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先帝幼年?林燮心中一动!这时间点颇为敏感!当代的“容器”,若真是宗室,其年纪或许与先帝相仿,或者稍长稍幼!
“另外,”沈墨在密信中写道,“我们安插在江南的人冒死传回消息,确认与刘守义接触的商人中,有一人确是白莲教‘净土宗’在江南的重要头目,人称‘笑面佛’!他们似乎在秘密筹集大量的金银和一种特殊的玉石,用途不明。”
特殊的玉石?林燮立刻想到了那块“星辰泪”!难道他们是在为布置大阵准备材料?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了玉泉山,指向了那个即将到来的、可能决定帝国命运的“关键时刻”!
林燮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对手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必须尽快找出“容器”的真实身份,并确定“上师”本体的下落!
然而,就在他苦思破局之策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来到了玉泉山别院。
来者并非朝中官员,也非宫中内侍,而是一位身着朴素僧袍、眉宇间却带着几分贵气与慈悲的老僧。他手持禅杖,自称来自京西香山寺,法号“慧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贫僧慧明,求见林太保。”老僧声音平和,对着守门的侍卫合十行礼。
香山寺慧明禅师?林燮对此人略有耳闻,据说是一位德行高尚、精通佛理的高僧,在先帝在位时曾多次被召入宫中讲经,连太后也对其颇为敬重。他此时来访,意欲何为?
林燮心中警惕,但还是命人将慧明禅师请了进来。
禅室之内,香茗袅袅。
慧明禅师仔细端详了林燮片刻,缓缓道:“太保眉宇间煞气与郁结交织,可是为京城迷雾,乃至……这玉泉山下的暗流所困?”
林燮心中微凛,表面不动声色:“禅师此言何意?林某来此,只为静养。”
慧明禅师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洞察世事的沧桑:“太保何必瞒我。贫僧虽方外之人,却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此事关乎佛门清净,亦关乎苍生气运。”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贫僧此来,是想告知太保一事。约在半年前,曾有一位身份尊贵的香客,至敝寺祈福,并与贫僧探讨过……佛经中关于‘转轮圣王’与‘末法时代’的奥义。其言谈间,对‘弥勒真佛’降世,似乎……别有期待。”
身份尊贵的香客?弥勒真佛?林燮精神一振!白莲教信奉的便是弥勒佛!
“禅师可知那位香客是谁?”林燮急切问道。
慧明禅师双手合十,低眉垂目:“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那位香客的身份,贫僧不便明言。但其离去时,曾不慎遗落一物……”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用黄绸包裹的物件,轻轻放在桌上。
林燮小心地打开黄绸,里面赫然是一枚打造极其精致、上面刻着九条蟠龙环绕一颗莲子的金质玉佩!
九龙绕莲!这图案……绝非寻常宗室所能用!其身份,呼之欲出!
林燮的瞳孔,骤然收缩!
慧明禅师起身,再次合十:“此物或与太保所查之事有关。贫僧言尽于此,望太保……善加利用,好自为之。”
说完,他便转身飘然离去,留下林燮一人,对着那枚九龙绕莲玉佩,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玉泉疑云,似乎因这意外来访的禅师,而被吹散了一角。
一个惊人的、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名字,已然浮现在林燮的脑海之中。
难道……真正的“容器”,竟然是……他?!
---
锦衣夜行·第章九龙绕莲
那枚九龙绕莲的金质玉佩,静静地躺在林燮掌心,冰冷而沉重。九龙栩栩如生,环绕着中央那枚含苞待放的莲子,雕工精湛,蕴含着一种唯有皇室核心成员才能拥有的尊贵与威严。
九龙,乃帝王之象征。莲子,暗合白莲教义。
这枚玉佩的主人,其身份几乎已经呼之欲出——必然是当今皇帝的至亲,一位辈分极高、地位尊崇,且对皇位有潜在继承权的亲王!
结合慧明禅师提及的“半年前”、“身份尊贵”、“探讨弥勒真佛”,以及卷宗中关于“容器”可能在宗室之中的推断,一个名字如同惊雷般在林燮脑海中炸响——
淮王,朱宸钧!
在先帝的诸多兄弟中,庆王朱宸钧已因谋逆伏诛,而另一位同样就藩在外、且素来以“贤明”、“恬淡”着称的亲王,便是淮王朱宸钧!他是先帝的幼弟,当今皇帝的亲皇叔,论血缘,比庆王更加亲近!而且,他年近五旬,与先帝年纪相仿,正好符合沈墨调查中“四十年前”的时间点!
更重要的是,淮王就藩于江南富庶之地,与白莲教在江南的势力范围重合!刘守义勾结的江南商人,很可能就是淮王的势力!他完全有能力,也有动机,在背后支持白莲教,图谋那“窃天”之举!
“好一个淮王!好一个‘恬淡贤王’!”林燮握紧玉佩,指节因用力而白,“隐藏得比庆王更深!手段也更加高明!”
他几乎可以断定,淮王朱宸钧,就是白莲教当代“上师”选定的“容器”,也是“窃天”计划真正的核心目标!庆王不过是他抛出来吸引注意力的幌子!
那么,真正的“上师”本体,此刻是否就在淮王身边?或者,淮王本人,就是“上师”?这个念头让林燮不寒而栗。如果一位亲王本身就是白莲教最高领,那其对朝廷的渗透和危害,将远想象!
必须立刻将这个现通知萧然和沈墨!同时,要设法确认淮王现在的行踪!
他立刻写下密信,通过带来的心腹,以特殊渠道火送回京城北镇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