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议事厅里回来,玳瑁便递过来一封信,说是杨训替崔琰送来的。曹丕展开书简,便换了一身衣裳就要起身离开。玳瑁送他到门口,嘱咐他一切小心。恰在这时,荀闳过来禀报崔琰已经被抓的消息,曹丕听了他的禀告更是急着要离开。
阴暗的监牢中,与外面正值暑热的天气相比起来就像是两个世界。
满宠审问道:“谩骂魏王、图谋造反……你们还都做了一些什么,都给我说出来!”
杨训大声地说道:“冤枉!我们自从投降了以后根本没有二心。”
满宠冷笑了一声:“来人,给我用刑!”
狱卒劝说道:“刑不上大夫,怎么可以对他们用刑?”
满宠瞪了他一眼:“只要是来了我这里,就没有什么大夫、大统领,知道吗?去给我用刑!”他极不耐烦。
此时,门被推开了,满宠看见了玄色的衣裳,便领着众狱卒给来人行礼。
满宠说道:“大王怎么来了,臣正在审讯!”
曹操环视一周,眼光落在了崔琰的脸上。崔琰向曹操行了一礼:“拜见大王!”
曹操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说道:“坐下吧!”
话音刚落,便有人在牢中给曹操和崔琰两个人面前各放下一个蒲团。
曹操在蒲团上跽坐下,问满宠:“你要给他们用刑吗?”
“不,不会用刑的,刑不上大夫,崔使君是体面人,不能用刑的。”满宠回答道。
“你们都退下吧!”曹操的两手揣在袖子里。
满宠迟疑地看了一下崔琰,还是退出去了。
曹操注视着崔琰,叹息道:“你说实话,我对你怎么样?”
“大王……大王对我很好!”崔琰回答道。
“你在天子面前做什么官,你在袁绍面前做什么官,你就在我面前做什么官。我们是老朋友了,你没有适龄的女儿和儿子,我就让我最爱的儿子娶了你的侄女,希望你能支持我……可是你呢?你是怎么对我的?”曹操看着他,眼睛一眨不眨的。
崔琰百感交集:“大王……”
“我想你说实话。”曹操的眼中已经含着眼泪。
崔琰的面颊轻轻地抽搐。他艰难地说道:“我之前跟随袁绍是相信他会帮助天子扫平天下,后来愿意跟随着你也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大王由丞相进爵为魏公,由魏公现在又进爵为魏王,你下一步要做什么已经昭然若揭。大王,我没有别的意思……我世受汉禄,当为汉尽忠而死!”
曹操受到震动,半天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当年他进爵为魏公时,荀彧亦是因此而死的,如今是崔琰。他早就明白崔琰的私心,他想杀他不光是因为他的私心,还是为了震慑那些一心向着汉朝的重臣,警告那些仗着自己是出身是世家大族的人不要过于掺和他的立世子之事。
然而,当他真的听到了崔琰的实话之后,他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沮丧。
杨训突然跪在地上,说道:“大王,臣绝没有这样的想法。”
曹操根本没有搭理他,他从蒲团上站起身来,神色冲动,竟有些体力不支,左右之人连忙扶住他。曹操背对着崔琰,说道:“……也就只好如此了……”他说罢,眼中含着的眼泪就一下子滚落下来了。
曹操离开监牢,身后传来杨训疯了一般的哭声。
曹丕来到关押崔琰的牢房中。崔琰见到曹丕非常高兴,说道:“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曹丕对他说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崔琰苦笑无语。
曹丕说道:“……老师,我该怎么救你?”他救不了他,现在是曹操必须要杀了他。
崔琰摇了摇头,说道:“自从魏王破袁绍以来,我的性命随时都可以被魏王拿去。”
“您说到哪儿去了?”曹丕的喉咙里已经带着哭腔。
“不管以后还有没有劝谏公子的时候,现在你来了,我就现在说给你听听。”崔琰感叹道。
两个人坐在牢房中,一盏烛火用微弱的光芒映照着彼此的脸庞。
曹丕为崔琰斟上一杯酒:“您说吧!”
崔琰饮下一口酒水,说道:“公子,你随着魏王占领邺城的时候,刚刚十七岁,还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少年。作为魏王的嫡长子,以后是会继承魏王伟业的人选,我们都担心你会欺压我们这些世家大族……”崔琰顿了顿,说道,“你遇事从容不迫,对我们这些人礼遇有加,显现了一个继承人所该有的风范。”
崔琰很难过。曹丕为崔琰再斟上一杯酒,也为自己斟上一杯酒。
崔琰说道:“……你一心想得到魏王的认可,我们也想过如果真的是你继承了魏王的伟业,恐怕第一件事要做的便是更进一步。”
曹丕被他说中了心事,他揉着下巴。
崔琰问道:“公子是常看史书的。尧舜禹是如何相互接替彼此的位置的,你有没有注意到?”
“就在《史记》的开篇。”
崔琰的眼中充满了祈求:“公子,我还有最后一句话要说。”
“你说。”
崔琰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到了那么一天,公子可否效法尧舜禹?刘协一开始并不是想做天子的,是董卓把他推上去的,可刘协毕竟是做过天子,如今他是你的妹夫,请你务必善待他……”
“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放心吧!”曹丕郑重地向他保证。
崔琰略感欣慰:“一切都是为了天下太平……公子的恩德,崔琰至死不忘!”
曹丕从牢房里回来,已是半夜了。