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苏家的烟囱已经冒出了袅袅炊烟。
空气中弥漫的,除了往日熟悉的面食香气和豆香,还多了一股奇特而诱人的咸香,夹杂着淡淡的茶韵和香料的味道。
苏婉音比往常起得更早。
她将昨天下午从村里养鸡户家收来的三十个鸡蛋仔细清洗干净,放入大锅里冷水煮至八分熟。
然後轻轻用勺子将每个蛋壳敲出均匀的裂纹,但不能敲破,这是让味道渗入的关键。
另一口小锅里,她放入一小撮珍藏的丶品相不算最好但香气尚存的粗茶末,几瓣晒干的八角,一小块桂皮,几片老姜,还有适量的酱油和盐。
这就是她目前能找到的丶最简单的卤料了。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这已经算得上是豪华配置。
清澈的水在锅中渐渐变成深邃的酱红色,香料和茶叶的气息在热气的作用下充分融合,散发出复杂而醇厚的香气。
将敲好的鸡蛋放入卤汁中,小火慢炖。
让味道顺着裂纹,一点点渗透进蛋白,甚至浸润到蛋黄。
卤汁“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小的泡泡,香气也越来越浓郁。
当小宝揉着眼睛起床时,立刻被这陌生的香味吸引了。
“姐,这是什麽味道?好香啊!”
“这是茶叶蛋。”苏婉音揭开锅盖,一股更强烈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今天咱们摊子上加的新品。”
锅里的鸡蛋已经染上了漂亮的酱色,裂纹处颜色更深,像哥窑瓷器的开片,别有一番美感。
小宝凑过去,深深吸了一口气,小脸上满是陶醉:“闻着就好吃!”
“再泡一会儿,味道会更足。”苏婉音笑着盖上锅盖,继续去忙活和面丶磨豆浆的活儿。
茶叶蛋需要时间浸润,急不得。
一切准备就绪,摊子照常摆开。
那锅茶叶蛋被连锅端到了摊子旁边的一个小炭炉上,用最小的火温着,既保温,也让香气持续散发。
今天准备的肉包果然比昨天多了不少,面也发得极好。
赶早的客人陆续到来。
很多人立刻被那股独特的香气吸引了。
“婉音丫头,你这锅里是啥?咋这麽香?”准备去公社开会的大队长抽着鼻子走过来,好奇地看向那小锅。
“大伯,是茶叶蛋,今天新添的,您尝尝?”苏婉音笑着捞出一个色泽棕红丶裂纹漂亮的鸡蛋,用油纸包了递过去。
苏国福接过来,鸡蛋还烫手,他小心地剥开一点壳,露出里面酱色斑驳的蛋白。
咬上一口,咸鲜的卤汁味首先占据味蕾,紧接着是淡淡的茶香和八角桂皮的复合香气,原本味道单一的煮鸡蛋,变得层次丰富,回味悠长,蛋黄也入了味,吃起来沙沙的,一点也不干噎。
“嗯!好吃!这个味儿正!”苏国福三两口吃完,赞不绝口,“比白水煮鸡蛋有滋味多了!给我再来五个,我带路上吃!”
有了大队长以身代言,茶叶蛋立刻引起了衆人的兴趣。
“给我来两个茶叶蛋!”
“这鸡蛋闻着真不赖,咋卖的?”
“给我家小子带一个尝尝鲜!”
苏婉音定下的价格是五分钱一个,比肉包稍便宜,但比普通鸡蛋贵不少。
毕竟加了茶叶和香料,成本高了。
但尝过味道的客人,都觉得物有所值。
这茶叶蛋不仅好吃,拿着也方便,赶路的丶上工的,揣在口袋里就能当零嘴或加餐。
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来的,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抵抗这香喷喷的茶叶蛋的诱惑。
一时间,“妈妈我要吃那个花鸡蛋”的央求声此起彼伏。
茶叶蛋的成功,甚至带动了包子和豆浆的销售。
很多人买了茶叶蛋,顺手再买两个包子或一碗豆浆搭配着吃。
小宝今天又多了一项任务——收茶叶蛋的钱。
小家夥忙得不亦乐乎,小嗓子喊得越发响亮:“茶叶蛋五分一个!三个一毛四!谢谢伯伯!”
苏婉音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踏实了许多。
她看着锅里逐渐减少的茶叶蛋,心里盘算着,明天鸡蛋的采购量得加倍,香料也得想办法多备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