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痕
从北京回来的火车上,段泽延和姜玧儿之间的气氛微妙地变了。
他们依然会讨论题目,分享耳机听英语听力,但总有一些瞬间,眼神交汇时会迅速移开,手指不小心碰到时会同时缩回。那种心照不宣的暧昧,像一层薄雾笼罩在两人之间。
“回去之後,可能要减少在学校的交流。”姜玧儿望着窗外飞驰的田野,轻声说。
段泽延正在剥橘子的手顿了顿:“因为上次主任的警告?”
“距离高考只剩一个学期了。”她没有直接回答,但语气里的顾虑很明显。
他掰下一瓣橘子,递给她:“好,听你的。”
这是妥协,也是保护。他们都明白,在最後的关键时刻,任何一点风波都可能影响彼此的前程。
返校後的日子,他们果然践行了这个无声的约定。在教室里,他们恢复了最普通的同桌关系,除了必要的学习交流,几乎不再有额外的互动。
但放学後,属于他们的秘密时光才刚刚开始。
段泽延创建了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的线上自习室,每晚七点到十点,他们开着视频,各自埋头刷题。偶尔擡头,透过屏幕看见对方专注的侧脸,便又低下头,嘴角却不自觉地扬起。
每周六下午,他们会“偶遇”在市图书馆三楼的角落。那里有一张靠窗的桌子,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据点。他给她带北大的招生简章和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她帮他修改英语作文的语法错误。
这种地下战友般的关系,奇妙地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不必担心旁人目光的空间里,他们反而能够更加自在地相处。
然而,平静的日子在三月的一个下午被打破。
那天是周六,段泽延因为父亲的紧急电话迟到了半小时。当他匆匆赶到图书馆时,看见姜玧儿正和一个男生坐在他们常坐的位置上——是学科营那个来自上海的学霸,陈桉。
“好巧,我来看望亲戚,顺便来图书馆看看,没想到遇到姜同学。”陈桉笑着对段泽延解释,眼神却别有深意地在他和姜玧儿之间逡巡。
姜玧儿的表情有些尴尬:“陈同学刚好坐在旁边,我们就聊了几句。”
段泽延压下心头的不快,在姜玧儿另一侧坐下:“开始学习吧。”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格外难熬。陈桉显然没有离开的意思,还不时找姜玧儿讨论问题。更让段泽延心烦的是,姜玧儿似乎很欣赏陈桉的解题思路,两人就一道物理题的多种解法讨论了将近二十分钟。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陈桉终于起身,临走前对姜玧儿说,“保持联系,北大见。”
等他离开,段泽延才冷冷开口:“你们一直有联系?”
姜玧儿整理书本的动作停了一下:“他加了我微信,偶尔会讨论题目。”
“偶尔?”段泽延想起在学科营时,陈桉看姜玧儿的眼神,那种毫不掩饰的欣赏和兴趣,让他如鲠在喉。
“段泽延,我们只是普通朋友。”姜玧儿叹了口气,“就像我们一样。”
这句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段泽延心中最敏感的地方。他们之间,难道也只是“普通朋友”吗?那些未名湖畔的夜晚,那些心照不宣的约定,难道都是他一厢情愿?
“不一样。”他盯着她的眼睛,“我们不一样,姜玧儿。”
图书馆的灯光下,她的脸颊微微泛红,眼神闪烁:“该回家了。”
那天晚上,段泽延在线上自习室等了一个小时,姜玧儿始终没有上线。他发去的消息也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