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当我另嫁他时晋江 > 第 81 章 宫变之日(第2页)

第 81 章 宫变之日(第2页)

她质问道:“那吴王呢,难到他就有明君之风吗?”

宣帝被噎住,任他觉得自己是兴盛之君,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几个孩子除了睢阳长得最好外,其他几个都上不得台面。

裴後看出他无话可说,继续逼问道:“太子性弱,是无主见,容易叫人牵着鼻子走,只一殿点,他不刚愎自用,仁善好施,只要他身边没有奸臣,他就会是一个很好的守成之君。而吴王呢,我不信你不知道,一旦吴王上位,外戚专权霍乱朝纲。而他自己,并不是一个能够压制得住外戚的君王的,他刚愎自用,还喜滥杀,这样的一个人,真就比太子好吗?”

“够了,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有没有一点皇後的样子!”

宣帝被戳到痛处,不觉得吴王有什麽不对,只觉得裴後这种步步紧逼,句句贬低的话令人气愤。他已经很多年没被人这样冒犯过了。

他狠狠瞪了裴後一眼,警告道:“朕已经决定改立吴王为太子,你若安分些,我便替太子选一处好的封地,来日让他带着你去封地就藩。若你赶做些什麽,朕就先拿太子和裴家开刀!”

宣帝说完,转身拂袖离开。

裴後在他身後喊道:“陛下可想过裴家?”

宣帝脚步顿珠,侧身看向裴後,眼底漠然一片,“裴氏一族声明太盛,朕屡次想收回裴家军都不得其法,皇後,你是聪明人,须知道声明太盛,不是好事的道理。”

裴後此时才真真正正的看清眼前人,一个冷漠无情,猜忌的帝王。过去他对裴彧的恩赐,对裴家的善待,竟然全是捧杀。

她裴家子嗣不息,这一辈子只有裴彧裴衍两个儿郎,其他族人都被宣帝隔开,不许他们进入中枢。裴衍至今没有一官半职,若不是裴彧撑着,裴家早就被吞噬殆尽了。

说什麽收不回裴家军,裴彧在边关那五年都是从小卒做起,好不容易崭露头角立了点功勋就被召回京城。

六年多的时间里,是他宣帝识人不清,派去的都是庸人,收服不了裴家军。对匈奴之站中,裴彧本不是主将,是其他人节节败退导致兵败伤重,不得已才让一只独秀的裴彧掌权做主将。

事实上,裴彧就是军事奇才,他迅速的收拢残兵,转换策略,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打赢了这场战争,同时也真正收服了裴家军,在军中建立起和他父亲一样的威望。

如今边关一平,宣帝就要绞杀功臣,这怎麽能让裴後不恨。

“陛下!”

“又怎麽……”宣帝话音戛然而止,他双手紧紧捂住喉咙,争先恐後的鲜血从他手缝往外涌,眼底满是不可置信。

“你……敢……弑君……”

裴後手中紧紧握着短匕,看着宣帝惊恐的神色只觉得快意至极,“你要走狗死狡兔烹,我为何不能弑君!”

“难道,要我眼睁睁看你诛我裴氏满门,看你把我和我儿子踢出长安吗!”

“你不会得逞的!”宣帝身子不稳的倒在地上,死死的盯着裴後,说出最後一句话。

裴後蹲在宣帝身前,闻言笑笑,握紧匕首狠狠扎进自己的肩膀,很快她肩上就绽开了一个血洞,氲湿了她大半边身子,浅紫色的衣裙上满是血色。

裴後倒在宣帝身边,笑着看他眼底的光一点一点消失,看着他慢慢咽气。

她笑着哭出来,不是为宣帝的死,而是为自己过去二十五年的忍气吞声,二十五年的岁月默哀。

——

建元九年二月,宣帝在宫中遇刺身亡,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满长安都因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沸腾起来。

陛下遇刺,长安禁严,文武百官进宫吊唁。先帝殡天,太子顺理成章继位。郑家和吴王也进了宫,内宫被围成铁桶,没有一丝消息传出。

今日一早吴王进宫前先去拜访了几位驻京守将。如今宫中情势肯定是吵翻了天。

徽音所料不差,宣帝在宫中遇刺身亡一事疑点重重,郑氏一党直言昨日遇刺时只有裴皇後在身边,怀疑是裴皇後谋害陛下。

裴氏党羽则说,陛下刚刚殡天,吴王和郑家便带兵进宫,诬陷皇後,狼子野心,意图篡位。

两党吵得不可开交,威严的长信宫俨然变成了街道菜市口。中立之臣如丞相和中疏离令等人面色一个赛一个的难看。

陛下遇刺身亡一事确实蹊跷,裴皇後嫌疑确实很大。但现在没有证据能够是证明是裴皇後谋害的宣帝,如今宣帝已死,当务之急是稳固朝纲避免天下大乱,应当推举太子继位。

可瞧吴王一党代兵进宫气焰嚣张的模样,今日太子若是等登基,他们便要发动宫变了。

平阳侯眯着眼打量了一圈,将对立和保持中立的官员一一记下。宣帝意外暴毙确实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也不算坏事,他早就不满被裴家压一头,等吴王上位後,这天下就是他们郑家的天下。

他扫了一圈没有发现裴彧的身影,心中狐疑,出了这麽大的事,裴彧居然未曾露面,实在是蹊跷。

他对身侧的谢清和低语两句,谢清和擡眼望去,不知想到些什麽,眸光未变。对着平阳侯道:“裴彧不在必定有异,侯爷,不能再拖下去了。”

平阳侯面露狠厉,对着吴王耳语几句,吴王犹豫片刻,擡手下令,挥手让兵甲入大殿,对着裴皇後和太子还有衆臣道:“裴氏一党谋害帝王,证据确凿,给本王拿下。”

丞相面色大变,拦在裴皇後和太子身前,怒道:“吴王殿下,事情尚未查清,你怎能动兵,难不成真要犯上谋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