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英要刺杀晓真相
赵衡回来时见营帐内一片狼藉,暗道不妙,赶忙去找孔英,却见她安安稳稳熟睡在床上,松下一口气,没有多想向她走去。
刚到孔英身边,想探下身看看眼前人的睡颜,却见对方突然暴起,手中握着什麽东西直往赵衡脖子上刺去。
赵衡一惊,侧身堪堪躲过去,却见孔英已经瘫软下身子,手中再无力握紧,一根被磨尖的木筷滚落在地,咕噜噜滚到他脚边。
孔英想杀他,一直都想。
前几日的安分不过是迷惑他的假象,等他放松心神就落入了孔英的陷阱。
赵衡心知就算那根木筷真抵上了自己的脖子,凭孔英现在的力气也只能扎不进去,可依旧心脏钝痛,分不清是劫後馀生的头脑片刻空白,还是所爱之人一心至自己于死地的悲哀。
“你……”
他才开口,努力咽下哽咽,和孔英的双眼对视上,惊觉不对劲。联想到什麽,赵衡试探道:
“英英,你是不是听说了什麽?”
孔英喘息几口气,想怒骂,发出来的声音却听不出半点气势:
“别这麽叫我,你整日僞装不累吗?在我面前装得战事艰难,实际上一路推进。哦,我忘了,有国师在朝廷帮你周旋,你哪里还有什麽做不到的呢?”
听她提起国师,赵衡心底一沉。孔英继续说着:
“你算计我,你师傅算计我爹,你们师徒二人联手,还想算计整个南朝。”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挤,咬牙切齿:“让我猜猜你们是从什麽时候开始谋划的,是我离家出走救下你,又或者更早些,在燕寒松给我算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算计这一刻了?”
孔英笃定自己父亲不会谋逆,那麽揭发护国公谋逆的国师就极其可疑了。加之赵衡本就是国师弟子,二人有联系也不奇怪。
仔细想想,真是自己人生的每一步都有燕寒松掺和。
孔英刚出身时燕寒松算命,算出她命中有劫,怎麽这麽巧合,找到的人就是赵衡,估计就是借护国公府的名头给彼时的赵衡一个庇佑之地。
只不过中途出了意外,赵衡为救她差点把自己搭进去。燕寒松又冒出来说她命中劫数已解,将两人分开,自己则把赵衡收为弟子,彻底洗白他的身份。
从此,赵文帝之子丶前朝废太子赵衡隐姓埋名居于深山。
待孔英到了出嫁的年纪,燕寒松又向孔青雄出谋划策,把阴魂不散的赵衡送到她身边。也怪她自己轻信,居然真的和赵衡成亲,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将他们逼上绝路。
“真是好算计!”
赵衡彻底说不出话了,因为他清楚孔英说的都是对的。
民间关于赵衡的流言不少,其中大部分都是对的,诸如什麽父亲早逝,自己从小被幽王软禁,卧薪尝胆十馀年。
但有一条说错了,他母後不是被赵幽王杀害,而是为了保护年幼的赵衡,自绝于幽王前,请幽王留下赵衡一条命。
赵衡平生两大宿愿,一是手刃幽王,二是复兴他父皇的赵氏王朝。
可惜赵幽王早在南渐鸿起义成功後就被斩杀,于是他往後馀生都将为了第二个宿愿而活。
成就大业的路上总有人被牺牲,这是燕寒松教他的。
赵衡杀的第一个人是陪伴自己多年的老奴。
幽王没有动手杀赵衡,但也仅此而已。其实赵衡一直怀疑幽王不是不想杀他,而是没来得及动手就被起义军推翻了。被软禁在深宫的岁月里,若没有这些衷心的奴仆,赵衡活不下来。
如此忠心耿耿的人,在赵朝覆灭之後,居然要把赵衡交给南渐鸿换赏金。从燕寒松口中得知此消息时,赵衡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但也不由得他不信。
燕寒松握着他的手,把刀近乎凌迟般慢慢送进那个老奴心口。
速度够慢,才足够让赵衡看清楚一个人是如何从不断挣扎到奄奄一息。
这一课很残酷,作为学生的赵衡显然学得不够好。他父亲赵文帝重情重义而得天下,赵衡却因此瞻前顾後。
攻破怀州,庆功宴上衆人皆是一派喜气。赵衡强撑着应酬,内心想着若是孔英知道了一切,一定会很生气,说不定会像上次那样踹他的下巴,把他踹得人仰马翻。
不过孔英比他想象得更狠。
那句话怎麽说来着,当你弱小的时候,连生气别人都觉得可爱。
看着孔英无力瘫倒仍怨恨愤懑的样子,赵衡不觉得可爱,只觉得可悲。他又一次问自己,他俩是从什麽时候开始走向岔路,以至今日这一幕?
赵衡张了张嘴:“护国公一事,非我所愿,我也并不知情。”
事发之後他有心想控制消息传播,但孔英还是知道了。既然已无可挽回,那便让误会少一点,少一点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