中绝非长久之计,必须亲自前往查探,掌握主动权!
然而,府外监视依然严密,如何再次“金蝉脱壳”?
这一次,林燮选择了一个更加大胆,甚至有些冒险的方式。
他并未刻意隐藏,反而在次日,大张旗鼓地以“病体稍愈,需出城散心”为由,向太后上书,请求前往京郊皇家园林玉泉山静养数日。
这个请求,看似合情合理。林燮“病”了(萧然病的由头落在他身上),去皇家园林静养,既显示了太后的“恩宠”,也便于监视。更重要的是,玉泉山本就是皇家之地,守卫森严,在林燮被剥夺实权的情况下,他去那里,反而比在京城更容易被控制。
果然,太后在沉吟片刻后,便准奏了。但附加了一个条件:为保太保安危,特派一队御前侍卫“护送”前往。
名为护送,实为监视。
林燮对此似乎毫不介意,坦然接受。
于是,在数十名御前侍卫的“簇拥”下,林燮乘坐马车,离开了被软禁多日的府邸,前往玉泉山。萧然则依旧以“病重需静养”为由,留在府中,实则暗中通过北镇抚司的渠道,关注着各方动向,并与沈墨保持联络。
玉泉山位于京城西北,风景秀丽,泉水甘冽,是历代皇家游幸之所。山中的“观星台”更是前朝所建,用于观测天象,高大雄伟,虽年久失修,但骨架犹存。
抵达玉泉山皇家别院后,林燮表现得极为安分,每日里或在院中散步,或于泉边品茗,似乎真的只是来此静养。那队御前侍卫见状,也渐渐放松了警惕,只在外围布防。
然而,暗地里,林燮却在仔细地观察着玉泉山的地形,尤其是那座高耸的观星台。他凭借高的武功和敏锐的感知,几次在深夜避开侍卫耳目,悄然靠近观星台查探。
观星台以巨大的青石垒砌而成,台基上刻满了日月星辰和二十八星宿的图案,虽然部分已被风雨侵蚀,但依旧能感受到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台顶平坦开阔,中央位置有一个凹陷的圆坑,似乎是用来放置某种仪器的基座。
林燮仔细检查着台基上的每一处石刻,感受着周围的地脉气息。他现,这观星台的位置极其特殊,恰好位于几条地脉的交汇点上,而且台体的建造似乎暗合某种阵法,能够汇聚和引导某种无形的能量。
“果然有问题……”林燮心中暗道。萧然的猜测很可能是对的,这里即便不是主阵眼,也必然是一处极其重要的辅阵节点!
就在林燮暗中查探之际,沈墨那边也传来了新的消息。
根据对刘守义的持续监控,现他近日与宗人府的一位管事官员往来密切,并且似乎在暗中查阅一些陈年的宗室玉牒记录!而查阅的重点,集中在约四十年前,也就是先帝幼年时期,几位同期出生的亲王、郡王的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