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瞻云望日意思 > 第69章(第1页)

第69章(第1页)

第69章

十月里,青州已经进入深秋时节。风从海上来,携带阵阵咸腥气,脸上被吹久了,丝丝生疼,吹进眼里,更是干涩流泪。

江海临水边,已经鲜少有人出没。

但薛壑驾马远行,去了距离州牧府近两百里外的平原郡。

虽说今岁暑天的暴雨量不是太大,土壤和河道尚且能够承载,没有出现水灾。但他在府中命曹渭召了多个熟悉当地气候水患的官员过来商讨治水事宜。了解到僞朝五年,青州七郡十三座水坝竟只有五座水坝各检修过一两回。其中原该一年两修的金堤水坝五年当修缮十次,却只修缮过三回。且还不是官府组织,乃当地豪强冯循出资所为。

实乃僞朝三年,黄河决口冲毁灭堤坝,平原郡发生特大水灾,数万人丧生。之後冯循遂领人修水坝,虽没有按照要求每年两回,但相比官府侵吞修缮款丶他一年一次地检修亦算大功一件。直到去岁青州陷入战乱,方才被迫中止了一年。

按照这处的自然气候,黄河在六到八月间最易决口,平原郡在其下游,又在青州西面三郡的上游,是故金堤水坝就显得尤为重要,几乎决定了半个青州的民生。

冯循原在七月里通过平原郡郡守向薛壑拜了帖子,亲至临淄县宴请薛壑。其人四十出头,须髯在鬓,温润清和,一派儒生模样。因连年修堤丶施粥百姓,在平原郡乃至整个青州名声都很好。如此民心所向的人物,薛壑自当接见。

彼时宴中,冯循上呈数年来修缮水坝之经验卷宗,“在下闻大人入青州後几番举止,便知我青州百姓有救了。”

他这般身份之人,总也会同官府打交道,人脉也广,探知新任州牧行径,自是正常事。不避而直言,反添磊落。

“以後金堤水坝便全仰仗大人了。”

薛壑前脚才忙完震慑官员丶紧接着是畅应曹渭让官员纳捐之事,身体忙碌心思急转,半年来可谓身心俱疲。到了六月又开始操心水患一事,实在需要寻人助力。

这会闻他这般话语,不免有些惋惜,开口留人,“冯员外之善举青州百姓皆知,又曾亲身领人维修水坝,经验丰富。如今州城正值用人之际,还请留下一同治理。”

薛壑持酒来敬,“您放心,钱谷方面自当由本官解决,只是还需您将以往所领有经验之人悉数派上。事成之後,本官定会向陛下请赏。”

薛壑将酒一干而尽,倒空盏与他看,“您随意。”

不待他应,又干两杯,且当下着人送来承诺请赏之文书,当场落印,“本该我去拜会您,实在分身乏术。”

言行至这个份上,冯循拱手应是,“大人厚爱,草民定不辜负。”

是以冯循回去,不过四五日,便拉起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修缮金堤,一应费用且都由自己先垫上。

薛壑则留在州牧府,一边安抚民生,一边盘算府库钱谷。终在九月时候,按照冯循给出的人工丶材料等一应总计报价,将钱谷派人送了过去。

他私下让人几经核对,冯循给出的报价确已是最低价,甚至还贴了一到两成。如此得人襄助,薛壑终于松下一口气。

这日前来平原郡,一则视察修缮状况,二则拜会感谢冯循。

他本私服而来,没有惊动当地郡守。却不想入了平原郡还未到金堤,便先遇上了冯循。冯循好客,说甚都要他先入府宅用膳,之後再同行前往金堤。

官道上两列枯枝,黄叶满地,即将行至正空的太阳铺洒下浅金色光,披人身上也不觉暖,只有秋风瑟瑟生寒。

薛壑当下不曾下马,只擡眸看天际,半晌缓缓弯下眉眼,居高临下看立在马车一侧的冯循,嘴角挽出一个弧度,“倒确实是午膳的时辰了,既如此本官便却之不恭了。”

“大人客气,快请。”冯循前来给他引缰。

薛壑早他一步翻身下马,“冯员外若不弃,本官与您共车,正好驱驱寒。”

话落,让唐飞牵马。

此番出来,随行只带了他一人,其馀暗子都隐在僻静中,不现踪迹。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冯循殷勤掀帘请人入内。

冯宅在平原郡城西的五里坊,此处非富即贵,冯循大方将人请入,识趣没有公开薛壑身份,只说是自己一友人。

膳食奉来:主以一鼎萝卜煨羊肉,配一道炙肉,一盘鱼羹三样荤腥,另配时蔬三道,佐以栗米蒸饭,鸡丝汤饼。

十分符合他身家的饮食,不铺张奢靡亦不刻意装穷。

知晓薛壑午後还要去金堤,更是没有劝酒,只闲谈许久,一鼎羊肉回炉了三回。

以至于薛壑未时四刻离开,半个时辰至金堤时,申时已过。将将行过堤岸数里,夜幕便逐渐降临,後头都看不清了。

但唤来官员询问,便答修缮基本准则:堤基深三尺,分层夯筑,凡虚土未实,返工重筑。

又见民夫各司其职,有以铁锸开挖堤槽,清除河底淤沙;有以黄土碎石填入河底,层层夯实;有以准绳丈量堤身坡度,用木杖敲打堤面,若有空响便责令返工……

再查筑堤的材料,黄土已经筛去杂质,碎石凿成鹅蛋大小,其中勾缝的灰浆,以石灰丶糯米丶桐油按比例熬制,粘稠如胶,能将青砖牢牢粘合。

馀末见得赤膊的征夫们肩头被扁担压得青紫,手掌磨出的血泡已破沾染着泥浆,妇人孩童也赶来相助,捡碎石,蒸谷米,炊烟顺着河风飘向工地,与尘土交织成朦胧的纱帐。

“薛大人,您放心吧,我们官民一心,定能重新建起青州。”冯循陪在他身侧,眼眶泛红,眼中含光。

薛壑看着还不曾收工的民夫,许久道,“工钱要按时发放。”

“这是自然。”

薛壑点了点头,聚衆于前,向他们拱手道谢,“大家辛苦了。”

乌泱泱的人聚集一起,夜幕下看不清来者何人,只当是寻常官员,遂纷纷应道,“大人辛苦。”

薛壑颔首,半晌道,“所以今日事毕,今岁就不修了。”

这话落下,人群中一阵骚动,连冯循都转身看他,低声唤“大人。”乃在提醒他,工人且靠这处领工钱,骤然没了活,怕会闹起来。

薛壑自然知晓,顿了顿扬声道,“本官来时,闻司天令观气候,如今已是十月中旬,马上入冬,将有暴雪。冬季土壤冻结丶取水困难,雪後冻土无法达到稳固效果;且严寒会导致灰浆冻结失效,青砖粘合不牢。且雪中工作,危险太大,是故明日起休。官府会给诸位多发放七日工钱,以作补偿!”

*

“你知道补贴七日工钱,要多费多少银子吗?”翌日薛壑没再继续视察金堤,而是早早辞别冯循,回去州牧府,薛允闻他决策,当即大惊,“黄沙碎石且罢了,但是石灰泥浆还有蒲草,乃有时限,都会算在损耗中,加上民夫工钱,一日所费至少十五万钱,七日就逾百万钱。”

“若不停下,怕是浪费更多,当下乃止损。”午後时分,落了一场雨,天气愈发阴寒,薛壑揉捏着眉心,只觉头脑昏胀生疼,“金堤或许该大修一次……”

薛允原还在震惊“止损”二字从何说起,这又闻“大修”,简直倒抽凉气,“之前诸官论政时有过数据的,金堤全长一百馀里,每隔五年大修一回,所费至少四万金,也就是一亿钱。除非你收赋税或许凑凑能行,但你别忘了,这才免了青州百姓一年的税,不满一年就重新征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